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國軍抗戰武裝部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军,简称新一军,曾有三支不同的部队。有“蓝鹰部队”、“天下第一军”之称。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10月4日) |
1927年1月,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到福建境内时,福建民军投靠北伐军,所属部队被国民革命军改编为新编第1军。谭曙卿任军长,赵次华任参谋长。下辖:
该军编成后隶属北伐军东路军,留驻福建。1927年10月,蒋光鼎、蔡廷铠率第11军入闽,将该军解散。
1932年,杨虎城部解决甘肃省“雷马事变”,把甘肃省地方军阀部队整编为新编第10旅、新编第11旅。
1933年11月,成立新编第一军:
1934年5月,新10旅参加了对陕甘边苏区的第一次围剿。
1935年9月,新一军编入西北剿匪军第一路第四纵队,阻止红军长征。
抗战爆发后,1937年9月晋北会战期间,日军乘虚进占归绥、包头沿线,晋陕绥边空虚,邓宝珊升任第二十一军团长兼新一军军长,奉命率新一军、第165师由甘肃进驻榆林。邓宝珊带参谋长俞方皋、参谋赵一清和两名译电员,先行由兰州经西安飞榆林。所属的甘肃部队,按新11旅、第165师和新10旅的行军序列向陕北开拔。当新11旅到达安边、宁条梁,第165师师部到达西峰镇,其先头部队蒋云台旅到达定边、环县时,蒋介石突令第21军团在甘肃境内的部队停止前进,不久把驻定边的蒋云台旅撤回甘肃。后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第十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分别把新10旅和第165师吞并。新10旅改编为暂编第15师。已开陕北的邓总部和新11旅,每月只给邓总部经费一万元,新十一旅经费一万四千元。[1]
新编第11旅到陕北后,驻守三边,列入第22军编制。1940年5月8日,新一军番号撤销,邓总部改编为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
第3次启用“新编第一军”的番号是在1942年,而较为大众所知的新一军也是在形容此时的单位。原为财政部部长宋子文辖属海关查税缉私之税警总团,后来余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在仁安羌击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解英军之危(仁安羌之战)。
孙立人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十倍于己的友军,蒋中正颁发“四等云麾勋章”以表彰孙立人战绩。美国总统罗斯福亦授予他丰功勋章,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英帝国司令勋章。
英国在缅甸兵力过少,因此在仰光之战后决定弃守缅甸,一路败退撤往印度,新编第三十八师在这种状况下只好独立硬战掩护盟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由于英军溃退,导致中国远征军陷入日军包围。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官杜聿明决定执行蒋介石令他将远征军北上撤回云南的命令,将军队撤回云南。
新编第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则认为野人山属瘴疠之区,纵横千里,难以穿越,当机立断率新编第三十八师向西撤往印度。被军统局认为是抗命。由于日军被杜聿明率领北上大部队所吸引,新编第三十八师在撤退途中较顺利打垮日军阻击。部队装备不但没有损失,还收容数以千计难民和英印联盟落队散兵。
而杜聿明所率的第五军与第六军因遭到日军围歼,加上穿越原始丛林时装备与给养不足,因此突围部队有半数以上因病死或是缺乏医药而死亡葬送在野人山中。当中新编第二十二师因所在位置并未跟随第五军归国,亦撤往印度。
5月底,孙立人率新编第三十八师到达印度边境。英驻印边防军要求中国军队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孙立人拒绝解除武装。恰巧,为新编第三十八师在仁安羌解救过的英联军第一师师长正于当地医院疗伤,闻知孙立人部情况后,即前往调解。第二天,新编第三十八师开进印度,英军仪仗队列队奏乐,鸣炮十响以表欢迎,英雄式入城。该军虽然装备简陋,犹如乞丐,但气势高昂,令人敬佩不已。
在美国的XY计划中,驻印军称为X部队,由美籍顾问进行全面性的整训。
1942年7月,史迪威向中国最高统帅部提交了收复缅甸的备忘录,并很快得到了批准。但中国方面提出,为了确保反攻缅甸战役的胜利,美国至少应派出一师以上的战斗部队到达印度与中国驻印军联合作战,并在中国战场投入五百架作战飞机,同时还应使空运的援华物资提高到每月五千吨的水平上。此外,中国还要求英国派出一支强大舰队进出中国海和爪哇海,取得制海权,并进攻安达曼群岛以掩护英国陆军在仰光登陆,与中国军队在缅甸北部的军事行动相呼应。稍后,中国方面进一步提出,中国愿增加一师兵力(新30师)空送至兰姆珈受训,并在云南边境集结十五至二十个师兵力,分由滇西和缅北夹击日军。英国以其大批海军参加北非战役为由,取消了派遣舰队控制孟加拉湾的承诺,韦维尔亦将计划投入反攻缅甸战役的英军七个师缩减为三个师。中国方面鉴于第一次入缅作战失利的教训,也不愿单方面出兵缅甸,规复缅甸之议搁浅。
1942年底至1943年初,苏联红军取得斯大林格勒会战的决定性胜利,英美盟军在北非登陆转入反攻。1943年1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相丘吉尔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议,商讨对日战略。美国海军欧内斯特•J•金等认为:“在欧洲战场,从地理位置和人力方面看,俄国处于最有利的地位来和德国周旋;在太平洋,中国对日本有类似的关系。我们的根本政策应为向俄国和中国的人力资源提供必要的武器,使他们能够作战。”美方坚持下,卡萨布兰卡会议制定了规复缅甸的代号为“安纳吉姆”的作战计划,决定于1943年11月中旬反攻缅甸。随后中、美、英三国在加尔各答开会商讨如何实施“安纳吉姆”作战计划,外交部长宋子文、军政部长何应钦等与会。美国罗斯福总统批准成立了以陈纳德为司令的美国第14航空队,逐渐扩大到拥有500架作战飞机。
1943年2月,拟定以撤入印度的新编第三十八师与新编第二十二师在印度兰伽组建新编第一军。蒋介石调驻防荆江地域的第八军军长郑洞国出任新一军军长。副军长孙立人。据郑洞国在重庆面见蒋介石、何应钦,听老长官何应钦说:美国人狂妄自大,英国人又太滑头,所以同洋人打交道远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杜聿明、罗卓英同他们都没有搞好关系,让郑洞国去后务要小心行事;新一军军长一职,最初曾属意于邱清泉,邱连幕僚都找好了,还请人教授外交礼仪和吃西餐的方法,但徐庭瑶、杜聿明两人认为邱氏脾气暴躁,恐与驻印军总指挥史迪威闹翻,影响美援,遂向何应钦建议由郑洞国担任,何向蒋先生请示,这个人选才最终定下来。[2]
郑洞国在重庆着手组建军部。舒适存已被免除刑役,任郑洞国的参谋长。原在第八军的旧部赵霞等人,也一同跟了来。此外又就地招募了一些诸如英文秘书等工作人员。1943年3月底,经停昆明飞赴印度就职。临行前蒋介石特别指示,除新一军之新38师、新22师以外,驻印军总部的其他直属部队,如战车营、重炮团、工兵团等,虽不归郑洞国统属,亦要与他们加强联系,就便关照云云。郑洞国和舒适存飞抵加尔各答制装。郑洞国在加尔各答聘任焦实斋为新一军驻加尔各答办事处主任。4月中旬,郑洞国和舒适存等乘火车抵达兰姆珈营地,在火车站上受到新38师师长孙立人、新22师师长廖耀湘以及驻印军各直属部队部队长的迎接。
1943年5月1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相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三叉戟”会议,商讨盟军于北非战役结束后的行动和反攻缅甸的问题。中缅印战区的韦维尔、史迪威、陈纳德等和中国外交部长宋子文与会。会议确定代号为“茶碟”的作战计划,规定盟军在缅甸北部采取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放弃了在1944年收复仰光的目标及打通滇缅公路的目标。
1943年5月第25补训处改编为新编第30师(辖三团),第25补充兵训练处中将处长胡素改任中将师长,1944年初新编第30师空运印度编入新1军序列。
1943年5月,中国驻印战车训练班正式成立(后改称战车编练处)。1943年10月,第一批学员抵达印度兰伽训练基地开始为期3个月的训练。1944年1月,以这批受训学员为基础正式编成战车第1营,直属中国驻印军所辖“中美第一暂编战车群”。“中美第一暂编战车群”辖7个战车营,实编的只有3个,其余没有坦克装备,平时主要担任训练和后勤工作。
1943年8月为权衡意大利投降后全面击败德、日的作战方略,英、美两国首脑于8月19日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了“四分仪”高级会议。会议根据罗斯福的坚定主张,决定1944年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由此制定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反攻的“霸王”战役计划;在东南亚中、美、英联合对日决战,收复缅甸,成立由蒙巴顿勋爵任统帅、史迪威任副统帅的东南亚战区司令部统一指挥、协调英、美、中三国军队在缅甸、锡兰、苏门答腊和马来亚等地区的作战行动。会议决定铺设一条由加尔各答经阿萨姆穿越缅北直通昆明的六英寸管径长约3,000余公里的输油管道;列多公路迅速延伸至芒友与滇缅公路衔接,使用B-29重轰炸机从中国基地起飞轰炸日本本土,派遣一支人数大约有3,000人的代号“加拉哈德”的美军精锐突击队到缅北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
1943年10月19日,蒋介石在重庆邀请蒙巴顿、史迪威、索默维尔(美空军补给司令)和何应钦、商震、刘斐、林蔚等开会商讨反攻缅甸的作战方略,确定驻印军将于1944年1月15日首先由列多发动攻击,目标是推进至北纬23度一线,以确保列多路的安全。会后史迪威主动将攻击日期提前,命令新38师于10月下旬由列多东进,一面掩护筑路,一面攻击前进,作战方针是:从列多前进基地出发,经野人山区进入胡康谷地及孟拱谷地,夺取缅北重镇孟拱、密支那等要点,然后经八莫,向曼德勒推进,将日军逐渐压迫至曼德勒附近地区包围歼灭之。
1943年11月21日,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举行“开罗会议”,英国提出代号为“锦标保持人”的作战计划:中国驻印军两个师由列多向缅北发动攻击(已在实施中),英军第15集团军4个师于1945年1月中旬“将在若开区向前推进以占领改善的防线,并将利用任何可以获得的成功”,同时英军第4集团军三个师“将向茂叻、明塔、锡当进军,尽可能向东南推进”,美国伞兵部队于1945年3月中旬袭占英都,配合中英军队作战。随后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德黑兰会议,丘吉尔以“苏俄已答应出兵对日作战,东南亚军事行动失去了意义,中国方面的贡献更无足轻重”为由,决定放弃缅甸作战计划。
1943年底,在印度完成整训的新编第一军在军长郑洞国率领下与英国及美国游击部队反攻缅北,并从日军第18师团的防线正面突破,打败日军。
英国决定放弃在南缅的登陆计划以后,中国驻印军加强了在缅北的攻势,除已在前线作战之新38师外,新22师以及部分直属炮兵、战车部队陆续调往前线,投入攻击。 中美工兵部队于1944年3月,在美国供应处的惠来少将和阿鲁斯密准将指挥下,开始了修筑列多公路。筑路的有:工兵第10、第12团,美军工兵45、第330团外,还有美军第823、849两个航空工程营,第209、第1883、1905等三个战斗工兵营,另有部分英国人率领的印度、西藏、尼泊尔劳工,总计实际施工人员达七千余人
正当中国驻印军在缅北与日军酣战,并节节向前推进之际,1944年3月日军突然对驻在印度英帕尔平原的英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英帕尔战役)。英帕尔战役紧急关头,曾有撤回新38师调到英帕尔协防英军之议,不久战局转危为安,此议遂罢。
1944年4月5日,为了加强印缅战场反攻力量,已经在滇越国境(今文山州)与印度支那日军对峙三年的五十四军第十四师和第五十师从云南省祥云县的云南驿空运至印度莱多的汀江机场转运孟关,于4月9日全部达到目的地。新编第30师也空运至印度。新30师是1943年5月在四川简阳成立的一支新部队,师长胡素(黄埔一期)。
为牵制驻缅日军,策应中国驻印军和在英帕尔的英军行动,滇西的中国远征军于1944年5月11日强渡怒江向日军第56师团发起进攻。
1944年8月,在原新一军的基础上扩编为新一军和新六军。五十师与十四师分别编入两军。1944年8月孙立人接任新编第一军军长,随后继续进行缅北扫荡作战。
民国卅四年(1945年)5月,孙立人率新编第一军自缅甸腊戍空运广西南宁,准备进军广州湾。同月,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之邀,孙立人赴欧考察欧洲战场,是中国唯一被邀请的高级军官。新一军向雷州半岛出发,准备与那里的日军交战,结果走到广西贵县,突然听说日本投降了。9月7日,新编第一军奉命进入广州,接受日军第二十三军投降,并要求日俘建造新编第一军印缅抗日阵亡将士公墓。嗣后,新编第一军进行休整和扩充,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号称“蓝鹰部队”、“天下第一军”。
第50师缅甸作战,计伤亡官兵2,530人,敌伤亡12,000余,生俘敌63名,各种炮34门,机枪85挺,三八式步枪1,500余支,卡车120辆,坦克7辆,仓库28间,其它战利品无数。
1946年初,国共双方在重庆召开政协会议,如果国共谈判成功,新一军会被派到日本当占领军。
第二次国共内战正式爆发前夕,1946年3月下旬,新编第一军从香港九龙乘美国海军登陆舰在秦皇岛登陆,转乘火车到达锦州一带,又辗转到沈阳。同时孙立人被派往美国参加联合国军事参谋团会议,由于东北战事受阻,蒋介石急电孙立人返国指挥新编第一军。此时新一军共35,522人,其新30师唐守治驻盘山,第50师潘裕昆驻平罗堡,新38师李鸿驻秦皇岛。
1946年4月,新编第一军在孙立人指挥下,向四平进攻。4月7日,新38师在兴隆泉、柳条沟一线遭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8旅、第10旅、独立旅和东北民主联军第1师伏击,损失了800余人。同日,第50师进攻朝阳堡时也遭到了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第7旅第19团猛烈反击,一天之内伤亡了400余人。孙立人将新一军与第七十一军紧密靠拢、重叠排列,交替掩护前进,同时加强了战术侦察和空军、炮兵火力支援。至4月17日攻到四平近郊。4月18日,新一军在大批飞机、坦克和重炮群的掩护下展开全部兵力,向四平西南和南郊的海方屯、泊罗林子、南北鸭泡湖、三道林子等民主联军的阵地,发动了猛烈进攻。4月24日,新38师加强了炮兵火力,一天之内落下大口径炮弹3000余发。东北民主联军第三师第7旅特务营1个连在炮火下伤亡了一大半,7旅第21团和第7师第20旅59团反击击溃了新38师1个整营的进攻。7旅特务营1连2排在三道林子北山左翼阵地打退了新38师的9次进攻,全排只剩下3个人。5月15日,杜聿明把新六军和第五十二军196师投入四平战场发起右勾拳进攻。5月18日夜,林彪主动放弃四平。结束杜聿明五个月来与东北民主联军林彪对峙僵局。林彪执行毛泽东“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命令,退到公主岭。新一军在四平街鏖战近2个月,减员6000余人,但孙立人率部一路追击,亲率第50师强渡辽河,攻击公主岭,林彪又北撤,五日内攻陷长春,随后取回农安、德惠等战略要地,进展顺利。但在救援海城问题上,孙立人与长官杜聿明发生矛盾,孙立人没有听从杜聿明的命令。
6月4日,孙立人亲率第五十师渡过松花江,隔日攻取了陶赖昭堡,此时距哈尔滨仅60公里,位在哈尔滨的中共党政军组织均已做好撤退准备。在孙立人即将攻进哈尔滨之时,中原战场在马歇尔以美国“援华5亿贷款”为要挟调停下,国军被迫退兵。
张正隆《雪白血红》一书中写道:“从当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说国民党没向江北推进是失算。否则,中国共产党日子将更难过。”而何应钦在给杜聿明的电文则指国军放弃北进原因实为兵力不足。因巩固占领地需要大量兵力,东北国军此刻能机动的只有五个师,如越过松花江向北进攻,不易保障侧后安全。事实上,杜聿明的确派遣了部分兵力过江向北试探性进攻,但国军孙立人部甫一过江,南满民主联军(肖劲光部3、4纵)立即出动,连续攻陷鞍山、海城、大石桥,驻防海城的国军184师潘朔端部被迫“起义”,国军不得不从北线撤回6个师救援南满,自此,国军过江计划彻底搁置。 新一军驻防长春、吉林情况:
1947年,孙立人陆续瓦解林彪五度下松花江的攻势,德惠之役后,新一军扼守松花江南岸的一个连及坚守德惠的五十师一四九团,获蒋介石赐名“中正连”、“中正团”。此时,林彪部队流传“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兵”。东北民主联军一纵一师政治委员梁必业在1947年初写的《政治工作主要经验》中提到:[4]:
我们抓紧了从农安战役到其塔木战役之间十八天的时间,自下而上的总结了农安战役四十天战斗行动转移的军事、政治、及供卫工作。表扬了范例,检讨了缺点,规定了今后工作办法。以此给了干部及战士深刻的教育,普遍学习了总政治部发的运动战教材,并将战役行动的实际检讨相结合,较好的体会了运动战的特点,运用新年佳节,宣传各解放区我军的胜利,回忆我师一年来的光辉战绩,特别宣扬了一年来从硬拼中取得胜利的战斗实例,宣传了六纵战斗英雄提出“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专打新一军”的生动口号,启发部队去打硬拼,歼灭新一军主力的战斗情绪,有的同志说:“打新三十八师死了也甘心”,二团二连战士提出“爬高山,砍大树”,三营战士提出“砍倒大树枝不断!”有的同志提出:“吃饭要吃大米饭,打仗要打歼灭战”,部队战斗情绪就逐渐发展,政治部组织了……”
但随后,杜聿明屡次发电向蒋介石批评孙立人,加上美国参、众两院提出的《美国军事援华法案》受到毛泽东等强烈反对而作罢,1947年4月蒋介石将他升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虚职,暂时解除兵权,其新编第一军军长之职与林彪同为黄埔四期同学的陈诚土木系第五十四军出身的年仅39岁的第50师师长潘裕昆接任。
1947年7月,蒋介石将孙立人调离东北,出任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官,在南京成立陆军训练司令部,负责全国国防新军训练的重任。副军长贾幼慧、新30师师长唐守治皆追随孙立人离开了新一军。此消息一传到哈尔滨后,正在转战游击于重点进攻陕北的胡宗南大军夹缝中的毛泽东开庆祝会道:“我们唯一的敌人被杜聿明赶走了,东北将是我们的天下了。” 李鸿认为只有自己的新38师才是新一军的正统;潘裕昆指挥不动李鸿。孙立人离开东北时,东北局势虽已被动但尚未恶化至不可为地步,是国军在东北唯一全身而退的主要将领(以及杜聿明)。
从1947年1月至10月,东北民主联军歼灭新一军6个步兵团:新38师第112、第113团;新30师第89、第90团;第50师第150团(两次被歼)。以上不含在德惠县城被歼的暂编第53师第18团。
陈诚赴东北,1947年11月7日拆散新编第一军组成新编第一军、新编第七军。此次新38师自立门户,潘裕昆表示欢欣鼓舞,李鸿要人给人,要枪给枪,大家好离好散。并把新编第一军原有主要武器移交其他黄埔系将领。并且将原本已编入地方保安,接受日本精良训练的原满军组成的保安区升级为正规部队暂编师,用黄埔系军官替换伪满军官。使许多满军因顿时失去生活来源而纷纷加入共产党军队,大大增加了共产党在东北的实力。
1947年11月,把在长春市的新1军和归新1军指挥的三个暂编师扩为两个军:以第50师、新30师、暂53师和新1军直属部队编为新一军。新38师、暂56师、暂61师编为新七军。直到1948年10月新一军全部覆灭,由东北第5保安区及所属4个保安团改编的暂编53师没有跟着新一军打过一天仗。编53师师长许赓扬,副师长徐继章和谢树辉,第1团团长韦人侣,第2团团长李培根。
1947年底新一军由长春调沈阳。
新六军、新一军在1948年辽沈战役的辽西会战中被包围溃灭,廖耀湘兵团的5个军的军长,只有新一军军长潘裕昆和新三军军长龙天武逃出。文小山副军长、第50师杨温师长、第148团上校团长谭云生、第149团张永龄团长、第150团团长谷剑霞等被俘。
1948年10月30日,蒋中正发给东北剿总的最后一份电报,指明8位国民党军政要员乘指定专机离开沈阳市,包括剿总总司令卫立煌、剿总参谋长赵家骧、辽宁省政府主席王铁汉、新三军军长龙天武、新一军军长潘裕昆、剿总政务委员会副主任高惜冰、安东省府主席董彦平、沈阳市长董文琦等,从东塔机场飞往锦西与杜聿明见面后,转飞北平。暂53师原驻守辽中地区的辽河东岸,1948年10月26日北卫立煌掉回到沈阳东北郊区包括浑河北岸的东塔机场、东山嘴子、山梨红屯至毛君屯沈长铁路以东地区。1948年10月30日晚8时暂编53师起义,副师长谢树辉跟随起义;10月31日林彪罗荣恒两次来电批评辽北军区先斩后奏,认为暂53师是在大兵压境下迫于形势,不能算起义,应按“反正”(投诚)对待;11月1日暂编53师集结到沈阳郊区毛君屯附近被改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第53师”。11月7日,林罗刘致电军委:“现53师整个建制仍未动,开至开原整训,目前似乎只有承认该部起义的办法。”军委复电同意。1949年4月“东北人民解放军第53师”被解散。
1947年7月,蒋介石将孙立人调离东北,出任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司令官,在南京成立陆军训练司令部,负责全国国防新军训练的重任。后转往台湾。孙立人从新一军调度几百名他在税警总团和在缅甸作战时期的干部,一同前往训练新兵。在台新培训了陆军第八十军,管辖第二〇一师、二〇六师、三四〇师,后编为台湾南部防卫军团。1950年由陆军总司令部及第八十军选派干部编成台湾南部防守区司令部,司令部初设凤山。1954年5月1日,于高雄凤山与中部防守区司令部,合并编成陆军第二野战军团司令部,隶属陆军总司令部。1972年迁台中县新社乡。1976年1月改番号为第五军团司令部,同年8月16日,变更番号为第十军团司令部。2006年因国防组织调整,更衔为陆军第十军团指挥部迄今。
保安警察第三总队前身为盐务警察总队,大清帝国户部盐税水师巡营,对日抗战以前为财政部税警总团。
1937年,抗日军与税警参加“八一三”上海保卫战,而后参加剿匪与对日抗战,规模较大者列后:
远征缅甸:1941年,税警总团因作战需要改编为暂编三十八师、青年军新编第一军,随远征军入缅抗日,与英军并肩作战。滇缅战役胜利后,部分官兵转回财政部税务缉私署。
1941年7月,财政部将部分缉私署官兵 移拨改编为场警,归盐务机关管辖指挥,专责缉私、保产、护税、警卫等,于同年10月16日盐务总局成立场警管理处,迄1945年缉私署裁撤,场警更名“盐警”。
1950年1月,台湾盐务管理局暂行划归台湾省政府管辖。同年7月1日,台湾省警察统一指挥,成立“台湾省盐务税警总队”,分驻盐场。1957年,改称“台湾省盐务警察总队”,于民国1972年7月18日奉令支援海关兼负税警缉私勤务。
改制保三总队,专任财政部机关警卫及协助海关勤务,1976年9月17日,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任内,在立法院宣布1977年7月起停征盐税,以减少私盐查缉人员,移充加强海关缉私工作,为了因应这项新任务,即协调有关机关研拟各措施,并奉令于1982年9月16日将盐场勤务及驻盐场一个中队员警移拨保二总队接管,本总队专负财政部税警及海关警卫,并协助查缉走私之责。
政府解严,1987年7月15日零时起,政府宣布解严,本总队奉令接掌口进货柜安全检查工作,肩承海关缉私及各港口货柜安全检查任重责。
总队改隶,精省后,1990年1月1日层奉行政院核准依“内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组织通则”规定,改隶内政部警政署为“内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三总队”。
1945年抗战胜利后,新一军在广州市沙河白云山马头岗南面整幅向阳坡地,购买土地兴建“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
1947年9月6日,公墓举行落成暨公祭典礼。1949年后划归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屡受破坏,核心建筑四柱纪念塔甚至被军区改建为五层楼高的公厕。1993年方获广州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