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导火线与法西斯意大利、纳粹德国、佛朗哥西班牙、大日本帝国及苏联等国的好战以及经济大萧条有着紧密关联。和平运动导致了绥靖及裁军。[1][2][3][4][5][6]
第二次世界大战普遍被视为发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影响,威廉二世领导德意志帝国及其盟友同盟国,在一战中败给了英国、法国及美国领导的协约国。
战胜国指控德国须对一战爆发极其造成损失负全责;他们认为实际上是因为德国为了进攻法国而入侵比利时,导致大战爆发。[7]法国曾在1871年的普法战争中蒙受败仗,因此要求同盟国需对其大战中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最终导致多个战后的和约(特别是《凡尔赛条约》),都对德国施加严苛的赔款及诸多限制。
一战末期后,奥匈帝国解体及1917年—1923年革命让许多新兴的民族国家得以建国,例如中东欧的波兰第二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及南斯拉夫王国。德国被迫割让部分领土给这些新兴国家,其中更将东部领土的波兹南、西普鲁士及上西里西亚等地给波兰。,同时也禁止德国与奥匈帝国德语区成立而来的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合并。此外,德国将亚尔萨斯-洛林割给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奥伊彭-马尔默迪割给比利时王国、北石勒苏益格割给丹麦王国、赫卢钦地区割给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并允许国际联盟进占萨尔兰作为托管地。[8][9]德意志领土收复主义支持者拒绝认可新兴的中东欧国家,并要求归还德国损失的领土。[10]
由于对德国战败的审查制度,德意志帝国武装部队的彻底失败是出乎意料的。战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支持者创造了刀刺在背传说,认为德意志帝国并未被击败,而被社会主义支持者及犹太人等“十一月的罪犯们”所背叛。[8][11]
英国对德国的海上封锁则一直持续到1919年6月和约签署为止。[12]
意大利数个自由派政府未能成功应对这些法西斯威胁,加上这些意大利法西斯分子为了所谓的粉碎社会主义威胁,透过引人注目的惩罚远征来提高其公众形象下,意大利国王维多·伊曼纽三世于1922年10月29日邀请贝尼托·墨索里尼组阁。[13]这些法西斯分子拥有一支武装准军事组织,用来对抗无政府主义人士、共产主义分子和社会主义人士。
之后的数年内,墨索里尼以巩固其独裁权力,并将意大利造成警察国家。1935年1月7日,他和时任法国外长皮耶·拉瓦尔签订法义协定,使其得以在阿比西尼亚危机中腾出手来面对埃塞俄比亚帝国,作为回报,意大利将成为法国对抗希特勒的盟友。[14]虽然这仍受到些许国际上的抗议,但墨索里尼随后还是派遣大量部队到义属厄立特里亚和义属索马里兰这两个与埃塞俄比亚相邻的殖民地上。
英国试图调停但因墨索里尼一心想衣国征服而未果。英国随后对意大利及埃塞俄比亚两国均施行武器禁运,但却将其部署在地中海的舰队撤走,使得义军得以畅通无阻。国际联盟宣布双方在瓦尔瓦尔事件中均无责后不久,意大利便入侵埃塞俄比亚,爆发第二次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15]
意大利不久便征服埃塞俄比亚,随后西班牙内战爆发,被多方视为二战的试验场,其中德国向法兰西斯科·佛朗哥的国民军提供部队、武器及其他资源的援助,意大利也同样派兵支援。[16] 1939年4月7日,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经过短暂的战斗后,意大利占领了阿尔巴尼亚王国,并将其并为魁儡国控制。[17]
阿道夫·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将德国战后经济的崩溃,归咎于《凡尔赛条约》的苛刻、民主制度的缺失以及刀刺在背传说。德国如同奥匈帝国解体后的奥地利一样,公民们回忆起战前专制统治下的岁月是繁荣的,但战后民主统治下的岁月却是混乱及灾难性的经济情形。
纳粹份子认为,世界是由不同种族组成,处于持续的种族战争状态,而居住在德国的雅利安人种需要征服中东欧的新农业土地才能生存。希特勒也相信,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都应该为共产主义及苏联的诞生负责,同时他也相信他们将威胁到德国种族的纯净度,必须予以灭绝。[18]
1929年华尔街股灾后随之而来的全球经济大萧条,进一步恶化了全球局势。帝国议会(德国国会)中的左翼和右翼反民主党派,不断阻碍议会的进行,而不同的内阁成员则根据威玛宪法第48条诉诸政府,这让总统及内阁得以绕过国会。大萧条的影响导致纳粹支持度不断攀升,时任德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则是在1933年1月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后,促成了后者的崛起。[19]
虽然以英法为首的多个国家拒绝介入西班牙内战,但希特勒与墨索里尼却派兵支援西班牙国民军及法西斯支持者。这场内战为许多战术及理论提供了先驱及验证,并随后投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像是格尔尼卡大轰炸就显示出轰炸平民区的效果会是如何。佛朗哥治下的西班牙在二战中维持中立国地位(但仍派遣志愿军前往东线战场作战),但内战中的各派(法西斯分子、民主派及共产人士)间的斗争依然持续。
与此同时,德国完成所谓的“一体化”后,纳粹政权便将注意力转向外交政策,并采取越发大胆的行动。纳粹当局导入大规模再武装计划,将德意志国防军规模扩充并超出《凡尔赛条约》所强加的限制(原先规定德国威玛防卫军仅限于十万人规模及有限装备)。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无视《凡尔赛条约》的要求,下令德国开始重整军备,并恢复征兵制。[20]
德国这些举动仅引起英法两国的官方外交抗议,两国对于《凡尔赛条约》的执行,比起军事方面更注重经济限制。许多英国人认为《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来说过于严厉,他们认为希特勒只是希望取消过于严厉的条款,而不是试图违反规定。英国与德国签定的海军协定就是凸显这样的情绪,该协定允许德国建造不超过英国皇军海军35%吨位的舰队。[21]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挥师进入莱茵兰地区,但如先前一样,尽管波兰提议履行法波军事同盟协定,德国的作为又再次遭到国际的无视。希特勒同年曾要求密会英国史学家、历史哲学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及伦敦大学国际史研究教授暨多本书籍作者阿诺德·约瑟·汤恩比。后者当时正在访问柏林,向纳粹法律协会发表演说,随后答应了是次密会。
会中希特勒强调了目标建立大日耳曼国的有限扩张主义,同时他希望得到英国的谅解与合作。汤恩比为其真诚所动,并在给时任英国首相斯坦利·鲍德温及外相安东尼·艾登的机密备忘录中,赞同希特勒的讯息。[22]
德国首次非暴力征服外国是对奥地利联邦国的吞并:早在1934年纳粹党人就试图发起政变,虽成功刺杀时任奥地利首相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但未能推翻政权。[23]意大利加入德国建立的《反共产国际协定》后,便扫除了“德奥合并”的最大障碍,随后德国于1938年3月12日正式宣布吞并,将奥地利并入大德意志,成为数个帝国大区。[24]
吞并奥地利后,希特勒将注意力转向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的德语区“苏台德”。捷克斯洛伐克当时拥有庞大的现代化部队,同时还有颇具规模的军事工业,且与法苏两国结成军事同盟。私下还与英国有所联系,很大程度受英法两国的军事同盟影响。
尽管如此,有鉴于欧洲主要列强对德国违反战后条约的行为不太阻挠,希特勒决定冒着战争爆发的风险。他确信法国会再次退缩,不会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履行条约义务。他的首个命令是要求割让苏台德地区,理由是根据民族自决来执行德意志的统一。苏台德地区的领土、人口和经济面积约占波希米亚(西捷克斯洛伐克)的三分之一,据称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存在至关重要。奥地利被德国吞并后,捷克斯洛伐克在此区几乎被德国包围,他们当地的防御阵地比马其诺防线还大。
历经漫长的谈判及希特勒公然的战争威胁下,时任英国首相内维尔·张伯伦及法国领袖试图迎合希特勒。1938年9月30日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中,欧洲列强为了“我们时代的和平”允许德军占领苏台德地区。尽管捷克斯洛伐克已动员超过百万名部队准备为国家独立而战,却还是被排除在谈判会议外。
当英法两国告知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有关协定内容,并告知如果捷克斯洛伐克不愿接受,英法两国将认定捷克斯洛伐克需为战争的爆发负起责任时,捷克斯洛伐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屈服了。德军在毫无阻挠中进入苏台德地区,受到当地德裔群众的欢迎。不久后,波军及匈军也各自占领了部分捷克斯洛伐克领土,其中波兰吞并了扎奥尔杰地区。
希特勒随后持续对捷克政府施压,并于隔年3月14日让斯洛伐克在约瑟夫·蒂索的领导下独立,随后更受到英法及其他列强地承认。隔天,埃米尔·哈查接受德国对剩余捷克领土的占领,希特勒接着于布拉格城堡宣布成立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梅梅尔领地自1920年被立陶宛吞并后就脱离德国统治,直到1939年德国对立陶宛的最后通牒后,德国再次夺回该地。[25]为二战的备战准备也在经济层面有所影响,德国政府会向实力较弱的国家施加压力,要求其经济受德国战争机器的支配,像是1939年3月23日德国与罗马尼亚所签订的经济协议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2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