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罗伯特·斯蒂芬生·史密斯·贝登堡,第一代贝登堡男爵,OM,GCMG,GCVO,KCB(英语:Robert Stephenson Smyth Baden-Powell, 1st Baron Baden-Powell,/ˈbeɪdən ˈpoʊ.əl/,1857年2月22日—1941年1月8日,又称B-P、贝登堡勋爵、贝登堡),英国陆军中将、作家、童军运动创始者与第一任英国童军总会总领袖。
1876年-1910年,贝登堡在英国查特豪斯公学完成学业之后,即效力于英国陆军,足迹遍及印度与非洲。1899年,贝登堡在南非爆发的第二次波尔战争中,于梅富根城战役成功防守梅富根。贝登堡著有许多军事书籍,专门介绍在南非军事生涯中的军事侦查与侦查兵训练,当时的男孩也阅读了他的著作。贝登堡基于这些早期作品,著作《童军警探》,1908年由亚瑟·培生出版。1907年,他主持第一次白浪岛童军露营,这次露营被视为童军运动的起源。
贝登堡与奥莉芙·圣克莱·索姆斯结婚后,他、他的妹妹艾格妮丝·贝登堡与他的妻子,积极参与童军与女童军运动的指导工作。贝登堡晚年居住于肯尼亚尼耶利,1941年过世埋葬于此。
1857年2月22日,罗伯特·贝登堡出生于英国伦敦帕丁顿的史坦霍普街(Stanhope Street)9号,现今为史坦霍普街11号[1]。铁道和土木工程师罗伯特·斯蒂芬生成为他的教父,并以他的名字命名[2],跟随父亲姓“鲍威尔”(Powell)。他的父亲,牛津大学萨维尔几何学教授与牧师贝登·鲍威尔(1796年8月22日-1860年6月11日),当时已有4位从前2次婚姻中所生的孩子,而些孩子正处于青少年时期。1846年3月10日,贝登·鲍威尔在切尔西圣路加堂,迎娶比他小28岁的亨莉艾塔·葛瑞丝·史密斯(Henrietta Grace Smyth,1824年9月3日-1914年10月13日),海军将官威廉·亨利·史密斯的长女。很快地他们就有了瓦灵顿(1847年2月)、乔治(1847年12月)、奥古斯都(1849年)。后来亨莉艾塔又生下3名小孩,但早年夭折,之后则生下了罗伯特、艾格妮丝(1858年)与贝登(1860年);他们和经常生病的奥古斯都非常亲密。在罗伯特3岁时,父亲贝登过世;母亲亨莉艾塔为了纪念她的丈夫,并且能区别她自己的小孩与同父异母兄弟姊妹、表亲等人,她将她自己小孩的姓氏改为“贝登堡”(Baden-Powell)。后来,贝登堡称赞他的母亲是一位坚强的女性;亨莉艾塔认为她的小孩将来一定会有成就。贝登堡曾于1933年形容他的母亲:“我会出人头地的所有秘密,就在于我的母亲[1][3][4]。”
贝登堡在坦布里奇韦尔斯的玫瑰丘学校完成学业后,拿到了奖学金,在当时有名的查特豪斯公学念书;那时候他最喜爱的兄长奥古斯都,不幸因病过世。当时公学有严格的外出规定,但贝登堡经常在附近的树丛中躲避老师,进行追踪和烹饪的游戏;他的童军技能也在这时期培养起来。他会弹奏钢琴、拉小提琴;他是位可以使用两手做画的艺术家,更喜欢玩戏剧。假日时,他和和他的兄弟们以游艇和独木舟的探险旅行消磨时间[1]。
1876年,罗伯特·贝登堡(当时他自己称呼为R·S·S·贝登堡)以少尉的军衔,加入了位于印度的第13轻骑兵团。1880年代早期,他在南非纳塔尔省的祖鲁族人当中,精进并磨练他的侦查技巧;那时他的部队在此驻扎,并且他在战报中受到表扬。其中的一次军旅当中,他无意中发现了一大串木制的珠子项链,而这串项链是由祖鲁族的酋长,迪尼祖鲁所有;后来贝登堡创立童军运动后,这串项链就被整合进他所设计的木章训练计划当中。贝登堡的技能,让长官有深刻的印象,因此他被升任为少校,担任马耳他总督与总司令亨利·奥古斯都·史密斯的副官与军事秘书,而史密斯同时也是他的叔叔[1]。他在马耳他驻防了有3年之久,也被任命为地中海地区军事情报处处长底下的情报官[1]。他频繁地伪装成一位蝴蝶捕捉人员,然后将军事基地的平面图,画在伪装的蝴蝶的翅膀上[5]。
1896年,贝登堡回到非洲,并且投入第二次马塔贝里战争,于布拉瓦约战役当中远征,解救了不列颠南非公司的人员[6]。这场战役对他来说是一个成长经验,因为他不只有这个时机,能够在马托博的敌方领地上进行侦察任务的指挥,而且后来许多童军的理念也是从这里发想出来的[7]。他在参与这场战役当中,第一次结识了美国的侦查兵弗雷德里克·罗素·伯纳姆,他向贝登堡介绍了美国旧西部的故事以及森林知识(如侦查技能),也因此贝登堡首次戴上了史泰森军帽与领巾[1]。
同年,贝登堡被指控非法处决了马塔贝里酋长乌威尼(Uwini),因为他先前得到承诺,只要投降就可以保全性命。在贝登堡指示下,乌威尼遭到射击队枪决。虽然贝登堡在军方调查下获得清白,但是当地的殖民地当局要求进行一次公民调查与审判。贝登堡之后声称他“当庭释放,且没有造成自己人格上的污点。”[8]。
离开罗得西亚之后,贝登堡来到黄金海岸,投入第四次阿散蒂战争。1897年,也就是贝登堡40岁时,晋升为上校(为当时英国陆军最年轻的上校),并派往印度,担任第5龙骑卫队指挥官[9]。数年之后,他著作了一本小手册,称为《警探术》;这本手册针对军事侦察主题,做成简要的讲义,大部分内容是贝登堡从伯纳姆的经验当中诠释而来,用以训练新兵[10]。贝登堡利用这本手册与其他训练方式,训练士兵独立思考与主动,以及能够在荒野中生存。
贝登堡被升为上校驻南非梅富根,10月11日南非爆发第二次布尔战争,梅富根被敌人包围。但因为驻军很少,所以贝登堡召集了一班青年,临时教他们急救、传讯和侦察等各种技能来协助驻军。
1900年5月16日,围城的困境终于解除。贝登堡因此被晋升为少将,也成为国家英雄[11]。
1901年10月,贝登堡短暂回到英国,受邀到巴尔莫勒尔,苏格兰的皇家静养所,参见爱德华七世,并获勋巴斯三等勋章[12]。
在组织南非殖民地的警政单位,南非警察局之后,贝登堡于1903年回到英国,担任骑兵总监。在担任骑兵总监这段时间,贝登堡进行英国骑兵侦查训练的改革,并获得成效,对于在各大陆之间敌人的侦查能力,获得最有力的优势[13]。1907年,他被任命指挥新成立的本土后备军诺森伯兰师[14]。
1910年,贝登堡中将决定从英国陆军退休,这据称是受到爱德华七世的建议,认为这样可以让他更有利于推动童军活动[15][16]。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贝登堡自己投入了战争部的事务工作。但他的工作没有得到任何战争部上司的命令。基奇纳伯爵曾说过:“他可以掌控各个重要的师团将军,但找不到一个人可以掌控童军运动这个无价的工作[17]。”这样的情形引发了一个谣言,认为贝登堡从事间谍工作以及情报人员,并费了很大的心力去制造没有上司的假象[18]。
贝登堡的发音
Pronunciation of Baden-Powell
/ˈbeɪdən ˈpoʊ.əl/
Man, Nation, Maiden
Please call it Baden.
Further, for Powell
Rhyme it with Noel
1903年,贝登堡从非洲回到英国后,发表了他的军 事书籍《警探术》(Aids to Scouting),而这本书成为了畅销书籍,而且经常被教师和青少年团体运用[19]。在他的朋友,威廉·亚历山大·史密斯,基督少年军创办人的鼓励之下,贝登堡决定重写《警探术》,变成适合于青少年领导训练的书籍。1907年8月,贝登堡举办了白浪岛童军露营用来试验并应用他的训练理念。总共有22位男性青少年参与,其中8位来自当地的基督少年军,12位来自公学的学生,大多数是贝登堡朋友的儿子。
贝登堡也受到欧尼斯特·汤普森·西顿,丛林印地安人组织创办人的影响。西顿给了贝登堡一本他的著作《The Birch Bark Roll of the Woodcraft Indians》,并且他们在1906年会晤[20][21]。1908年,《童军警探》以分成6期的方式出版,在20世纪时总销售量达到大约1.5亿,成为20世纪第4大畅销书籍[22]。
男女青少年们开始自动地组成童军小队,童军运动就此开始引爆,刚开始时只有一个国家(英国),很快地就变成了国际潮流,逐渐成长,并与基督少年军平行发展,为友好关系。1909年,童军大会在伦敦水晶宫举行,此时贝登堡创立了第一支女童军团。女童军运动随即于1910年,在贝登堡的妹妹,艾格妮丝·贝登堡的赞助之下成立。贝登堡的朋友,茱丽叶·高登·罗,受到贝登堡的鼓励,把童军运动带到了美国,并成立了美国女童军。
1920年,第1次世界童军大露营在英国的奥林匹克竞技场举行,贝登堡被各国代表推选为世界童军总领袖。1921年,贝登堡在当年的元旦受勋者名册中封为从男爵;1929年9月17日,更被封为贝登堡男爵,封地在埃塞克斯的极伟。后来他捐出这块封地,作为童军训练的场所,此后基维尔这地方被各国童军公认为童军领袖的训练中心[23]。在封爵之后,贝登堡习惯以“极伟的贝登堡”称呼自己。
1929年,贝登堡在第3次世界童军大露营当中,被赠予了一台新的20马力劳斯莱斯汽车(底盘编号GVO-40,车牌为OU 2938)以及一台Eccles厂牌的有蓬车厢[24]。这辆有蓬车之后随着贝登堡一起在欧洲各地旅行。其中的有篷车厢,当时被昵称为“葡萄干馅饼”,现在在极伟园展示。而被赠予的汽车,被昵称为“面包卷”,于1945年,贝登堡过世后卖给了奥莉芙·贝登堡。2007年,这两辆车在极伟园重新组合在一起。最近,这辆车是由一家慈善机构,B-P面包卷基金会所有,并且将当时购入时所产生的贷款付清[24][25]。贝登堡也确实影响到青少年的教育改善程度[26]。在贝登堡无私地大力指导统驭之下,童军运动快速成长。到1922年在全球32个国家有100万的童军会员;到1939年正式超越330万人[27]。
1937年,贝登堡在第5次世界童军大露营对童军界发表告别演说,之后淡出公共童军运动生涯。2月22日,也就是贝登堡夫妇的共同生日,被定为创办人纪念日(童军)或世界怀念日(女童军),以纪念和庆祝这对世界男女童军领袖的贡献。
在给童军界的最后一封信当中,贝登堡写道:
......我有非常快乐的一生,也希望你们每一位也有非常快乐的一生。我相信上帝推动我们进入这么愉快的世界,使我们感到快乐且享受人生。快乐不会从财富、成功的生涯以及自我放纵而来。让自己快乐的其中一个途径,就是你们还是小男孩时,让自己保持健康与强壮,使你们在成为男人之后,成为有用的人与享受人生。在大自然中学习,将会向你们显现,上帝创造出这么丰富与美丽的事物,让这个世界变得可以让你们享受。满足你们所拥有的事物,并且好好利用它们。让我们观看事物光明的一面,而不是阴暗的一面。但真正得到快乐的途径,则是带给别人快乐。试着留给这世界变得你们发觉到的更好,并且当轮到你们要过世时,你们能因为感受到你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浪费时间、尽全力做到最好,而以快乐的心情过世。以这种方式“准备”,快乐过活与离世──永远坚持童军诺言──即使之后你们不再是个男孩──上帝将帮助你们做到这一点[28]。
1912年1月,贝登堡为了开始进行其中一个童军巡回活动,坐上前往纽约远洋班轮阿尔卡笛亚号,在那里遇到了他未来的妻子,奥莉芙·圣克莱·索姆斯[29][30]。那时贝登堡55岁,奥莉芙却是23岁的年轻女士,算是非常罕见的一个年龄差距,更奇特的是,他们是同月同日生的。他们于同年9月订婚,而由于贝登堡有相当程度的名望,导致媒体大肆报导这件婚事。为了避免媒体打扰,他们在1912年10月30日,于帕克史东的圣彼得教堂秘密结婚[31]。英国童军总会方面曾经发起每人捐1便士共同购买一辆车,作为祝贺贝登堡结婚的礼物(注意:那辆车并不是英国童军总会在1929年所赠的那台劳斯莱斯)。现今,在白浪岛的圣玛莉教堂里面,设立了一座纪念碑纪念他们的婚姻。
贝登堡和奥莉芙随后在1919年到1939年住在英国汉普郡本特利的帕克斯山庄[32],而他们所居住的房子是奥莉芙的父亲所赠[33]。婚后,贝登堡的健康开始出现毛病,病痛缠身。他主诉他有长时间的头痛,而这个病症被他的医生认为可能起于心理压力,为此医生还做了梦分析[1]。而贝登堡的头痛,在他移居到设在阳台的临时卧室后立刻消失。
1939年,他移居到他曾经服役过的肯尼亚,居住在尼耶利靠近肯尼亚山的一处山庄当中,并且在移居前先行探查过,以寻找他的静养之地。这栋只有1个房间的房子,由他亲自命名为“帕克斯图”(Paxtu),座落于著名的树顶旅店附近;该旅店当时属于贝登堡私人秘书与第一批童军监督之一埃里克·舍布鲁克·沃克的农场建物[1]。现在帕克斯图成为童军博物馆。
贝登堡于1941年1月8日辞世,葬于肯尼亚尼耶利,靠近肯尼亚山[34]。他的墓碑刻着一个大圆,中央有一个点(),这是一个追踪记号,其意义为“我已回”[35]。当他的妻子奥莉芙过世后,她的骨灰被送到肯尼亚,并埋葬于她丈夫墓地的附近。后来肯尼亚政府宣布贝登堡墓为国家名胜古迹[36]。
此外,当奥莉芙的姊妹奥莉奥尔·戴维森·尼·索姆斯(Auriol Davidson née Soames)于1919年过世时,奥莉芙与罗伯特收养了她的两个侄女,克里斯汀(Christian,1912年-1975年)、克莱尔(Clare,1913年-1980年)[37]。
贝登堡创作出很多的图画,也写了很多的文章、专题论文、信件,还有超过30本的书籍,其中《童军警探》是最广为人知的一本著作。
早期对于贝登堡性倾向的讨论聚焦于与他关系最密切的朋友肯尼斯·麦克拉伦[38][39]。之后,蒂姆·吉尔所著作的传记《贝登堡》讨论了他们的关系并且作了总结,认为没有证据显示他们之间的关系超乎自然。接着吉尔探讨了贝登堡对于女性的观点,对于男性的赞赏,他的陆军弟兄间的情谊以及他的婚姻,做出一个个人结论:贝登堡是一位较为压抑的同性恋者[1]。吉尔的结论因缺乏证据并没有被学界接纳,更被评为“差劣的心理分析”[40]。
2002年贝登堡在BBC主办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票选中位居第13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