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泛音是指分音列中除了基音以外的任何一音。[1]当一根弦或空气柱整体振动而产生基音(第一分音)时,在该基音上发出的微弱的音。如果分成几段振动就会产生一些泛音(上方分音)。听者一般能够清楚听到基础音,很专心时能听到泛音。泛音列是分成等分的部分(如1/2、1/3、1/4)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的分段越小,泛音的音高就越高。各上方泛音的频率与基础音的频率形成简单的比率(例如2:1,3:1,4:1)。有些乐器能产生非泛音列中的泛音。音乐的色彩和声音的音色受某一乐器独特泛音的极大影响。因此,单簧管由于较低的泛音使声音柔和丰满,而双簧管则缺乏类似泛音而听上去比较尖利。[2]
乐器或人声等自然发出的音,一般都不会只包含一个频率(参见纯音),而是可以分解成若干个不同频率的音的叠加。声音的波形是具有周期性的,因此根据傅立叶变换的理论,声音可以分解成若干个不同频率纯音的叠加。这些频率都是某一频率的倍数,这一频率就称作基频,也就决定了这个音的音高。[3]假设某个音的基频为f,则频率为2f的音称为第二分音或第一泛音,频率为3f的音称为第三分音或第二泛音。
基音和不同泛音的能量比例关系是决定一个音的音色的核心因素。并能使人明确地感到基音的响度。乐器和自然界里所有的音都有泛音。
泛音是弦乐器演奏中常用的一种特色奏法。其音响优美奇特,音色晶莹透亮。也有人把泛音叫做钟声或钟音奏法。
在弦乐器上是靠轻触弦上不同的点(“波节”),使弦分段震动并发出像长笛那样纯净的音(在德文和法文中泛音就叫“弗拉佐莱”(flageolet))。在空弦上奏出的是“自然”泛音;在“按住的”弦上(一指按弦,另一指轻触弦)奏出的是“人工”泛音。
自然泛音的特点就是音高准确,虽然手指稍偏向弦枕会使泛音的发音偏低,偏向琴马会偏高,但这种音高的变化要比实音小的多,只要触点不太偏离琴弦的泛音点,泛音就基本上是准确的。
拉这个音时,手指不按到指板上,仅在音位上轻触(不揉弦),拉奏出来的声音犹如哨声。 常用的自然泛音,一个在空弦高八度的位置(即弦长的1/2处),它的实际音高比空弦高八度;一个在空弦音高纯四度的位置(即弦长的1/4处,第一把位的3指音),它的实际音高比空弦高两个八度;一个是在空弦音高纯五度的位置(即弦长的1/3处,第一把位的4指音),它的实际音高比空弦音高8度+5度,也就是这个4指音的高八度。其他自然泛音就极少用了。
演奏人工泛音需要用两只手指,一手指实按在音上,四手指(小、中提琴)、五(大、低音提琴)手指虚按在琴弦上。通常两手指保持4度或5度的距离(即虚按位置在实按位置的1/4或1/3处),泛音比实音高十五度(两个8度)或8度+5度。把位较高时,人工泛音还可以是第三泛音,即泛音比实音高十二度。人工泛音的音准主要决于实按位置(食指位置),但虚按位置(小指位置)不能太偏离琴弦振动段的四分点或三分点。人工泛音在低音提琴的高把位上可以有条件地实现。
泛音可以让相同长度的空气柱奏出比基频高一定音程的不同音,增加了乐器的音域。几乎所有管乐器演奏在演奏有效音域都会使用泛音,一些乐器更只会泛音来演奏。
由于铜管乐器以嘴唇震动发声,因此,铜管乐器可以让乐手调准自己嘴唇的情况而吹出不同的泛音(谐音)。 一个常见的铜管泛音列:
小号常用音域:2-8 圆号: 长号: 低音号: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