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短脚鹎(学名:Hypsipetes leucocephalus,台湾作红嘴黑鹎,英语:Black Bulbul、Himalayan Black Bulbul,台湾话:紅喙嗶仔[注 1])是雀形目鹎科短脚鹎属下的一种鸟类。[3][4][5]这个杂食性的物种主要分布于印度、尼泊尔一带至台湾之间的连续地带间,以其灰黑色的身体与红嘴为其特征,而指名亚种则额外有全白色的头部,目前一共有十个亚种。
黑短脚鹎 | |
---|---|
指名亚种,摄于布拉格动物园 | |
台湾亚种,摄于台湾台东县卑南乡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鹎科 Pycnonotidae |
属: | 短脚鹎属 Hypsipetes |
种: | 黑短脚鹎 H. leucocephalus
|
双名法 | |
Hypsipetes leucocephalus (Gmelin, JF, 1789)
| |
亚种 | |
| |
物种分布范围 | |
异名[2] | |
|
这个物种主要居住于中海拔的常绿阔叶林或落叶林中,随着食物供应的变换可能有垂直迁徙或跨国移动的行为。其繁殖季位于四月下半起至九月之间,卵每次产2—4枚,其他繁殖数据则较为稀少;叫声则甚为聒噪而丰富多变。目前黑短脚鹎因其栖地广大、种群趋势稳定且数量无虞,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无危物种。
命名与分类
这个物种由德国博物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于1789年《自然系统》第十三版首次描述,当时格梅林给予其Turdus leucocephalus的名称,归入鸫属下。[6]其种加词leucocephalus来自古希腊语λευκός(罗马化:leuko,意即“白色”)及Κέφαλος(罗马化:-kephalos,意即“头部的”),来自于其指名亚种的白色头部。[7]:223[8]而模式产地则位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9]:240
| |||||||||||||||||||||||||||||||||||||||||||||||||||||||||
2021年研究中以最大似然估计所计算四个细胞核基因及四个线粒体基因所得出的部分短脚鹎属支序图[10] |
其属级分类Hypsipetes来自于爱尔兰动物学家尼古拉斯·艾尔沃德·维格为其1831年所描述的新分类单元Hypsipetes psaroides建立,并因此以单型关系成为该属模式种。[11][12]然而由于现在的基因亲缘关系显示psaroides与leucocephalus并不足以区分为两个物种,因此现今leucocephalus继承了Hypsipetes的属名,而psaroides则成为了其下的亚种之一。[3][11]该名称来自于古希腊语的ὕψι(罗马化:hupsi,意指“在高处”)及πέτης(罗马化:petēs,意指“飞行者”)。[7]:200[8]其近缘种为在2017年前被视为是独立一属的白头短脚鹎。[13]
形态描述
黑短脚鹎的体长22—26.5厘米,体重平均约51.8克,是一种中大型鹎鸟。[9][14][15]其鸟喙宽平均约5.0毫米、深平均约5.8毫米、嘴峰长平均约25.8毫米,翼长平均约11.7厘米;跗跖平均长约18.0毫米,尾长平均约9.8厘米。[15]
黑短脚鹎主要的鉴别特征在于其头后有较为松散、凌乱的冠部羽毛;尾羽较长、末端呈方形或略有缺口,眼睛虹膜深褐色;跗骨为亮橘色或红色。[16]指名亚种的头、枕、颈部为白色;其余部分为黑色。[14]而其他亚种(如台湾亚种)为全身均黑的型态。[14]虽然其外观上呈雌雄同形,但实际上雄鸟鸟喙颜色更红,跗跖更亮,羽毛更暗,且在人类看不到的紫外线下两性差异更为明显。[17]
本物种本来是下含一度多达16个亚种的大型分类群,其亚种地位时有争议性,并在2005年后遇到了一定程度的变动。[18]首先是有书籍将其中两个亚种(humii、ganeesa)独立为方尾黑鹎,同年另一份研究则认为madagascariensis、rostratus亚种的绿色羽毛型态与叫声与指名亚种相比有所不同。[19][20]因此在一些较旧的数据中,其学名会是具有命名优先权的Hypsipetes madagascariensis,而英文俗名可能是称作“Gray Bulbul”。[18]
现今黑短脚鹎被世界鸟类学家联合会认可的亚种一共有十种,亚种间的差异在于除指名亚种为头部全白色之外,其他均为灰黑色羽毛分布的差异。[3][18][21][9]:241这些亚种中部分具有迁徙的行为,但更多是随着食物分布而产生的游牧行为。[22]而这十个亚种大致可分为五个分支。[18][21][22]
栖息环境
黑短脚鹎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至南亚一带,是短脚鹎属中唯二为大陆型的鸟类,即其主要分布区域不在岛屿上。[3][13]其分布范围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不丹、尼泊尔、柬埔寨、老挝、越南等中南半岛国家、中国大陆及台湾。[3][24]
黑短脚鹎在中南半岛分布于海拔500—3000米处,冬季时可低至120米。[24]在台湾,其特有亚种多于常绿阔叶林和混合落叶林栖息,在市区公园及低地常见;且具有“反降迁”的习性,即冬天较为寒冷时更倾向于向高海拔移动以有取得更多食物的机会。[25][16]
生态习性
黑短脚鹎为树栖型的鸟类,从不落地。[9]其个性活泼、好动,经常栖息在树的最高枝上,以6—10只的群体活动。[26][23]在冬季时偶尔可达上百只,且黑白头的种群也可能会混居。[23][9]:341
黑短脚鹎为杂食性,其主食为水果和浆果、昆虫与花蜜。[26][23]例如在海南岛及台湾,榕属植物的果实为当地种群的主食;而在巴基斯坦,夏季昆虫为主,冬季以荚蒾属等浆果维生。[9]:341这个物种通常只会大略搜索可食的食物,只要有一只飞离往往其他个体也都会跟着飞离。[27]
繁殖季自四月下半起至九月之间,主要集中在五—七月初,采成对繁殖。[26]其巢穴大小不一,可能相对坚固也可能松散,由树根、树枝、竹叶和树皮组成,常位于针叶树的树枝上或分叉处。[9]:341卵每次产2—4枚,通常为3枚,外观为淡粉红色,带深红棕色、深棕色或紫棕色的斑点,大小平均长26.2、宽19.1毫米。[26]幼鸟在离巢后仍须亲鸟照顾一段时间,但后续数据较为稀少。[9]:341[8]
黑短脚鹎的鸣唱为一系列单音节叫声,其音调和音高会不断变化,并且常以一个单独的高音符作为间隔。[26]通常由2或3只鸟同时交替发出,节奏轻快。[16]父母双方均会分担照顾幼鸟的工作,以昆虫为食幼鸟。[27]
而其叫声丰富多样,甚为吵杂,并喜欢边飞边叫;当中最常见的是一种“weenh”的长音,另外还有“喵—喵—(whew whé)”或“小气鬼、小气鬼(geagluck)”的叫声。[23][26][8]这些叫声可能存在地区差异。[9]:241
数量与保育情形
黑短脚鹎的整体种群数量尚未有量化。[28]根据美国保育生物学家科瑞·汤玛斯·卡拉汉(Corey Thomas Callaghan)等人在2021年以模型估测黑短脚鹎约有906.6万只,而英国动物学家马克·布拉齐尔则认为中国大陆约有1万至10万对繁殖对,台湾则有10万至100万对的大小。[28][29][30]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因其栖地广大、趋势稳定且数量无虞,国际鸟盟将黑短脚鹎列为无危物种。[1][28]
与人类的关系
在台湾原住民的文中多认为黑短脚鹎为神圣且不可侵犯的,并且都解释了黑短脚鹎羽色乌黑、红嘴、红脚模样的来自于遭火熏黑或是烫红所致。[31][32][25]泰雅族的传说流传神鸟牺牲自己扑灭了森林大火;在邹族、邵族、布农族等所流传大洪水神话中则认为黑短脚鹎是牺牲自己为族人带回火种的神鸟,但也有说法认为该鸟为台湾蓝鹊。[31][32][注 2]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