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華民國第5任考試院院長・中國教育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杨亮功(1895年8月8日—1992年1月8日),名保铭,字亮功,以字行,安徽巢县人。纽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国立安徽大学(今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监察委员、二二八事件调查委员、监察院秘书长、考试院院长、逢甲大学董事长、东吴大学董事长等[1]。
杨亮功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95年8月8日 大清安徽巢县 |
逝世 | 1992年1月8日 中华民国(台湾)台北市 | (96岁)
籍贯 | 安徽巢县 |
国籍 | 大清(1895-1911) 中华民国(1912-1992)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学历
| |
经历
|
1920年,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1921年,任安徽省立第一中学校长。后留学美国,两年后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
1927年,获纽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8年,返回中国任河南省立中山大学教授兼文科主任,6月并任胡适主持的吴淞中国公学副校长。1930年,任省立安徽大学校长。1931年,因开除学生引起风波,转任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1933年,担任监察委员。1945年10月,调任闽台监察使。
1947年发生二二八事件,奉监察院长于右任之命来台湾调查,担任二二八事件调查委员。3月8日,与宪兵第四团抵达基隆港。3月9日,奉监察院命抵台“视察”之闽台监察使杨亮功,上午接见记者发表谈话,希望迅速恢复秩序[2]:8308。3月10日,杨亮功致电于右任,报告抵台情形,称与陈仪商议,对事变“将采镇压与安抚兼施办法”[2]:8308。4月11日,乘台南轮返抵南京。4月16日,杨亮功、何汉文向监察院提交“调查‘二二八事件’报告”与“台湾善后办法建议案”[2]:8335。报告认为事变原因是物价高涨与失业增加,政府统治政策失当,部分公务员贪污失职[2]:8335。建议撤销长官公署,改设省政府,选用省内人士任职;实行二五减租,公地分配;撤销专卖、贸易局,辅助产业发展;进行赔偿、抚恤;鼓励台湾与内地文化教育交流[2]:8335。报告中提到:军警死伤比本省人严重,外省人死57人、伤1,364人、失踪10人;本省人暴徒被击毙43人、俘获85人、自新者3,023人。
林木顺在著作《台湾二月革命》中指称:“(3月9日)上午10时,柯远芬引导杨亮功到圆山陆军仓库前面广场,指遍倒在广场上的数百个死尸说:‘这些就是昨晚进攻这个仓库,被国军击毙的奸匪暴徒。’杨亮功无言。后来杨亮功对他的跟随人透露:仓库附近并没有战斗过的迹象,死者都是十八、九岁的中学生,又没有携带武器……这数百名十八、九岁的中学生,应是昨晚在市内各派出所维持治安,而机枪步枪齐响以前,被宪警,林顶立的‘行动队’和许德辉的‘忠义服务队’所拘捕、押到圆山仓库前面广场,被国军击毙的。”
1960年,参与逢甲工商学院的设立,为其董事之一。1968年,任考试院副院长。1973年,任考试院长。1975年,兼任东吴大学董事长。1978年9月,院长任期届满,任总统府资政。晚年口述“二二八事变奉命查办之经过”,1992年1月8日,病逝台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