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灰背鱼号 (USS Grayback SS-208)是河豚级潜艇 ,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以灰背鱼命名的船。
1941年的灰背鱼号
| |
历史 | |
---|---|
美国 | |
建造者 | 通用动力电船[1] |
动工日 | 1940年4月3日[1] |
下水日 | 1941年1月31日[1] |
服役日 | 1941年6月30日[1] |
结局 | 由日本舰载机于1944年2月27日击沉于冲绳南方海域[2] |
技术数据 | |
舰级 | 河豚级柴油电力潜艇[2] |
排水量 | |
全长 | 307英尺2英寸(93.62米)[3] |
全宽 | 27英尺3英寸(8.31米)[3] |
吃水 | 14英尺71⁄2英寸(4.458米)[3] |
动力来源 |
|
速度 | |
续航距离 | 11,000海里(20,000千米) 于 10节(19千米每小时)速度下[3] |
耐力 | 48 小时(以 2节(3.7千米每小时) 速度潜航)[3] |
潜航深度 | 250英尺(76米)[3] |
乘员 | 6 officers, 54 enlisted[3] |
武器装备 |
|
第五次战斗巡航期间,灰背鱼号在所罗门群岛外海负责观测轰炸结果并援救被击落的飞行员。于1943年1月5日凌晨,它接到情报,有6名陆军B-26轰炸机的幸存者被困在蒙达(Munda)岛上。灰背鱼号派出两名艇员上岸后下潜以躲避敌机。两名艇员找到了受困的飞行员,其中3人受伤,并与他们一起躲藏在丛林中。到了夜晚,灰背鱼号浮起并靠近海岸,以灯光进行密码通讯,将受困者以救援小艇救回。为此,救援队长爱德华·C·斯蒂芬(Edward C. Stephan)获得了海军十字勋章和陆军银星奖章(当时B-26隶属于陆军航空队)。
灰背鱼号的第十次战斗巡航也是战果最辉煌的一次。本艇于1044年1月28日离开珍珠港前往东中国海,在2月24日回报于2月19日击沉两艘货轮(Taikei Maru)与Toshin Maru)并击伤另外两艘。于2月25日回传了最后一次报告,于当日早上击沉油轮南邦丸(Nanho Maru)并重创邮轮浅间丸号(Asama Maru)。因为只剩两枚鱼雷,指挥部命令该艇回航,该艇预定于3月7日回到中途岛,但并未出现。于1944年3月30日被太平洋潜艇指挥部列为失踪,可能沉没。
根据战后取得的日方记录,可以拼凑灰背鱼号的最后几天。 在2月24日袭击了Hi-40护卫舰队之后,经由东中国海返航途中, 灰背鱼号用她的最后两枚鱼雷在2月27日击沉货轮锡兰丸(Ceylon Maru)。[4] 当天,一架日本舰载机在东中国海的水面发现一枚潜水艇并进行攻击。 据日方纪录,这艘潜艇“立即爆炸并沉没”,但反潜舰艇被召入该区域以深水炸弹攻击,并回报有明显气泡痕迹,最后有重油浮出水面。灰背鱼号结束了她的最后一次巡逻,使敌人损失了约21594 吨的运输。
灰背鱼号击沉舰艇总排名为20位(总吨数63,835 吨),击沉舰艇数排名第24(14艘),获得八颗战斗之星。
2019年11月10日,一个私人研究计划(Lost 52 Project),宣布于冲绳南方50英里发现发现灰背鱼号的残骸。[5] 本发现已由美国海军证实[6] ,并通知死去的船员的家属。 潜艇坐立在1400英尺(430 米)深的水底。[7] 甲板炮则距离主要残骸约400英尺远。[8]
潜艇残骸的指挥塔尾部有严重的破坏,符合报告所称在该区域有炸弹直接命中。[9] 艇艏折断,艇艉破损,铭牌仍然附着于挺身。
残骸发现位置大约距离美国海军于1946年标记处约100英里(160 公里)远。这是因为在翻译日本帝国海军的原始作战纪录时发生错误。[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