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凉澄观(737年—838年,一说738—839),俗姓夏侯,字大休,赐号清凉国师,唐朝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华严宗四祖。
天宝七年(748年),[2]澄观依越州(今应天山)宝林寺霈禅师出家,精学勤诵《法华经》。
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依止昙一大师门下受具足戒,复依妙善寺常照禅师受菩萨戒。澄观广学法要,依于润州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回至越州开元寺依昙一律师学南山律学,转返金陵依玄璧法师受学三论。 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澄观于瓦官寺听闻《大乘起信论》、《涅槃经》,从淮南法藏学海东新罗元晓之《大乘起信论疏义》,随后又前往钱塘(今杭州)从天竺寺法诜法师习《华严经》。[2]
清凉澄观,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十一岁时,从越州宝林寺霈禅师出家。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正月起,到贞元三年(787年)十二月,历时四年,撰成《华严经疏》二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后又为弟子僧睿等作新疏的演义数十卷,即是现行的《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3],故有华严疏主之称。
贞元十二年(796年)奉召至长安审定罽宾沙门般若翻译南印度乌荼国进贡之《华严经》后分梵本,贞元十四年(798年)译成四十卷,亦题名《大方广佛华严经》,世称《四十华严》。德宗又诏令澄观作疏解释,于终南山草堂寺撰成《贞元新译华严经疏》[4]十卷。次年,为德宗皇帝讲《华严》,被授以“清凉国师”的称号。未几又参与翻译《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其后顺宗、宪宗、穆宗、敬宗各朝,澄观皆广受尊敬。文宗开成三年(838年)三月圆寂,享年一百零二岁[5]。后世尊为华严宗四祖。
澄观的弟子有一百多人,宗密、僧睿、法印及寂光四人称门下四哲,其中继承他法统的是宗密。
澄观一生著有《华严经疏》等书四百余卷,讲《华严经》达五十遍。他的著述现存有《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六十卷、《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九十卷、《华严经疏钞玄谈》九卷、《华严经行愿品疏》十卷、《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一卷、《华严经纲要》三卷、《大华严经略策》一卷、《华严经入法界品十八问答》一卷、《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一卷、《华严法界玄镜》二卷、《三圣圆融观》一卷、《华严心要法门》一卷、《五蕴观》一卷、《十二因缘观》一卷等。另外,《华严经纲要》三卷和《十二因缘观》一卷存于日本金泽文库。
典寿之序文称《七处九会颂释》为澄观作,《东域传灯目录》载《七处九会颂》作者为法藏[6]。《新编诸宗教藏总录》载《五蕴观》[7]、《十二因缘观》作者为澄观,有研究者认为《十二因缘观》可能是新罗义湘一系的作品[8][9]。
澄观早年曾广泛参学禅教各家,对《大乘起信论》领会特深。他虽以振兴华严学说为己任,思想融合禅宗、天台宗及《起信论》,从而融会禅教,强调唯心,着重于一心法界的论述。他认为“总该万有,即是一心;心融万有,便成四种法界”。他宣称迄至贤首法藏的古来诸德,对《华严经》所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的解释[10],都不得其旨,认为《华严经》于此提出了“一心缘起”,与《俱舍论》中举出的刹那缘起相同[11],并认为两译《华严经》和三译《十地经》中的“名色增长”翻译不妥,应改译为“名色开显” [12],以契合普光《俱舍论记》中依据《成唯识论》[13],而解读的“住名色根”[14]。
由于当时正是禅宗六祖惠能弘布禅法的时期,早年又参访过牛头宗的慧忠、道钦,荷泽宗的无名,以及北宗神秀一系的慧云等,澄观受禅宗影响颇深,从而极力融会禅教[15]。此诸宗融会、禅教一致的宗趣,对中唐以后的佛教界影响深远。
澄观曾立十誓以勉励自己,世人称为“清凉十愿”:一、体不损沙门之表。 二、心不违如来之制。三、坐不背法界之性。 四、性不染无碍之境。五、足不履僧寺之尘。 六、胁不触居士之榻。七、目不视非仪之彩。 八、手不释圆明之珠。九、舌不味过午之斋。 十、宿不离衣钵之侧。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