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伊陨石坑
月球撞击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比伊陨石坑(Billy)是月球正面位于风暴洋南侧边缘的一座撞击坑,约形成于39.2-38.5亿年前的酒海纪[1],其名称取自十七世纪法国耶稣会数学家雅克·德·比伊(Jacques de Billy,1602年-1679年),1935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接受。
描述
该陨坑西北靠近大小类似的汉斯廷陨石坑、东北偏东毗邻勒特罗纳环形山、长达70公里的比伊月溪(Rima Billy)蜿蜒在它的西南、北面则矗立着三角状的汉斯廷山[2]。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为13.83°S 50.24°W,直径45.57公里[3],深度2.28公里[4]。
比伊陨石坑内部已被熔岩淹没,形成一圈纤薄、低矮的坑壁,其中东南壁连接着一片山区高地地形,南侧壁上则显示有一道狭窄的裂缝,坑壁高出周边地形1080米[1],坑内容积约1614.83公里3[1]。幽暗平坦的坑底其反照率明显低于周边背景,表面散布有一些细小的陨坑以及一座高约1080米的中央峰。该陨坑的坑底在施特罗亮度表中的亮度值为1½°。
卫星陨石坑
按惯例,最靠近比伊陨石坑的卫星坑将在月图上以字母标注在该坑的中心点旁。

比伊 | 纬度 | 经度 | 直径 |
---|---|---|---|
A | 14.3° S | 46.3° W | 7 公里 |
B | 12.2° S | 47.6° W | 25 公里 |
C | 16.1° S | 49.0° W | 6 公里 |
D | 14.9° S | 48.3° W | 11 公里 |
E | 15.0° S | 49.6° W | 2 公里 |
H | 15.6° S | 49.6° W | 3 公里 |
K | 12.9° S | 48.7° W | 4 公里 |
参考文献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