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会大众党(日语:社会大衆党〔社󠄁會大衆黨〕/しゃかいたいしゅうとう Shakai Taishūtō)是日本昭和初年的社会民主主义[1]无产政党[2]。社会大众党由社会民众党与全国劳农大众党于1932年(昭和七年)7月24日合并而成[2][3],其中后者又由全国大众党与劳农党于1931年(昭和六年)7月合并而成[4]。社会大众党的党报为《社会大众新闻》[1]。社会大众党起初沿袭社会民众党的“三反主义”纲领(即反资本主义、反共主义、反法西斯主义),但由麻生久领导的原劳农党派系逐渐使社会大众党倒向军部,而1938年(昭和十三年)的党大会更以极权主义的新党纲取代原有党纲[2]。1940年(昭和十五年)7月6日,社会大众党因参与由近卫文麿领导的新体制运动而解散[2][5]。
九一八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后,日本国内陷入侵略主义狂热,而原本参与无产政治运动的赤松克麿与松谷与二郎更倒向国家社会主义[1]。为免日本左派遭孤立,由安部矶雄领导的社会民众党与由麻生久领导的全国劳农大众党于1932年(昭和七年)7月24日合并为社会大众党,希望以政党合并的方式克服左派所面对的政治危机[1][2][3],其中全国劳农大众党又由全国大众党与劳农党于1931年(昭和六年)7月合并而成[4]。其中,由麻生久领导、与军部幕僚层结盟的原劳农党派系在夺取社会大众党的领导权后于1934年(昭和九年)与1936年(昭和十一年)分别公开支持大日本帝国陆军在《国防之本义及其强化之提倡》小册子中主张的“广义国防论”与二二六事件[2]。
由于社会大众党是日本当时惟一的大众无产政党,社会大众党获得希望制衡法西斯主义影响力的选民的支持,并因而得以在1937年(昭和十二年)举行的第20届日本众议院议员总选举中取得37个众议院议席。虽然日本国内的左翼工会等期望社会大众党成为反法西斯人民阵线的主体,但社会大众党未有接受此提议,更在日本二度侵华后明确表示将配合战争,并在当年11月的党大会议决否定阶级斗争且驱逐一切参与人民阵线的党员,以及在1938年(昭和十三年)的党大会确立极权主义的新党纲[2]。1939年(昭和十四年),社会大众党一度试图与右翼国家社会主义政党东方会合并为“极权主义单一国民政党”(全体主義単一国民政党),但以失败告终[6]。1940年(昭和十五年),斋藤隆夫发表反军演说,并因此遭众议院动议除名,而包括安部矶雄、西尾末广、片山哲、水谷长三郎与铃木文治等10名议员均反对该除名动议[注 1],其中水谷长三郎因而遭开除党籍[7]。同年7月6日,社会大众党因参与近卫文麿领导的新体制运动而率先解散[2][5]。
社会大众党在合并初期属于社会民主主义无产政党,沿袭社会民众党的“三反主义”纲领(即反资本主义、反共主义、反法西斯主义)[1][2],在反对共产主义的同时亦与国家社会主义划清界线,惟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大众党并不反战[1]。其中,由麻生久领导的原劳农党派系为夺取社会大众党的领导权,不惜与军部幕僚层结盟,并将之视为“革新势力”[2]。社会大众党也因原劳农党派系夺权而在1937年(昭和十二年)11月的党大会议决否定阶级斗争且驱逐一切参与人民阵线的党员,并在1938年(昭和十三年)的党大会确立极权主义的新党纲,使社会大众党在后来彻底倒向极权主义[2]。
以下资料均出自日本众议院与参议院联合主编的《议会制度百年史—院内会派编众议院之部》(議会制度百年史—院内会派編衆議院の部)。[8]:372, 399, 413
选举年 | 得票 | 得票率(%) | 议席 | 议席变化 |
---|---|---|---|---|
1936 | 518,844 | 4.66 | 18 / 466 |
▲ 13[注 2] |
1937 | 928,934 | 9.10 | 37 / 466 |
▲ 19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