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本多静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本多健一
發現著名的本多-藤嶋效應(日语:本多-藤嶋効果),因而於2004年與前學生藤嶋昭一同獲得日本國際獎。 「日本公園之父」、日比谷公園的設計者
本多
靜
六
(日语:
本多
静六
)是他的祖父。 1979年、法國學術界棕櫚葉勳章 1982年、日本化学会獎 1983年、朝日獎 1983年、美國光科學學會會員 1989年、紫綬褒章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
改正計畫圖」已有公園的配置,預定1915年舉行開園式。1925年為紀念裕仁皇太子臺灣行啟正式確立「壽山紀念公園」的計畫,由日本「公園之父」
本多
静六
(日语:
本多
静六
)規劃,並於1928年啟用,引入歐洲都市森林公園與環境保護的理念,有別於當時以人造景觀為主的傳統公園。戰後先後更名為「萬壽山公園」及「壽山
紅檜
本多
靜
六
組團搶攻玉山,誤登最難攻頂的玉山東峰,當時係取道東埔、觀高、八通關,因而
本多
氏也帶回植物採集史上,第一份紅檜的模式標本,且運至日本東京帝大,由松村任三教授以「福爾摩沙」拉丁語化,於1901年命名為台灣紅檜。然而,
本多
靜
六
程鴻書
入范熙壬创办的《新译界》并任名誉会员。1907年编译发表了中原钢作的《满洲产物》、
本多
静六
的《森林效用论》等文章。其中《森林效用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介绍现代林业科学的中文文献之一,程鸿书也是最早向中国介绍林学家
本多
静六
及其著作者。 1909年,程鸿书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农科大学(今东京大学农学部)
日比谷公園
明治33年(1900年)
本多
靜
六
(日语:
本多
静六
)、石黑忠悳(日语:石黒忠悳)、福羽逸人(日语:福羽逸人)、小澤圭次郎(日语:小沢圭次郎)等人在內的日比谷公園造園委員會成立,東京市5名吏員的提案也未能採用。 明治34年(1901年),以德國留學的造園委員
本多
為中心進行規劃。
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