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红毛港类型,或称红毛港文化[1]红毛港系统。属于台湾新石器时代中期“绳纹红陶文化时期”之地区类型,起初学者称为“红毛港系统”,后经过研究,因为其文化内涵和分布,与邻近同时期文化有个别特色差异,无法归属于其他文化之中,称为绳纹红陶文化之“红毛港类型”,来强调它在台湾西北部沿海地区的地域性特征[2]。根据学者刘益昌提出的定义,“红毛港类型”主要分布于台湾本岛西北部沿海,包含桃园南部、新竹、苗栗北部一带的海岸沙丘和河口附近的阶地。遗址有桃园的崁头厝,新竹的红毛港、树林子、坡子头(Ⅰ、Ⅱ)、犁头山,苗栗的造桥谈文湖白沙屯-过港、山佳(下层)等遗址。出土文物仅有陶、石器,陶器总类不多,仅有橙红色夹砂绳纹陶罐。遗址范围一般不大,物品零星且不多,虽处海滨但未发现贝冢等积极利用海生资源的证据。“红毛港系统”可能源于大坌坑文化,衔接后面的山佳文化,距今大约4500年至3500年前之间[3],文化内涵以陶器口缘低矮、拍印有绳纹的淡褐色和红褐色系夹砂陶最具特色[4]

描述

“红毛港类型”主要分布于台湾本岛西北部沿海,包括桃园市南半部、新竹县新竹市苗栗县北半部区域的海岸沙丘或河口附近的阶地等。它最早由学者盛清沂在1964年提出,并将视为台湾绳纹红陶文化中流行于桃竹苗沿海的地方类型,聚落大多分布于海岸沙丘或河口附近的阶地。本类型文化并以早期发现的红毛港遗址为其命名代表[5],海拔高度都在40米以内[6]。遗址包括新竹县的犁头山红毛港、树林子、坡子头(I、II)、上沙仑 II、香山-南港、莲华寺遗址,桃园市的崁头厝、榕树下,苗栗县的谈文湖白沙屯-过港、山佳(下层)等遗址[1]

本类型继大坌坑文化之后出现,属于台湾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阶段,是广义的细绳纹陶文化的一个区域类型。文化遗物主要是橙红色、褐色、淡褐色的夹沙陶。器型为中型侈口鼓腹的罐形器,口缘通常外侈低矮,少量带有圈足,通常从颈部以下器身布满拍印的绳纹[7],部分是素面。石器的器型简单但多样化,主要有打制石斧、打制石锄等垦拓使用的农业用具,另有石锛、边刃刮削器、砥石、凹石等日常生活用具,还有石刀、骨镞等[1]。从既有的遗址范围与文化层堆积的厚度发现,各遗址范围较小,文化层也较薄,配合遗址内出土的文化遗物可推论,这是一个小型的聚落[8]。遗址多在沿海或河口,但发掘中未发现有贝冢存在,显示对河海资源利用不多,生产型态以农业为主[9]。文物未经过绝对的年代测定(如碳十四定年的依据),但从器物形制及层位堆积的资料来看,推知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器物也与中部地区同为绳纹红陶文化之牛骂头文化相近,两者皆出土多联杯器型陶器、镂空小足圈、工整的交错拍印绳纹、以及圆形或不规则的附加堆纹,推测同为大坌坑文化晚期之后的地方演化[10]

对于“红毛港系统”分类还不明确,对于与台湾北部、中部同为绳纹红陶文化之间的关系需要厘清[11]。学者郭素秋、刘益昌认为,红毛港文化整体的器型和器物组成应较接近中部的牛骂头文化,也许属于牛骂头文化的地方性类型[1]。而考古显示红毛港类型同样也与北边的讯塘埔文化有往来关系,红毛港类型的考古遗址中往往可见讯塘埔文化典型的“褐色夹砂陶”,两个文化之间也皆出土“多连杯”或称为“高圈足多连盘”之特别器物。也因为对红毛港类型调查不够完整,因此讯塘埔文化与红毛港类型的明确界线并不明确,仅知大概以桃园观音区为界[12]

Remove ads

主要遗址

红毛港遗址

红毛港遗址位于新竹县新丰乡新丰溪出海口红毛港北侧,属滨海沙丘,高度约海拔7米左右,为新竹地区重要的史前考古遗址。红毛港遗址发现相当早,1953年新竹县文献会委员郭辉在红毛港发现黑色“磨制石刀”断片及史前绳纹陶器碎片,深受考古学界重视,并在1964经学者盛清折调查后,将邻近桃竹苗沿海的地方类型以红毛港遗址为其命名为“红毛港系统”。然而,直到2002年学者刘益昌才对该遗址进行试掘[13]。在陶质标本方面,有红褐色夹砂陶、红褐色泥质陶以及褐色夹安山岩碎削陶。其中褐色夹安山岩碎削陶是典型讯塘埔文化质地,仅出土一件,可能与该处先民有所接触[14]。其他多数是红褐色细砂陶。陶器制作上多以手捏制,可见明显的同心圆轮修痕,陶器口部和圈足为附加上去。体部多以绳纹来进行表面处理。器类上多为“略凸弧转斜敞口罐口”的罐形器,口缘通常外侈低矮,少量带有圈足。石器上以打剥为主要加工方式,曾出土钟型打制斧锄型器、磨制穿孔石刀、砥石、石片、石锤、砝码型石器等。红毛港遗址在器类和型制上具有高度一致性[15]

白沙屯-过港遗址

白沙屯-过港遗址位于苗栗县通霄镇白沙屯聚落北侧500米丘陵前缘缓坡。遗址于1963年发现,其中陶片出土不多,主要是红褐色细砂绳纹陶。石器有打制斧锄型器、刮削器、石锤等,制作上多经过二次修整[16]

上沙仑 II遗址

上沙仑 II遗址位于新竹市香山区,于三姓公溪北岸之东北-西南沙丘,海拔约10米左右。遗址于1999年发现,其中陶器以细砂陶器为主,有红褐色细沙陶器、陶坯和粗砂陶。陶器上有指捏纹,口部有刮削斜纹,唇缘刻意使用齿刻纹纹饰,陶器口部主流为“外凸弧转斜敞罐口”。体部多以绳纹来进行表面处理。石器数量不多,有一件石锤和数件打剥石片[17]

犁头山遗址

犁头山遗址位于新竹县新埔镇文山里,于飞凤山丘岭西北缘缓坡,不远处即凤山溪与豆子埔溪汇流处。遗迹于2001年发现,其中陶器以粗砂陶为主,占比一半,细砂陶仅占一成。陶器样式较为多样,多为罐型器,出现疑似鼎型器和豆型器。体部多以绳纹来进行表面处理,圈足多为矮圈足,部分罐口唇面可见齿刻纹纹饰。出土石器制作工艺和器型相比较为多样、复杂,已出现相当数量的磨制石器,有大量的石锤和砥石等制造工具,亦出现复合加工之特定型制工具和饰品,如锄型器、刀型器和穿孔圆盘状饰品[18]

香山-南港遗址

香山-南港遗址位于新竹市香山区南港里,于竹东丘岭盐港溪南侧山前冲激扇上。遗迹于2005年发现。出土遗留并不丰富,其中陶器以红褐色细砂陶为主,也有红褐色的中细砂、粗细沙、泥质陶器等。陶器体部多有绳纹,但因罐口出土不多,缺乏罐口资讯。有为数不少的打剥石料,以及石锤、砥石等制造工具。另外出土闪玉质地的石锛及坠饰,可能是从外地流入[19]

榕树下遗址

榕树下遗址位于桃园市新屋区苯港里,地形上为社子溪河口湾南缘之低位海阶,海拔约10米左右。遗址于2009年发现,其中陶器以红褐色细砂陶器为主,唇缘常施加齿刻纹,体部绳纹比例高,陶器口部总类有“略外凸弧转微敞罐口”、“近直侈斜敞罐口”、高罐口。石器以当地砂岩为主,多以打剥法而成,不见刀型器[20]

注脚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