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磯風型駆逐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磯風號驅逐艦
磯
風
(いそかぜ)為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 根據大日本帝國海軍發布的軍艦命名準則,驅逐艦是以天氣現象命名。
磯
風
意即「吹向海灘的
風
」,後期的
磯
風
驅逐艦名稱則是繼承了原本四艘"天津
風
型
驅逐艦"之一的"
磯
風
"號驅逐艦之名 ,是阳炎级的驅逐艦。阳炎级和夕云级並稱二次大戰中帝國海軍最優秀的量產驅逐艦。
桃型驱逐舰
磯
風
型
駆逐
艦
)。随着新型高速战舰山城号和伊势号的投入使用,需要同样具有高速和蓝海能力的护航舰只。然而,日本海军无力建造许多大型驱逐
舰
,因此决定将生产分配给大型一等驱逐
舰
(即
磯
風
型
)和新型的中型二等驱逐
舰
(即桃
型
)。 日本帝国根据1915年财政预算,最终计划共建造4艘桃
型
驱逐
舰
,订单由舞鹤海军工厂和佐世保海军工厂分担承办。
天龍級輕巡洋艦
艦
由
磯
風
級驅逐艦(日语:
磯
風
型
駆逐
艦
)放大改良而成。 1915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期間,日本帝國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在議會發表新造
艦
計畫,補充八八艦隊計畫所需;當年決議編入2艘3500噸級水雷戰隊巡洋艦建造經費,自1916年起執行第一階段預算科目(八四艦隊案);第一階段造
艦
朝潮型驅逐艦
朝潮
型
驅逐艦(日文:朝潮
型
駆逐
艦
/あさしおかたくちくかん,英文:Asashio class destroyer),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
艦
級,是大型化量產
型
驅逐艦的基礎。朝潮
型
共有10艘同
型
艦
。 朝潮
型
為1934年第二次補充計劃中規劃的10艘大型驱逐
舰
。基於裁军条约限制建造的中型驱逐
舰
(初春
型
雪風號驅逐艦
雪
風
(日语:雪
風
/ゆきかぜ Yukikaze),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驅逐艦,陽炎
型
8號
艦
。戰後被當作賠償
艦
交給中華民國海軍並命名為丹陽號。 该
艦
是在眾多投入到太平洋戰爭的大日本帝國海軍(包括朝潮
型
驅逐艦、陽炎
型
驅逐艦及其改良
型
的夕雲
型
驅逐艦,以及島
風
共50艘新銳的艦隊
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