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教育機構類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社区学院,又称社会大学,在地区、社区层次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机构。
社区学院的学生,通常来自学校当地,一般获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在1960年代,终身学习才开始被制度化,1965年12月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届国际成人教育会议首度倡议“终身学习”一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委员长法尔(Faure),也在1972年的《未来学习》报告书中指出“学习应为社会全体共享,是个体终身所需的历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改变了全球对终身教育的和终身学习的重视[1]。
香港的社区学院主要开办高级文凭、副学士及毅进文凭课程,部分社区学院附属于认可大学。因为学生人数减少,2011年起部分主力开办副学士课程的社区学院被逼停办[2]。
在台湾,社区大学依立法院所制订的终身学习法设立执行,并有民间的社团法人全国社区大学促进会协助办理[5]。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成立于1998年9月28日,是台湾的第一所社区大学[6]。1999年9月,永和社区大学在台北县永和市成立[7]。
致远管理学院及稻江科技暨管理学院由于招生严重不足,于2008年9月奉教育部核准,开始转型为以招收非应届毕业生及社区人士为主的社区实用型大学[8][9]。
由于老年人口数量年年提升,银发族的教育、终身学习概念的提倡、“活到老,学到老”等议题逐渐浮现。社会教育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提升民众知识水准,有利于改善社会风气,同时又能兼顾邻里情谊。在许多人士的推动下,社区大学纷纷设立,成为社区的中心和连结社区与学校之间的桥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为了回应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新需求,“社区学院”的规划应运而生。1995年、1996年间,政府推动的“中华民国教育白皮书”以及“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同样提及了许多有关“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的概念。期望能开展一个符合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以及终身教育目标的新学习空间。
1999年4月19日,行政院将《社区学院设置条例草案》送交立法院审议,第一条就写到“社区以促进国民中深教育,提供人文素养与技术职业专业知能,充实生活内涵,培育社区发展人才,从事社区服务,提升社区文化水准为宗旨”;而在第五条、第十六条以及第十九条写到“社区学院设学程应具多元化、实用化以及生活化特色,以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甚至对其修业资格与期限作下列详细的规章制定:
而第二十三条指出,“社区学院”应就学生能力、性向、兴趣以及特殊需求,提供适当的辅导及措施,以协助其学习以及适性发展。
“社区学院”在台湾是一种两年制或者短期制,并具有学分、学位承认的课程制度。介于高级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招收学生除一般正规学生由高级中等教育机构进入外,更着重于一般大众的成人进修教育。涵括了技术职业教育、补救加强教育、通识博雅教育、多元整合教育以及终身教育的概念。将以往非正式的进修、推广课程纳入一般的正规教育体系当中。因此“社区学院”其具备以下功能:
简言之,“社区学院”将教育和社区结合在一起,把教育和社会资源结合在一起。是一种社区学习的典范。除此之外,其补充高级中等教育的不足,甚至能替代大学前两年的教育。更重要的是“社区学院”实现了许多民众希望就读高等教育梦想。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