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四一四总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四一四总部分裂自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简称“四一四派”或“四派”。领导人沈如槐、孙怒涛等。其观点主要体现在《四一四思潮必胜》。属于造反派中的温和派。也有人认为属于新保守派。[1]
历史
1967年4月14日成立“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四一四(革命)串联队”,5月29日正式成立“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四一四总部”。与团派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发展为清华大学百日大武斗。
组织
总部建制:[2]
宣传刊物:《井冈山》报、《四一四战报》、《清华四一四通讯》、《情况简报》、《井冈山参考资料》、《大字报选》、《教革》、《联合风暴》、《满天红》、《重要文件》……[2]
思想
唐少杰认为,以四派为代表的保守派是文革中所谓的“修正主义”力量,虽然他们也打着革命旗号,但并不完全接受“文革”理论,他们所掀起的“四一四思潮”从种种方面对“文革”产生疑虑、困惑、失望,从事实上动摇了“文革”正统权威。其观点主要体现在1967年8月出版的《四一四思潮必胜》一文。[3]
据宋永毅、孙大进总结,四一四思潮有三大理论支柱:[4]
- “阶级关系不变论”。
- “造反派不能坐江山论”。
- “文化大革命必须修整、巩固、妥协论”。
《四一四思潮必胜》指出:“清华大学四一四派与团派的原则分歧与组织上的分裂,是具有全国性的普遍意义的。”而四一四派将取得胜利。[5]
影响
《井冈山》报1967年9月7日发表《毛泽东思想必胜,机会主义必败——评大毒草〈414思潮必胜〉》。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的天安门纵队在清华《井岗山》报1967年8月26日发表《谁敢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们就和他拼命——评 〈四一四思潮必胜〉》。
1968年7月28日凌晨,毛泽东接见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王大宾、谭厚兰“五大领袖”时说:“清华“四·一四”说《四·一四思潮必胜》,我就不高兴,说打江山的人不能坐江山,无产阶级打天下不能坐天下。”并直言“那个四一四是反对我们的。”[6][7]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