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星历表 (拉丁语:Tabulae prutenicae来自普鲁特尼亚,意思是 "普鲁士"),是天文学家伊拉斯谟·赖因霍尔德于1551年出版的星历表(于1562年、1571年和1585年再版)。因为是在普鲁士公爵阿尔伯特一世的资助下出版,所以称为普鲁士星历表。赖因霍尔德根据哥白尼1543年划时代论述的天体运行论,计算出这组新的天文历表。他以土星为范例,根据教会法来解释普鲁士公爵出生日期,1490年5月17日。赖因霍尔德打算使用这份表来取代阿方索星历表,因此将其冗余表添加到他的新表中,以便让熟悉阿方索星历表的使用者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执行所有的计算步骤。
普鲁士星历表在出版后,出版了几张以阿方索星历表为基础的表格。虽然哥白尼日心说的主张并没有在一夜之间赢得所有欧洲天文学家的认同,但是因为民族主义和忏悔的原因,哥白尼的声誉似乎是通过普鲁士星历表,在讲德语的国家被熟悉托勒密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接受,并将他的计算方法普及于整个神圣罗马帝国。最终,它们终于取代了天文学家和占星术使用了300多年的阿方索星历表。在14和15世纪,水手和海洋探险者也使用雷吉奥蒙塔努斯在星表中所收录的阿方索星历表。
克里斯托佛·克拉乌利用赖因霍尔德的普鲁士星历表和哥白尼的作品,做为教宗额我略十三世改革历法的基础。
数十年后,约翰尼斯·开普勒根据在他那个时代最准确、最广泛的观测结果,即第谷·布拉赫一生的天文观测资料,编制了鲁道夫星历表。开普勒在1625年完成这项工作,并在1627年出版。
在1970年,欧文·金格里奇发现有着赖因霍尔德大量注解的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副本。这启发他探索这本书出版后数十年的传播和使用。金格里奇在《没人读的书:追逐尼古拉·哥白尼的革命》(2004年)中写下了他的探索及其成果,以及赖因霍尔德普鲁士星历表的作用。
文献
- Owen Gingerich, "The role of Erasmus Reinhold and the Prutenic Tables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opernican Theory", Studia Copernicana, 6 (1973), 43-62.
- Owen Gingerich & B. Welther, "The Accuracy of Ephemerides 1500-1800", Vistas in Astronomy, 28 (1985), 339-342 [1].
- Owen Gingerich, "The Alphonsine Tables in the Age of Printing", in: M. Comes et al. (eds), De astronomia Alphonsi Regis (Barcelona, 1987), pp. 89-95.
- Owen Gingerich, "The book nobody read", (2004, Walker Publishing company)
外部链接
- Prutenicae tabulae coelestium motuum (University of Strasbourg) (拉丁语)
- Prutenicae tabulae coelestium motuum (155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ETH Bibliothek Zurich) (Latin)
- Astronomical Tabl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