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索菲·夏洛特 (汉诺威)

普魯士王室的配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索菲·夏洛特 (漢諾威)
Remove ads

索菲·夏洛特(英语:Sophie Charlotte,英语:Sophia Charlotte,1668年10月30日—1705年2月1日)是首任普鲁士的国王腓特烈一世的王后,柏林的夏洛滕堡地区便以她命名。

事实速览 汉诺威的索菲·夏洛特, 普鲁士王后 ...

索菲·夏洛特是新教诸侯不伦瑞克-吕讷堡选帝侯恩斯特·奥古斯特和选侯夫人普法尔茨的索菲唯一的女儿,她的长兄格奥尔格·路德维希于1714年继承了大不列颠王国的王位,称乔治一世

Remove ads

生平

166年索菲·夏洛特出生于奥斯纳布吕克采邑主教国的伊堡城堡。在童年时期,索菲·夏洛特曾随母亲前往法兰西王国,希望能与法国王储——大皇太子路易(Louis, Grand Dauphin)结婚,后者是法王路易十四的继承人。但最终路易与巴伐利亚的玛丽亚·安娜·维多利亚公爵夫人成婚。其后索菲·夏洛特也一度被考虑作为路易十四在1683年丧妻后的再婚人选,但此计划亦未有下文。

1684年10月8日,索菲·夏洛特与腓特烈结婚。1688年,她成为勃兰登堡选侯夫人,在1701年勃兰登堡-普鲁士升格为王国后,她成为第一位“普鲁士王后”。她唯一成年存活的孩子是日后的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她的丈夫深爱她,虽然在宫廷中(模仿法王路易十四)也设有正式的情妇卡塔琳娜·里克特(Catharina Rickert),但从未真正使用过她。

Thumb
柏林霍亨索伦王室的皇宫——夏洛滕堡宫(于1713年竣工)

索菲·夏洛特起初曾干涉政务,促成普鲁士首相埃伯哈德·冯·丹克尔曼(Eberhard von Danckelman)于1697年被罢免,但不久后便淡出政坛。1695年,她从丈夫那里获得柏林西部利策奥(Lietzow)庄园,以交换较远的卡普特(Caputh)领地,并委托建筑师约翰·阿诺德·内林(Johann Arnold Nering)与马丁·格林贝格(Martin Grünberg)在此兴建一座巴洛克风格的夏宫,以便脱离丈夫独立生活并建立自己的宫廷。腓特烈只能在受邀时造访,如1699年7月11日,她在此为他举办生日宴会。自1700年起,她每年夏季都会居住于此。此地原名利策堡(Lietzenburg),在她去世后改名为“夏洛滕堡宫”。

1701年,腓特烈与索菲·夏洛特分别成为普鲁士国王与王后。王后是汉诺威选侯夫人,太后索菲的女儿,亦是汉诺威选侯(后来的英王乔治一世)的姊妹。她以聪慧与坚强性格闻名,其开放不拘的宫廷吸引了大量学者,包括哲学家莱布尼兹(Gottfried Leibniz)。[1] 索菲·夏洛特收养了其好友萨克森-艾森纳赫的埃莉奥诺拉·埃尔德穆特公主(Eleonore Erdmuthe von Saxe-Eisenach)之女安斯巴赫的卡罗琳(Ansbach)。在王后影响下,卡罗琳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开明知识环境。接受教育前,她几乎未受过正式学习,笔迹终生潦草。[2] 她凭借敏锐的头脑成为相当有学问的女性。[1] 她与王后感情深厚,被视为义女;[3] 王后曾言:“没有卡罗琳,柏林如同荒漠。”[2] 卡罗琳因聪慧与美貌而受到各方青睐。选侯夫人索菲称她为“德国最可亲王女”。[4] 她曾被考虑嫁给奥地利大公查理(即后来的查理六世),当时为西班牙王位候选人。查理于1703年正式向她提亲,并获普鲁士国王支持,但卡罗琳于1704年婉拒,因不愿放弃路德宗信仰改信天主教。[5] 隔年初,索菲·夏洛特在探望母亲时于汉诺威去世,[6] 卡罗琳悲痛万分,致信莱布尼兹称:“此灾难使我悲伤与病痛交加,唯一的慰藉是或许能早日与她相会。”[6] 索菲·夏洛特彻底改变了卡罗琳的人生,其自由思想也深深影响卡罗琳终身。

索菲·夏洛特最为人所记忆者,是她与母亲挚友、导师莱布尼兹的友谊与通信,她自认为是莱布尼兹的信徒。莱布尼兹的哲学著作《神义论》(Théodicée)即来自与她的对话。除德语外,她也精通法语、意大利语与英语。她追随母亲风范,周围围绕哲学家与神学家如艾萨克·德·博索布尔(Isaac de Beausobre)、丹尼尔·恩斯特·亚布隆斯基(Daniel Ernst Jablonski)与约翰·托兰(John Toland),并促成普鲁士科学院的成立。她热爱音乐,能歌善琴,并兴建意大利歌剧院,雇用音乐家阿蒂利奥·阿里奥斯蒂(Attilio Ariosti)与乔瓦尼·博农奇尼(Giovanni Bononcini)。作曲家阿尔坎杰洛·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将其1700年出版的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作品献给她。据传,她对丈夫铺张隆重的仪式极为反感,以致加冕典礼时还不断嗅食鼻烟以自我分心。[7]

Thumb
约1700年索菲·夏洛特的蜡像

索菲·夏洛特气度不凡,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大帝进行“大使节使团”访问时,首次与她与其母相见,竟紧张得语塞。两人亲切接待,彼得则以幽默与满箱貂皮、锦缎回报。

索菲·夏洛特于2月1日1705年儒略历1月21日]在探望母亲期间于汉诺威死于肺炎,享年36岁。

Remove ads

子嗣

  1. 腓特烈·奥古斯特(1685年10月6日-1686年1月31日),夭折。
  2. 腓特烈·威廉一世(1688年8月14日-1740年5月31日),与汉诺威选侯夫人索菲·多萝西结婚并育有子嗣。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