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怡严(1937年8月26日—2024年1月5日),江苏人,中华民国理论物理学家。生于上海,[1]香港培正中学毕业,台湾大学电机系肄业,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国立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退休教授,国内理论高能物理学先驱之一。[2][1]
李怡严教授身为知名的物理学家,不但将其一生奉献在科学教育,更致力于古代科学史与中国古典学术的研究,曾经担任国立清华大学教务长,戮力从公,同仁敬称他是“永远的教务长”。[3]
1955年,李怡严就读国立台湾大学电机系一年级。其后肄业转往美国西北大学电机系,并于1959年取得学士学位。之后转读物理,于1964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完成博士学位。[1]
1964年,李怡严回国任教于国立清华大学,担任原子科学研究所物理组主任,并筹设物理研究所。物理组从原科所独立成物理所后,继续担任所长。在1965年参与创建物理系,建立了所系主管任期制度,即每年所长卸任后,由系主任升补,再另选一名系主任,开风气之先。争取经费建立物理馆天文台,为清华物理系奠定稳健发展基础。李怡严教学严格,著有《大学物理学》四册,由自己授课内容汇整而成,东华出版社出版,是评价很高的中文物理教材,然而对大一学生而言内容较难。[1]
1969年,李怡严与林孝信、赖昭正、曹亮吉等共同推动《科学月刊》付梓。李怡严在中国大饭店筹集创刊经费,担任读者信箱专栏负责人。由于其他创办者随后积极投入保卫钓鱼台运动,李怡严一方面加紧收稿、审稿,一方面继续努力筹款,设立台北市科学出版事业基金会,担任基金会董事长。1980年,《科学月刊》与罗东国小杨德旺校长合办科学才能少年选拔,李怡严欣然担任考官。[1]当年中文系助教蔡英俊经常在用餐时见到,李怡严与中文系主任梅广大声谈论学术问题,“而印象最深的场景,即是突然间李教授会跑回楼上的宿舍,搬下一堆书来,手指著某书中的某个段落,继续在比划中与梅广教授讨论问题。”[3]
1982年至1989年,李怡严担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推动教务工作无纸化(电脑化),跨出行政部门改革第一步,获得刘兆玄校长赞扬。[1]
李怡严未婚无子,退休后一直住于新竹清华大学附近,深入钻研各种感兴趣的事项,[4]包括中国古典学术研究和脑科学研究。[3][1]2023年12月8日,他捐款8500万元成立“李怡严教授薪火相传基金”,协助清华大学新进教授设立实验室、采购仪器设备与数据库,部分捐款则拨给他曾执教的物理系,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李怡严教授出版基金”。此外他还将藏书及几百张的黑胶唱片收藏捐赠清华大学图书馆。[5][6]李怡严藏书极多,达数万册,捐出供民众选取;而对衣食住行很不讲究,前东吴大学和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校长刘源俊教授评价“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1]
病中的李怡严讲述自己“尽心立命”的基本人生观:“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1]
2024年1月5日上午,李怡严于家中辞世,享寿87岁,清华大学将择期举办追思会[7]。
“对于中学教育的想法”:能够有弹性的教育,在不得已的状况下其实就是教育部少管,让中学、大学僵化的制度能够尽量的弹性化;甚至,我当时建议连中学也应该可以选课。在教学真的能弹性化的情况下,所谓的“资优”就根本不需要了。[4]
“教育没有万灵丹”:教育的目的不是把一个人专门训练成科学家或银行家;以前的话,Watson曾经说我可以训练出一个乞丐或是一个医生,这是不对的。发掘每个人对哪一方面性之可近,实为在中学教育中迫切需要做到的事。[4]
“物理系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人文素养”:任何人在做任何事情都有基本的要求,即其基础需要力求扎实。其他喜好要看自己的兴趣,主要的就是这样。不同的学问都会有些影响,如同我刚刚所说,当我在看历史问题的时候,多少也会用逻辑化的方式去思考,我觉得这是比较清楚的影响。至于你说常识,我觉得越丰富越好。[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