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雀科麻雀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麻雀[注 1](学名:Passer montanus),是麻雀属下的一种鸟类,广泛分布于古北界的温带地区和东南亚,英文称为树麻雀(英语:tree sparrow)。本种也被引入其他地区,包括美国,在那里它被称为欧亚树麻雀(英语:Eurasian tree sparrow)或德国麻雀(英语:German sparrow),以区别于美国本土的美洲树麻雀,两者实际上并无关联。尽管已有多个亚种被认可,但这种鸟在其广泛的分布区域中外观变化不大。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8年6月7日) |
麻雀 | |
---|---|
P. m. saturatus 亚种雄鸟, 摄于 日本 | |
P. m. malaccensis 亚种雄鸟脸部特写, 摄于 马来西亚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鸟纲 Aves |
目: | 雀形目 Passeriformes |
科: | 雀科 Passeridae |
属: | 麻雀属 Passer |
种: | 麻雀 P. montanus
|
二名法 | |
Passer montanus (Linnaeus, 1758)
| |
本种在欧亚非大陆上的分布及居留类型: 夏候鸟(繁殖地) 留鸟(常住繁殖地) 冬候鸟(非繁殖地)
| |
异名 | |
|
它们普遍在树上筑巢,身形比起其他鸟类来说比较小,身体大部分为褐色与白色,且相较其它鸟类特别的是,麻雀在陆地上移动时是用跳的。
麻雀在东亚的城镇和城市中广泛分布,但在欧洲,它则多出现在稀疏树林的开阔乡村,而家麻雀则在更多的城市地区繁殖。麻雀的广泛分布和庞大数量确保了其在全球范围内不至于濒危,但西欧的种群数量已大幅下降,部分原因是农业活动的变化,包括增加使用除草剂及冬季作物残留田地的减少。在东亚和西部澳大利亚,这种鸟有时被视为害鸟,但在东方艺术中它也经常受到赞扬。
旧世界麻雀属(Passer)是一群小型雀形目鸟类,据信起源于非洲,根据不同权威的说法,该属包含15到25个物种。[3] 它们的栖地通常是开阔且树木稀疏的地区,尽管有几个物种,尤其是家麻雀(P. domesticus),已经适应了人类的居住环境。这个属中的大多数物种通常长约10—20 cm(3.9—7.9英寸),主要是棕色或灰色的小型鸟类,拥有短方形的尾巴和粗壮的圆锥形喙。它们主要在地面上觅食种子,但在繁殖期也会摄取无脊椎动物。[4] 欧亚物种与树雀鹀(Spizelloides arborea)没有密切关系,后者属于不同的新大陆麻雀,即雀鹀科。[5]
麻雀的二名法名称源自两个拉丁文词汇:passer,意为“麻雀”,以及montanus,意为“来自山区的”(来自mons,即“山”)。[6] 麻雀最早由卡尔·林奈在他1758年的《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中描述为Fringilla montana,[7] 但不久后与家麻雀一起,从雀科(Fringillidae)移入由法国动物学家马蒂兰·雅克·布里松于1760年创建的新属Passer中。[8] 麻雀的英文俗名(tree sparrow),源于它偏好在树洞中筑巢。这个名称以及其学名montanus并未恰当描述这种鸟的栖地偏好:德语名称Feldsperling和匈牙利语名称mezei veréb(“田野麻雀”)更接近反映其习性。[9]
这个物种在其广泛的分布范围内外观变化不大,Clement认可的七个现存亚种之间差异很小。至少有15个其他亚种曾被提议,但它们被认为是已列出的亚种的中间型。[10][11]
麻雀体形较小,体长为12.5至14公分左右[12],体形短圆,具有典型的食谷鸟特征。麻雀雄雌同形同色,头顶和后颈为栗色,面部白色,双颊中央各自有一块黑色色块,这块黑色的小脸蛋是鉴别麻雀的关键特征,有研究指出,在群体中地位越高的个体喉部的黑色区域也相应越大,黑色也越饱满;上体褐色,具黑色斑点,所有飞羽[13]、小覆羽、初级覆羽均为黑褐色;具两道污白色翅斑;尾羽褐色;下体污白色;虹膜为深褐色;喙呈圆锥形,比较粗壮,呈黑色;足为粉褐色。(见图)
人们常将这个物种与体型稍大的家麻雀混淆。但这种麻雀的褐色较深、头部呈铜色、白色面颊上有黑的色块。
这种麻雀在其属内独具特色,因为雌雄鸟的羽毛没有差异;幼鸟也与成鸟相似,但颜色通常较为暗淡。[14] 它鲜明的脸部花纹让这个物种在各种羽毛形态下都易于识别;[15] 体型较小且头顶为棕色而非灰色,这也是与雄性家麻雀的另一个区别。[12] 成鸟和幼鸟的麻雀在秋季进行缓慢的完全换羽,尽管储存的脂肪减少,但体重却增加。这一体重变化是由于血容量的增加以支持活跃的羽毛生长,并且体内的水分含量普遍较高。[16]
麻雀没有真正的歌曲,但其鸟类发声包括未配对或正在求偶的雄鸟发出的兴奋的tschip叫声。其他单音节的啁啾声在社交接触中使用,飞行时的叫声是刺耳的teck。[15] 一项比较引入密苏里州种群与德国麻雀的研究显示,美国的麻雀共享的音节类型(模因)较少,种群内的结构较欧洲麻雀更多。这可能是由于北美最初的种群数量较少,导致了基因多样性的丧失。[17]
欧亚树麻雀的自然繁殖范围包括北纬 68°以南的欧洲和亚洲温带大部分地区(在此纬度以北,夏季气温过低,7月的平均气温低于12 °C(54 °F)),并延伸至东南亚,包括爪哇和巴厘岛。它过去曾在法罗群岛、马耳他和戈佐繁殖。[15][10] 在南亚,它主要出现在温带地区。[18][19] 在其广大的范围内,大部分种群是留鸟,但最北部的繁殖种群会在冬季迁徙至南方,[20] 也有少数会离开南欧迁徙至北非和中东。[15] 东部亚种P. m. dilutus冬季会到达巴基斯坦沿海,秋季有数千只这个亚种的麻雀经过中国东部。[10]
麻雀被引进到其原生范围之外,但并非一般能成功建立种群,这可能是由于与家麻雀的竞争。它成功引入了撒丁岛,[21][22] 东印尼、菲律宾和密克罗尼西亚,但引入新西兰和百慕大的尝试未能成功。乘船的麻雀成功在婆罗洲殖民。这种麻雀曾作为自然的迷鸟出现在直布罗陀、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以色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0] 摩洛哥和冰岛。[1] 在北美洲,约有15,000只麻雀定居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及其邻近的伊利诺伊州和爱荷华州东南部。[23] 这些麻雀的祖先来自12只从德国引进的鸟,并于1870年4月底释放,作为增强美洲本土鸟类群的计划之一。在其有限的美国分布范围内,约22,000平方千米(8,500平方英里),[24] 麻雀需要在城市中心与家麻雀竞争,因此主要栖息于公园、农场和乡村的树林中。[17][25] 美国的这个种群有时被称为“德国麻雀”,以区别于本地的树雀鹀物种以及更为广泛分布的“英国”家麻雀。[26]
在澳大利亚,麻雀出现在墨尔本、维多利亚州中部和北部的城镇,以及新南威尔士Riverina地区的一些中心地区。它在西澳大利亚州是一种被禁止的物种,该地的麻雀通常是随着从东南亚来的船只抵达的。[27]
尽管它的学名是Passer montanus,但这种鸟类并非典型的山地物种,在瑞士仅到达700米(2,300英尺)的高度,尽管它曾在高加索北部的1,700米(5,600英尺)和尼泊尔的4,270米(14,010英尺)繁殖。[15][10] 在欧洲,它经常出现在有悬崖的海岸、空置的建筑物、缓慢水流沿岸的修剪过的柳树,或是有稀疏树林的开阔乡村地区。[15] 麻雀对靠近湿地栖地的巢位表现出强烈偏好,并且避免在高度集约化管理的混合农田上繁殖。[28]
当麻雀和体型较大的家麻雀出现在同一地区时,家麻雀通常在城市地区繁殖,而体型较小的麻雀则在乡村筑巢。[10] 在树木稀少的地区,如蒙古,两个物种都可能利用人造结构作为巢位。[29] 麻雀在欧洲是乡村鸟类,但在东亚是城市鸟类;在南亚和中亚,两种麻雀属物种都可以在城镇和村庄周围找到。[10] 在地中海的一些地区,如意大利,树麻雀和意大利或西班牙麻雀都可能出现在居民区。[30] 在澳大利亚,麻雀主要是城市鸟类,而家麻雀则利用更多自然栖地。[27]
麻雀在孵化后一年内达到繁殖成熟,[31] 通常会在老树或岩壁的洞穴中筑巢。有些巢并非建在洞穴中,而是建在悬垂的金雀花或类似灌木的根部之间。[32] 房屋的屋顶洞穴也可能被用作巢位,[32] 而在热带地区,棕榈树的树冠或阳台的天花板也能作为巢位。[33] 这个物种也会在废弃的欧亚喜鹊圆顶巢中繁殖,[32] 或是使用大型鸟类(如白鹳、白尾海雕、鹗、黑鸢或苍鹭)的活跃或废弃的树枝巢。有时,它们会尝试占据其他在洞穴或封闭空间内繁殖的鸟类的巢穴,如家燕、西方毛脚燕、灰沙燕或黄喉蜂虎。[34]
成对的麻雀可能单独繁殖,也可能以松散的群体形式繁殖,[35] 并且很乐意使用巢箱。一项西班牙研究显示,使用木材和混凝土混合(木混凝土)制作的巢箱比木制巢箱的占用率高得多(76.5%对33.5%),并且在木混凝土巢箱中筑巢的鸟类有更早的产卵期、更短的孵化期,以及每季更多的繁殖次数。巢箱类型对窝卵数量和雏鸟状况没有影响,但木混凝土巢箱的繁殖成功率较高,可能是因为合成巢箱比木制巢箱温暖1.5°C。[36]
雄鸟在春季靠近巢位鸣声,以宣示领地并吸引配偶。它还可能会将筑巢材料带入巢洞。[10] 这种求偶行为和筑巢过程在秋季会再次重复。秋季展示的首选位置是旧的麻雀巢穴,特别是那些曾经孵化过雏鸟的巢穴。空巢箱和被家麻雀或其他洞巢鸟类(如山雀、斑姬鹟或普通红尾鸲)使用的巢位很少被用作秋季展示场所。[37]
这种杂乱的巢由干草、草、羊毛或其他材料组成,内衬羽毛,[32] 羽毛能增强保温性能。[38] 一个完整的巢有三层:底层、内衬层和圆顶。[37] 典型的巢卵数为五到六颗(在马来西亚则很少超过四颗),[33] 卵的颜色为白色至浅灰色,上面有明显的斑点、小斑块或斑纹;[39] 卵的大小为20 mm × 14 mm(0.79英寸 × 0.55英寸),重量为2.1 g(0.074 oz),其中7%为蛋壳。[6] 双亲共同孵卵12到13天后,晚熟鸟、无羽毛的雏鸟孵化,再经过15到18天便会羽化。每年可以养育两到三窝;[6] 群体繁殖的鸟类在第一窝产下更多的卵和雏鸟,但第二窝和第三窝则是单独繁殖的鸟类更为成功。[40] 交配频繁的雌鸟倾向于产下更多的卵,孵化期也较短,因此成对的交配次数可能是其繁殖能力的指标。[41] 麻雀具有显著的多配性;在一项匈牙利研究中,超过9%的雏鸟由配偶之外的雄鸟所生,并且20%的巢窝至少包含一只配偶外的幼鸟。[42]
杂交现象在多个地区都记录到了麻雀与家麻雀的杂交,杂交后的雄鸟倾向于更像麻雀,而雌鸟则与家麻雀更为相似。[43] 在东高止山脉,[44] 据说是引进的麻雀种群,[10] 也可能与家麻雀发生杂交。[19] 至少有一次,混合配对产下了具繁殖能力的幼鸟。[45][46][47] 在马耳他,曾记录到麻雀与当地麻雀(介于黑胸麻雀(P. hispaniolensis)与意大利麻雀(P. italiae)之间的中间型麻雀)在1975年发生的野外杂交事件。[10]
麻雀主要以种子和谷物为食,通常成群在地面上觅食,经常与家麻雀、雀科或鹀科鸟类一起进食。它会吃杂草种子,如石竹科的苋草和藜科的藜属植物,还有洒落的谷物,[10] 并且有时会造访鸟食器,特别是吃花生。它也会以无脊椎动物为食,尤其是在繁殖季节,当幼鸟主要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时,它会捕捉昆虫、潮虫、千足虫、蜈蚣、蜘蛛和盲蛛。[48]
成鸟在觅食无脊椎猎物以喂养雏鸟时,会使用各种湿地,湿地在提供足够多样且适合的无脊椎猎物方面,对于这种多次繁殖物种长期的繁殖季节中成功抚育雏鸟起到了关键作用。由于集约化农业的影响,大量曾经占用的农田不再提供这些无脊椎资源,并且距巢位1千米(0.62英里)范围内的补充种子食物的可用性并不会影响巢位选择或养育的幼鸟数量。[28]
在冬季,种子资源最有可能成为关键的限制因素。[28] 在这个季节,群体中的个体会形成线性的优势阶层,但喉斑的大小与该阶层中的位置之间并没有明显关联。这与家麻雀不同;在家麻雀中,喉斑的显示会减少争斗以确立优势,喉斑的大小充当了信号理论中的适合度“徽章”。[49] 然而,有证据表明,雄性而非雌性的树麻雀,其黑色喉斑可以预测其在觅食群体中的打斗成功率。[50]
捕食风险会影响觅食策略。一项研究表明,避难所与食物供应点之间的距离增加时,麻雀会以较小的群体造访食物来源,并且花在食物上的时间更少,当远离避难所时它们会更加警惕。麻雀可以作为“生产者”,直接寻找食物,或作为“蹭食者”,仅仅加入已经发现食物的其他群体成员。蹭食行为在暴露的觅食点上增加了30%,但这并不是由于反捕食警戒增加。可能的解释是,风险较高的地方被脂肪储备较低的个体使用。[51]
麻雀是杂食性鸟类,根据一年不同时间会取食不同的食物,春夏季节昆虫活动频繁,植物较少结出果实,麻雀的主要食物是各种昆虫,而秋冬季节,各种植物包括人工种植的作物结实,昆虫活动逐渐减弱,麻雀的主要食物则为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尤以各种作物为主;近年来在城市中生活的麻雀早已充分适应,学会寻找人类丢弃的残羹冷炙,获得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后上述的季节差异就逐渐淡化了。
麻雀的分布范围估计为98.3 million 平方千米(38.0 million 平方英里),种群数量约为1.9亿至3.1亿只。尽管种群数量在下降,但该物种的数量预计不会达到IUCN红色名录中的种群减少标准(即10年或三代内下降超过30%)。因此,该物种在全球范围内的保育状况评估为无危。[1]
尽管麻雀在芬诺斯堪底亚和东欧的分布范围正在扩大,但其在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种群数量正在下降,[15][53] 这一趋势也反映在其他农田鸟类如云雀、黍鹀和小辫鸻的种群中。从1980年到2003年,常见农田鸟类的数量下降了28%。[52] 种群的崩溃在英国特别严重,1970年至1998年间下降了95%,[54] 在爱尔兰,1990年代末仅有1,000至1,500对。[15][55] 在不列颠群岛,这种下降可能是由于自然波动,这也是麻雀所知的易受影响因素之一。[30] 随着种群数量的减少,繁殖表现显著改善,这表明生产力的下降并不是种群下降的原因,而生存率才是关键因素。[56] 麻雀数量的大幅下降可能是农业集约化和专业化的结果,特别是除草剂使用的增加以及秋季播种作物(牺牲了冬季提供残茬地的春季播种作物)的趋势。从混合农业转向专业化农业以及杀虫剂的增加使用,减少了幼鸟可用的昆虫食物量。[52]
中国在经过打麻雀运动全国捕杀近57亿只麻雀后,近年来部分地区的麻雀数量呈下降趋势,甚至已经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城市完全消失了。如今在中国麻雀已被列为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经济、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任何未经允许捕杀、出售、食用麻雀的行为,均属违法。
麻雀是典型的亲人种,活动于人类活动较多的环境,它们的栖息所和觅食地常就在城镇村落中,但本物种仅见于平原,山区难见它们的身影。因为麻雀非常近人,仅在有人类活动的环境出现,中国人将他们称为“会飞的老鼠”,而台湾并没有这种说法。
在欧洲这种麻雀居住在乡间;在部分亚洲地区,这种麻雀则是城市常见的鸟类(例:香港)。在东南亚则在都会,乡村,和野外都可发现它的踪影,它们常成群栖息在电线上,特别是在清晨时。在澳洲它们分布在野外和人口不密集的地区,在都市中则没有发现。
有时可以发现它们在个别的树上筑巢,然而麻雀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都是成群的,具有很多洞的老树群,通常是它们最喜爱的筑巢地点。它们的巢比较不工整,筑巢材料的种类很多,包括草,干草,羊毛,羽毛等。有时它们的巢会位于岩石中,灌木丛的根部,或是建筑物如谷仓的屋檐下。它们每次生下4至6枚蛋,通常是5枚。
麻雀在繁殖期以昆虫育雏,能消灭大量害虫,而且只要气候温暖,食物丰富,麻雀每年多数月份都能产卵育雏,一年可以繁殖3-5窝。所以,从总体上讲,麻雀经常是在消灭害虫;在菜园、果园、花园及房屋附近,麻雀捕食甲虫、象鼻虫、蚂蚁、臭虫、苍蝇及蝴蝶,是有益处的;在秋、冬两季,麻雀吃杂草种子,对除莠有好处;特别是在大城市里,其他鸟类非常少,麻雀在消灭人行道、街心花园、公园中的害虫,保护城市的绿化中起作用。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就麻雀的食性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毛泽东根据主观经验认为麻雀以谷物为食,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因而将麻雀定为“四害”之中的第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麻雀运动,一时间包括麻雀在内的很多雀形目小型鸟类遭到了灭顶之灾,但很快这种人工干预生态环境的行为的不良后果开始显露,由于大量麻雀和其他小型鸟类因为消灭(打)麻雀运动而丧命,农田虫害严重,农业生产遭到严重影响,不久包括郑作新在内的很多鸟类学者通过野外研究,证实了在麻雀的食谱中,人工种植的谷物仅占不到50%的比重,他们的研究成果甚至发表在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上,这是绝无仅有的,不久毛泽东将四害中的麻雀除名,代之以蟑螂。
虽然是曾经的“四害”,但它现在属于中国“三有动物”,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2013年,河南新密有人捕捉了300余只麻雀,结果被判非法狩猎罪,处拘役6个月,缓刑一年。[57]
18世纪,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也下令捕杀过麻雀,但很快导致虫灾泛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饥荒时期,德国也开展了捕杀麻雀的运动[58][59]。
在中国大陆地区、港澳地区,以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如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等很多国家中,麻雀是非法鸟类市场上常见的鸟类,但与大山雀等鸟类不同的是,本物种并非以宠物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而是被作为野味出售,在很多城市“炸家雀”是常见的小吃。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