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馥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生平
李天馥自幼聪颖,七岁能诗。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科河南乡试举人,十五年(1658年)戊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丁父忧归里。服阕,起复原职,康熙十一年(1672年)升国子监司业,十四年(1675年)升侍讲学士,十五年(1676年)升詹事府少詹事,充日讲起居注官,十六年(1677年)升内阁学士,充经筵讲官,二十年(1681年)升户部左侍郞,二十三年(1684年)改吏部左侍郎,二十七年(1688年)升工部尚书,同年改兵部尚书,三十年(1691年)改吏部尚书,三十一年(169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生母瞿太夫人逝世,丁忧归里。服阕,三十四年(1695年)召还入阁。三十八年(1699年)卒,谥文定。《清史稿》有传[1]。
家族
先世来自湖广黄冈,先祖李英为迁庐州始祖,明朝洪武初年以军功授世袭庐州卫指挥佥事。曾祖李应元;祖父李长庚;父李万化。嫡母张氏;生母瞿氏。李万化有三子,李天馥为长子,二弟李天䭲,三弟李天馟[2]。子李孚青,翰林院编修,丁父忧归里,不再出仕。
遗迹
李天馥为母守丧处“孝子墩古墓”(在今长丰县)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作
李天馥擅诗文,著有《容斋千首诗》[3]。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