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
在海洋,赤道一带降雨量大,盐度较低。在高纬度地区,溶解的冰降低了盐度。盐度最高的地区是蒸发量高而降雨相对较低的中纬地区。
海洋平均盐度是3.47%。
能生存于较大的盐度范围的生物称为“广盐性”(euryhaline),反之为“狭盐性”(stenohaline)。
盐度大幅改变时,因为渗透作用的关系,细胞可能涨破或萎缩。有些生物的体液的浓度随盐度而改变,称为变渗压性生物(poikilosmotic / osmoconformers);亦有生物以各样方法维持身体渗透压,称为恒渗压性的(homoiosmotic / osmoregulators)。这类方法有:
盐度也会影响浮力,这可能影响某些生物觅食或散布幼卵。
盐度的基本定义为每一千克的水内的溶解物质的克数。1902年IC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提出的定义为:“每一千克的水内,将溴和碘化物计算为氯化物,将碳酸盐计算为氧化物,将所有有机化合物计算为完全氧化的状态,溶解物质的克数。”由于盐度和氯度(海洋内溶解的氯离子浓度,约为55.3%)相关,加上氯度很易测得,因此有了一条经验公式:S = 0.03 + 1.805Cl。其中氯度的定义为“令海水样本中所有卤素沉淀的所需银的质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其他国际团体设立的专家小组JPOTS,在1966年提出此式应是S = 1.80655 Cl,同时又推荐海洋学家提出使用海水的导电性来定义盐度。1978年JPOTS提出实用盐度(Practical Salinity Scale)为现时最广泛采用的专业定义:
此公式的准确度为± 0.003。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