铎
打击乐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铎(拼音:duó,注音:ㄉㄨㄛˊ),是中国青铜时代的铜制打击乐器,与铃类似而略大。

铎的腔体一般较矮、阔,横截面呈合瓦形,上窄下宽,口沿稍稍内凹。总体造型与钟、镈、铙、句鑃、钲等青铜乐器接近,而区别在于腔体内有舌。木舌的称为木铎,铜舌的称为金铎。腔体顶部有两种形态:一种有粗短、中空的方形青铜銎柄,可以安插木柄于其中;另一种有青铜长柄。使用时,以手持柄摇动,舌撞击腔体发声。[1]:381-383[2]:50-52

铎用于传布命令,摇动发声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金铎用于在军阵中传布军事命令,木铎则用于传布政教命令。[1]:381[3][2]:50-52
《论语》中记载,一位官员在见过孔子后,感叹:“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由此,木铎在后世成为教师及教育事业的象征。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国立彰化师范大学等师范类高校,均在校徽上使用木铎之符号。[5][6][7][8][9][10][11]中华民国教育部将颁发给优秀教师的奖励取名为“师铎奖”。[12]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