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胁蓝尾鸲(学名:Tarsiger cyanurus)又名蓝尾鸲,俗名蓝点冈子及蓝尾巴根子,是小型雀形目鸟类。
分类与命名
属名Tarsiger源自古希腊语tarsos(“足底”)和拉丁语gerere(“携带”)。种名cyanurus也是来自希腊语,其词根为kuanos(“深蓝色”)和oura(“尾巴”)。[2]
过去一般认为该物种包含两个亚种,T. c. cyanurus繁殖于北亚,而T. c. rufilatus则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如今,T. c. rufilatus越来越多地被视为独立物种喜玛拉雅蓝尾林鸲(T. rufilatus)。该物种在鸟类学文献中也以各种英文和学名为人所知。
分布于中国中北部的亚种albocoeruleus由威廉·迈塞于1937年描述。[3] 它通常被认为无效,直到2018年由Hadoram Shirihai和Lars Svensson确认其有效性,[4] 并于2022年发表的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中被提议为一个完整的物种,称为祁连山红胁蓝尾鸲(T. albocoeruleus)。此物种在遗传学和鸣声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但在形态学上仅有些微差异。albocoeruleus的雄鸟有较蓝的前眉纹,且白色区域较cyanurus少。[5]
下表列出了部分主要著作所采用的分类处理,按出版日期排序(最新的在前):
出版物 | 英文名称 | 学名 | 分类注记 |
---|---|---|---|
IOC标准名单,版本2.5[6] | 红胁蓝尾鸲 | Tarsiger cyanurus | 单型;不包括rufilatus |
柯林斯鸟类指南[7] | 红胁蓝尾鸲 | Tarsiger cyanurus | |
IOC标准名单,版本1[8] | 红胁蓝尾鸲 | Tarsiger cyanurus | 多型;包括rufilatus |
克莱门兹名录(第6版)[9] | 红胁蓝尾鸲 | Tarsiger cyanurus | 多型;包括rufilatus |
南亚鸟类:瑞普利指南|南亚鸟类[10] | 北方红胁鸲 | Tarsiger cyanurus | 单型;rufilatus分离 |
世界鸟类手册(HBW)[11] | 橘胁鸲 | Tarsiger cyanurus | 多型;包括rufilatus,但建议分离 |
霍华德与摩尔(第3版)[12] | 橘胁鸲 | Luscinia cyanura | 多型;包括rufilatus |
OBC名录[13] | 橘胁鸲 | Tarsiger cyanurus | 多型;包括rufilatus |
霍华德与摩尔(第2版)[14] | 红胁蓝尾鸲 | Tarsiger cyanurus | 多型;包括rufilatus |
BWP[15] | 红胁蓝尾鸲 | Tarsiger cyanurus | 多型;包括rufilatus |
Voous[16] | 红胁蓝尾鸲或 橘胁鸲 |
Tarsiger cyanurus | 多型;包括rufilatus |
特征
一般长为13-14厘米,体重10-18克。特征为橘黄色两胁与白色腹部及臀成对比。雄鸟的上体灰蓝色;前额眼先和颊部黑色;颏、喉和胸均棕白色;腹和尾下覆羽纯白色;胸侧蓝色,两胁橙色。雌性是橄榄褐色(或普通的棕色),雌鸟胸部颜色较暗,前额和眼先白色沾黄,下体臀部和尾巴羽色似雄鸟。雄鸟比雌鸟羽色艳丽。[17][7][18]
生态环境
长期栖于湿润山地森林及次生林的林下低处。
食物
以小昆虫、幼虫或飞蝇为食,有时也吃植物种子及果实;它会在觅食时先将食物储存在它身体中的某个囊里,然后有时间再“反刍”。[18]
分布与繁殖
适应性强,有迁徙繁殖的特点。一般生活在北部或东北部地区,从芬兰东部横跨西伯利亚堪察加半岛,到日本、中国南部。冬季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印度次大陆,喜马拉雅山脉,台湾,北部和印度支那。繁殖的范围向西到英国以及美国西部的阿拉斯加。[17][19][20][21][22]
参见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