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天后宫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旗山天后宫,是位于台湾高雄市旗山区的庙宇,主祀天上圣母,是旗山地区的信仰中心,为二殿二厢的格局[1],于2000年5月31日公告为高雄县县定古迹,2010年五都改制后,改为直辖市定古迹[2]。在天后宫出现之前,蕃薯藔庄的公庙为福德祠,天后宫兴建后,取代福德祠成为蕃薯藔街的信仰中心,为此并将原立于福德祠的“奉宪严禁罗汉脚恶习碑记”重刻一座立于天后宫[1][3]:80。该庙前方之庙埕曾为罗汉门巡检衙门所在地,日治时期为市集,当时曾在今平和街设公设市场以分散人潮,二次大战后曾设有“新生市场”,现已拆除[1]。
旗山天后宫 | |
---|---|
坐标 | 22.88663°N 120.48224°E |
建成时间 | 大清道光四年(1824年) |
官方名称 | 旗山天后宫 |
类型 | 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寺庙 |
评定时间 | 2000年5月31日 |
详细登录资料 |
旗山天后宫位于清代台湾县罗汉外门里的蕃薯藔街,在天后宫建立之前,当地最主要的庙宇为福德祠,而最初的“蕃薯藔庄”则在福德祠南边一带[3]:52。而后约在乾隆三十二年到四十四年(1767年-1779年)之间,福德祠对岸[注 1]道路已发展成商街[3]:51,使得聚落中心北移,嘉庆十五年(1810年)罗汉门巡检移驻蕃薯藔街[注 2]增设下隘门后,福德祠与原蕃薯藔庄旧聚落在下隘门与溪沟的隔阻下被边缘化[3]:52。
嘉庆十年(1805年),台湾县知县薛志亮倡建天后宫[1],其动机可能是受到当时海盗蔡牵活动的影响[注 3],欲以宗教力量稳住民心,另外还可能再进一步希望旗山天后宫能消融族群与阶层对立,更能如内埔六堆天后宫[注 4]在重要时刻成为社会动员的基地[3]:67。但隔年(1806年)蔡牵事件即告平息,薛志亮于嘉庆十二年(1807年)亦调职,不久病逝,天后宫的兴建募款也随之松懈[3]:67。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在吴廷栋、李大模、陈其禄先后三位巡检与蕃薯藔街众商号捐款下[3]:67,历经多年的募款终于完成并开始动工[3]:62,于道光四年(1824年)完工落成[1]。而在“兴建天后宫碑志”中,显示有一半的经费都是来自蕃薯藔街众商号(共25家),一般民众与祭祀公业(共50多名)则占了近四成[3]:69,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重修而立的“重修天后宫碑记”则显示商家出资比例已上升到八成,一般民众则剩不到一成,李文环之著作即据兴修经费以在地商家为主的现象推论旗山天后宫的信仰仅及于清代蕃薯藔街一带[3]:68。
日治时期,旗山仕绅陈启云曾借用天后宫东厢于昭和二年(1927年)成立悟真社以教育宣传本土语言文化,并建有惜字亭,直到二次大战后因功能渐失而停办,惜字亭则变成金炉[1]。二次大战后,1951年成立的旗山集乐平剧研究社则借用天后宫西厢为北管练习场,东厢则为南管凤吟声南乐社练习场,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北管、南管会轮流在三川殿与正殿间的天井演奏,直到1970年代研究社才搬离天后宫[1]。
而在整修方面,二次大战之后旗山天后宫便于1946年进行整修,木料购自福建福州,经海运至屏东东港后再运到旗山,并聘“草贤师”施作三川殿龙虎堵泥塑与屋顶的剪黏[1]。1964年再次整修以因应隔年妈祖圣诞,并聘柯丁添、周义雄等人雕刻正殿神龛花罩与网目[1]。1975年整修,由吴振华承作三川殿、正殿与护龙的剪黏[1]。1985年旗山镇公所拆于警民协会盖于1951年的“新生市场”后,庙方于庙埕前建牌楼,由潘岳雄承作彩绘[1]。2008年再次整修[注 5],于2011年10月完工,2012年3月29日安座[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