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起源于美国的一种街头运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滑板是一种用于滑板活动的运动器材。通常由专业设计的7层枫木胶合板制成,正面/上方贴有砂纸,反面/底部前后各有一个金属轮架,每个轮架再连接2个聚氨酯轮子,共4轮。轮子与轮架间垫有8个培林(轴承)。各零件以三种尺寸的螺丝来组合。
通常由7层枫木胶合木板制成,宽度从7.0英寸的儿童尺寸,到公园(Park)滑行的9.0英寸皆有,一般技术板的常见板宽约为8英寸左右;长度则从30英寸到长板的48英寸。依照不同用途,有各种形状。
为鞋底与板身之间提供足够的摩擦力。通常为黑色,也有透明或绘有图案者,做成贴纸形式。
T字结构的金属零件,中心点有大橡胶块,可调整最大的螺丝来控制橡胶块松紧。维持滑行的操控性、稳定性,帮助滑板运动时产生扭力。有些会在结构与材质上做轻量化处理。
为同心双圆金属环结构,两环之间有金属珠及固定架,用途是增加滑行的续航力、速度。一块滑板的组成需要8个,每颗轮子装2个。
材质为聚氨酯,有软硬度与尺寸之分,通常搭配板身用途、操控性的需求来做选择。一般技术板常用直径52mm上下、硬度90a(du)上下的轮子。可调整螺丝松紧以适应滑行需求。
依照滑板的用途、板身形状、轮架性质、轮子大小及硬度等条件,还可分为:
滑板起源于1940年代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冲浪爱好者。由于冲浪容易受到地理与气候条件的影响,于是爱好者们决定在陆地上模拟这项运动。一块木板底部装上两排轮滑的铁质轮子,这就是第一代滑板。
当时玩滑板的几乎全为冲浪族群,为了在没有浪时仍能练习脚感,所以当时的滑板动作几乎与冲浪相似,且大多为平面动作。1960年代,随着朋克文化与新浪潮音乐的兴起,滑板不仅仅满足于平面运动,许多公司开始举办比赛,因此场地越来越多样,泳池、斜坡、半管等,而且玩法也越来越丰富。
滑板最重要的转变是在1970年代。60年代的滑板轮子多为铁轮或是黏土烧制而成,十分笨重,而且无法转向,也没有任何弹性。而Frank Nasworthy参观朋友爸爸的橡胶工厂后,尝试用橡胶来制作滑板轮子,大大改善了滑板的避震性。1970年代末期,一位叫做Alan Gelfand的滑板爱好者,发明了一种滑板技巧Ollie,给滑板运动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然而种种运动伤害事件让美国政府开始抵制,滑板由此带上了叛逆色彩,并且走上街头。将所有街头障碍物当做自己技巧的磨练,这时,两头翘起、形状对称的双翘滑板就出现了,也称街式滑板。
1980年代的滑板的形状越来越丰富,但同时受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技巧越多,也意味着危险性越大。
2020年东京奥运会,滑板首次作为比赛项目。男子街头滑板运动的第一枚奥运金牌由堀米雄斗(日本)获得,凯尔文·赫夫勒 (巴西)–银牌,贾格·伊顿(美国)–铜牌。[1]女子街头西矢椛(日本)-金牌,赖萨·莱亚尔(巴西)-银牌,中山枫奈(日本)-铜牌。[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