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里兰卡的历史与更广泛的印度次大陆及周边地区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包括南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地区。
在斯里兰卡岛上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骸(巴兰哥达人)可以追溯到大约35000年前。
原始历史时期大致在公元3世纪开始,基于《大史》、《岛史》和《小史》等编年史。它们记录了僧伽罗人从北印度迁入后的历史。[1][2][3][4]岛上最早的定居文件可以在这些编年史中找到。这些编年史涵盖了公元前6世纪檀巴潘尼王国建立以来的时期。第一个斯里兰卡的阿努拉德普勒国王槃陀迦阿巴耶,记录于公元前4世纪。佛教在公元前3世纪由摩哂陀(印度皇帝阿育王的儿子)引入。阿努拉德普勒王国的第一位泰米尔统治者伊拉罗是一名入侵者,记录于公元前2世纪。[5]
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该岛被分为无数个王国,短暂地(在993年-1077年之间)统一在朱罗统治下。斯里兰卡由从阿努拉德普勒到康提时期一共有181位君主统治。[6]从16世纪开始,该国的一些沿海地区也受到葡萄牙、荷兰和英国的控制。在1597年至1658年之间,该岛的大部分地区都在葡萄牙统治之下。由于荷兰在八十年战争作出的干预,葡萄牙丧失了在锡兰的权益。在康提战争之后,该岛于1815年在英国统治下统一起来。在1818年的乌瓦叛乱和1848年的马特莱叛乱中发生了针对英国的武装起义。独立最终于1948年获得批准,但直到1972年该国仍然是大英帝国的自治领。
1972年,斯里兰卡成为共和国。1978年颁布了一部宪法,使执行总统成为国家元首。斯里兰卡内战始于1983年,其中包括1971年和1987年至1989年的武装青年起义,这场长达25年的内战于2009年结束。
斯里兰卡最早的人类文化是巴兰哥达遗址,巴兰哥达人,大约在34000年前抵达该岛,并被确定为穴居的中石器时代狩猎采集文化。其中一些洞穴,包括着名的Batadombalena和法显洞(当地人称之为巴扬哥兰洞,Pahiyangala)已经出土了许多由巴兰哥达人制造的文物,这些人是目前已知目岛上最早的居民。
巴兰哥达人可能在中部的山区创造了霍顿平原,因为燃烧树木来捕捉大型动物而产生。然而,在平原发现公元前15000年左右的燕麦和大麦表明农业早已在当时发展起来。[7]
有很多细花岗岩工具(长约4厘米)、陶器、焦木的残余物和粘土埋葬罐可以追溯到中石器时代。最近在Varana Raja Maha vihara和Kalatuwawa地区的一个洞穴周围进行的挖掘中发现了可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的人类遗骸。
肉桂原产于斯里兰卡,早在公元前1500年就在古埃及被发现,这表明埃及与该岛居民之间的早期贸易。圣经中的“塔尔西什(Tarshish)”可能位于岛上。詹姆斯·爱默生·坦能(James Emerson Tennent)把加勒识别为塔尔西什。[8]
原始的早期铁器时代似乎至少早在公元前1200年已经在南印度建立了,如果不是更早的话。斯里兰卡进入该时代的最早时间被碳测为大约公元前1000年-前800年,在锡努瑞亚的阿努拉德普勒和阿里加拉的掩蔽处。进一步的调查很可能会推翻斯里兰卡的最早时间而与南印度看齐。[9]
斯里兰卡铁器时代开始的考古证据可以在阿努拉德普勒找到,那里在公元前900年之前建立了一个大型城市定居点。该城在公元前900年占地约15公顷,但到公元前700年,它已扩大到50公顷。[10]在锡吉里耶的阿里加拉附近也发现了同一时期的类似地点。[11]
被称为维达人的狩猎采集者仍然居住在该岛的中部,乌瓦和东北部,可能是第一批居民巴兰哥达人的直系后裔。在人类从非洲传播到印度次大陆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从大陆迁移到岛上。
公元前500年左右,印度雅利安移民发展出独特的水力文明——僧伽罗。成就包括建造古代世界最大的水库和水坝以及巨大的金字塔式窣堵坡(僧伽罗语中的Dāgaba)建筑。这一阶段的斯里兰卡文化可能已经显示出早期佛教的传入。[12]
在佛经中记载的早期神话历史是指佛陀三次访问斯里兰卡岛去参见那伽王,那伽是印度神话中的蛇神,可以随意化为人类。[13]
岛上最早的编年史,《岛史》和《大史》说,在毘阇耶迁入之前,岛上居住了夜叉(崇拜鬼的人)、那伽(崇拜蛇的人)和提婆(崇拜神的人)的部落。
巴利文的编年史,《岛史》、《大史》、《舍利塔史》和《小史》,以及大量的石刻、[14]印度史书、缅甸版的编年史等,提供了由大概公元前6世纪开始有关斯里兰卡历史的信息。[5]
《大史》,由僧侣摩诃那摩在公元400年左右写成,使用《岛史》、《义注》和其他可用的书面资料,与印度历史相关。事实上,阿育王皇帝的统治记录是来自《大史》的。在佛陀去世218年之后,阿育王加冕之前的《大史》叙述似乎是传奇的一部分。正式的历史记录始于毘阇耶(Vijaya)及其700名追随者的到来。 H. W. Codrington说道,“毘阇耶(“征服者”)有可能,甚至很可能本身就是包括他的随从的一个复合人物......两次征服”古代斯里兰卡。毘阇耶是印度王子,国王辛哈巴胡(Sinhabahu,“狮之臂”)和他的妹妹辛哈希瓦莉(Sinhasivali)的长子。这两位僧伽罗族领导人都是由狮子和人类公主之间的神话结合而诞生的。《大史》声称毘阇耶降生与佛陀的死亡是同一天。毘阇耶和库维尼(Kuveni,当地的统治女王)的故事让人想起希腊传说,并可能与古代原始印欧语系民间故事有共同的来源。
根据《大史》的说法,毘阇耶在Mahathitha(曼塞或马纳尔[15])附近登陆斯里兰卡,并命名此岛为Thambaparni(“铜色沙子”)。[16]这个名字在托勒密的古代世界地图中得到了证实。《大史》还记述了佛陀三次访问斯里兰卡。第一次,是要停止那伽国王和他的儿子为了一张红宝石椅子而爆发的战争。据说,在他最后一次访问时,他在圣足山(Siri Pada,“亚当峰”)上留下了他的足迹。
Tamirabharani是斯里兰卡第二长河的旧名称(在僧伽罗语中称为马尔瓦杜河,在泰米尔语中称为阿鲁维阿鲁河)。这条河是连接首都阿努拉德普勒和Mahathitha(现在的马纳尔)的主要补给线。这条水路被希腊和中国船只在南部丝绸之路上使用。
Mahathitha是一个古老的港口,连接斯里兰卡与印度和波斯湾。[17]
今天的僧伽罗族是印度雅利安人和土著人的混血。[18]根据印度雅利安语言、文化、上座部佛教、基因遗传及体型,僧伽罗人被视为独立于邻近南印度其他族群的民族。
在阿努拉德普勒王国早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而早期的定居点主要在东部、中北部和东北部的河流附近,这些地区的水量可满足全年的耕作。国王是国家的统治者,负责法律、军队,并且是信仰的保卫者。国王天爱帝须(公元前250-210)是僧伽罗人,是孔雀家族国王的朋友。他与阿育王的联系促成了公元前247年左右摩哂陀(阿育王的儿子)引入佛教。僧伽蜜多(摩哂陀的姐妹)经港口赡菩拘罗钵多那(Jambukolapattana,坎凯桑图赖港西面)带来了一棵菩提树树苗。这位国王的政职对上座部佛教和斯里兰卡来说至关重要。
伊拉罗(公元前205年-前161年)是一名泰米尔国王,在杀死阿犀罗国王后统治了“Pihiti Rata”(斯里兰卡马哈威利河以北地区)。在伊拉罗时期,Kelani Tissa是摩耶罗陀地区(岛屿西南部)的次王,迦梵帝须是罗诃那地区(岛屿东南部)的次王。迦梵帝须在塞露维拉(Seruvila)建造了帝须大寺,提迦婆毕水塘和许多神社。杜图珈摩奴(公元前161年-前137年),国王迦梵帝须的长子,25岁时在《大史》中记载的单一战斗中击败了南印度泰米尔入侵者伊拉罗(年过64岁)。由杜图珈摩奴国王建造的鲁万韦利萨亚舍利塔是一个金字塔式比例的窣堵坡,被认为是一个工程奇迹。[来源请求]
布罗诃陀是达罗毗荼五王中的第一个,被巴喜耶废黜。而巴喜耶反过来被波那耶摩罗罢免,后者又被毗罗耶摩罗罢免,在公元前88年他又被达提迦谋杀。玛拉被伐罗甘巴忽一世(公元前89年-前77年)罢免,泰米尔人的统治结束了。大寺派(Mahavihara)与无畏山派(Abhayagiri,“亲大乘”)的教义纠纷此时出现了。《三藏》是于马特莱阿鲁威哈拉石窟寺以巴利语编成的。鸠罗那迦(公元前63-51),一名大寺派国王,被他的配偶阿奴罗毒害,后者成为女王。阿奴罗女王(公元前48-44),鸠罗那迦和俱陀帝沙的遗孀,是兰卡的第一位女王。她有很多被她毒死的恋人,并被俱达迦那帝沙杀死。伐沙波(67年-111年),著名于Vallipuram的金片刻文,加强了阿努拉德普勒并建造了11个水塘,以及发布了许多法令。伽阇巴忽一世(114年-136年)入侵了朱罗王国并带回了俘虏,以及恢复圣物佛牙。
一本商堪(Sangam)时期的经典,《玛尼梅格莱》,将第一个帕拉瓦国王的起源归因于奈纳岛的那伽王女儿Pilli Valai(Pilivalai)和朱罗国王Killivalavan之间的私通,其交合使一位王子出生,他在沉船中失踪并被发现他的脚踝周围有一条红瓜(Tondai)的树枝(pallava),因此被命名为Tondai-man。另一个版本称“帕拉瓦”出生于婆罗门马嘶与一位那伽公主的联合,据说在巴赫尔板块的第六节中也支持这一点,其中称“由马嘶诞下的国王名为帕拉瓦”。[19]
罗马与古代泰米尔国家(现今的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进行了庞大的贸易,[20]建立了贸易定居点,这些定居点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仍然存在很长时间。[21]
在摩诃舍那统治期间(274年-301年),上座部(Maha Vihara)受到迫害,佛教的大乘佛教分支抬头。后来的国王回归上座部。般度(429年)是七个潘地亚统治者中的第一个,结束于455年的毗帝耶。达都舍那(459年-477年)和他的儿子迦叶波(477年-495年)建造了着名的锡吉里耶岩石宫殿,其中大约700幅岩石涂鸦让人瞥见了古老的僧伽罗语。
993年,朱罗国王罗茶罗乍派遣了一支大型的朱罗军队,征服了阿努拉德普勒王国北部,并将其并入朱罗帝国。[22]随后在他的儿子拉真陀罗·朱罗统治期间,整个或大部分岛屿被征服并成为庞大的朱罗帝国的一个省。[23][24][25][26]
波隆纳鲁瓦王国是斯里兰卡第二个主要僧伽罗王国。它由1055年维阇耶巴忽一世持续到1212年梨罗伐帝女王。波罗纳鲁瓦王国是在阿拉德拉普拉王国被罗茶罗乍一世的朱罗军队入侵并使罗诃那地区独立成王国后形成的,僧伽罗国王在朱罗占领期间统治了该王国。
潘地亚国王贾塔瓦曼·桑达拉·潘迪安一世(Sadayavarman Sundara Pandyan I)在13世纪入侵斯里兰卡,并击败了斯里兰卡北部贾夫纳王国的篡夺者钱德拉巴杜(Chandrabanu)。[27]贾塔瓦曼·桑达拉·潘迪安一世强迫钱德拉巴杜服从潘地亚人统治并向潘地亚王朝效忠。但后来当钱德拉巴杜变得足够强大时,他再次入侵了僧伽罗王国,但他被贾塔瓦曼·桑达拉·潘迪安一世的兄弟维拉·潘迪安一世(Veera Pandyan I)击败,而钱德拉巴杜就此死去。[27]潘地亚王朝在贾夫纳王国开国君主摩伽的领导下,第三次入侵斯里兰卡。[27]
击败卡林加·玛格哈三世(潘地亚统治者)之后,国王波罗迦摩巴忽在檀巴德尼耶建立了自己的王国。他在檀巴德尼耶建造了佛牙寺。
由波罗迦摩巴忽五世建立。当时,穆斯林旅行家兼地理学家伊本·巴图塔来到斯里兰卡并写了一本关于当地的书。加达拉德尼亚寺就是建造于甘波罗王国时期的主要建筑。兰卡提拉卡寺(Lankatilaka Viharaya)也是兴建在甘波罗的主要建筑。
在赢得战斗之后,波罗迦摩巴忽六世派出军官阿拉加科纳尔去检查新建立的科提王国。1521年,维阇耶巴忽六世被他的三个儿子杀害,三个儿子瓜分了国家,使其分裂为三个王国。
悉多伐伽王国在葡萄牙时代持续了很短的时间。
梵尼族是泰米尔人的分支,曾经统治北斯里兰卡的贾夫纳半岛以南地区,长期作为贾夫纳王国与僧伽罗王国的缓冲地带。1802年,梵尼族国王与康提纳亚克王朝联合对抗荷兰和英国殖民统治,一度把穆莱蒂武和北斯里兰卡其他梵尼族地区从荷兰解放出来。1803年,梵尼族国王被英国打败,梵尼族地区落入英国统治。[30]
最早访问斯里兰卡的欧洲人是葡萄牙人:洛伦索·德·阿尔梅达(Lourenço de Almeida)于1505年到来并发现斯里兰卡处于七国割据局面,无能力对抗外敌入侵。接着就在1517年,葡萄牙人在港口科伦坡建立了一个据点,逐渐把他们的统治扩大到沿海地区。1592年,僧伽罗人将他们的首都搬至内陆的康提,一个更安全地抵御入侵者攻击的位置。间歇的战争持续到16世纪。
许多低地僧伽罗人因为葡萄牙带来的传教运动而改信基督教,而沿岸地区的摩尔人因为宗教迫害而逃入中央高地。占多数的佛教徒不喜欢葡萄牙的占领及其影响,所以欢迎任何可能营救他们的势力。当荷兰队长约里斯·范·斯皮尔贝尔亨(Joris van Spilbergen)在1602年登陆时,康提国王向他寻求帮助。
康提国王罗阇辛伽二世于1638年与荷兰签订了一个条约,以此来摆脱控制了岛上多数沿岸地区的葡萄牙。主要的条款是荷兰要交还夺得的沿岸地区给康提国王,作为回报,荷兰拥有全岛的贸易垄断。双方都违反了这个协议。荷兰于1656年占领了科伦坡,并于1658年占领了贾夫纳帕特南附近的最后一个葡萄牙据点。到1660年,他们控制了除内陆的康提王国以外的整个岛屿。荷兰(新教国家)迫害著天主教徒和其余葡萄牙定居者,而佛教徒、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不受影响。然而,荷兰向当地人征收的税收比葡萄牙重得多。[来源请求]
荷属锡兰时期的遗产是荷兰保加族(Burgher),荷兰人与当地人的混血。1883年,锡兰首席大法官理查德·奥特利爵士对锡兰的保加族作出了更后期的定义。[来源请求]
葡萄牙入侵后,康纳普·班达拉(国王维摩罗·达摩·苏利耶一世)机智地打胜仗并成为康提王国第一位国王。他建造了佛牙寺。王国随着1832年国王悉利·维迦摩·罗阇悉诃的逝世而灭亡。[31]王朝结束后, 斯里兰卡受印度婆罗门教影响的种姓制度亦随之结束。
在拿破仑战争期间,由于担心法国控制荷兰会使斯里兰卡归于法国,英国人于1796年轻易地控制了海岸地区。1802年,《亚眠和约》正式将荷属锡兰割让给英国,成为其皇冠属地。1803年,英国在第一次康提战争中侵入康提王国,但是最后被击退。1815年,康提王国在第二次康提战争后被占领。最终斯里兰卡的独立结束了。
在平定乌瓦叛乱之后,借着1840年第12号《官方土地(侵占)条例》(有时称为《官方土地条例》或《荒地条例》),[32]现代化的圈地运动,康提农民被剥夺了土地,沦为贫民。英国人发现斯里兰卡的高地非常适合种植咖啡、茶和橡胶。到19世纪中叶,锡兰茶已成为英国市场的主宰,为少数白茶种植者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种植者从印度南部输入大量泰米尔人作为契约劳工来为这些庄园工作,使泰米尔人很快就占了该岛人口的10%。这些工人必须在像奴隶一样的条件下工作,住在棚房里,与牛棚没有太大区别。
英国殖民者较喜爱半欧洲血统的保加人、某些高种姓的僧伽罗人和主要集中在该国北部的泰米尔人。尽管如此,英国人还是在斯里兰卡历史上首次引入了民主元素,早在1833年,保加族就获得了适度自治。直到1909年,宪法才开始发展,引入只有局部选举产生的议会,直到1920年,选举产生的议员人数才超过官守议员的人数。1931年,当地引入了普选制,僧伽罗人、泰米尔人和保加人精英作出抗议,反对允许普通民众投票。[33]
锡兰国民议会(Ceylon National Congress,CNC)成立之初是为了争取更大的自治权,然而民族与种姓矛盾很怏就使该党分裂。有历史学家指出,使该党分裂的元凶之一,是锡兰泰米尔人不愿意接受少数民族的身份。锡兰国民议会并不寻求独立(或“Swaraj”)。所谓的独立运动分成两派:宪政派主张和平演变,让锡兰地位逐渐改变而走向独立;激进派与科伦坡青年团(Colombo Youth League)、古纳辛格工运(Labour movement of Goonasinghe)和贾夫纳青年议会(Jaffna Youth Congress)有关,这些组织是第一批发出独立呼声的,跟随印度1926年访问了锡兰的贾瓦哈拉尔·尼赫鲁、沙拉金尼·奈都和其他印度人物的步伐。[34]宪政派的努力促成了1931年多诺莫尔宪法委员会(Donoughmore Commission)的改革,以及索尔伯里委员会(Soulbury Commission)的建议,它基本上维持了1944年由唐·斯蒂芬·森纳那亚克领导的部长理事会提出的宪法草案。[34]奉行共产主义的兰卡平等社会党(LSSP)于1935年从青年议会分出来,把要求完全独立的要求作为其政策的基石。[35]该党的国务院代表N.M. Perera和菲利普·古纳瓦德纳(Philip Gunawardena),在这次斗争中获得其他不那么激进的成员,例如科尔文·德·席尔瓦(Celvin R. De Silva)、莱斯利·古尼沃德(Leslie Goonewardene)、薇薇安·古尼沃德(Vivienne Goonewardene)、埃德蒙·萨马基迪(Edmund Samarkody)和内塔·艾耶(Natesa Iyer)的帮助。他们还要求僧伽罗语和泰米尔语取代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这个左翼团体只是一小部分人,但英国政府对他们怀有极大的兴趣,皆因无法激发民众去向英国统治者起义抵抗,将导致某些流血事件而让独立推迟。1950年代发表的英国国家文件显示,左翼运动对殖民局的决策者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索尔伯里委员会是1930年代鼓动宪法改革的最重要结果。当时,泰米尔人组织由G·G·蓬纳巴拉领导,他拒绝了“锡兰人身份”。[36]蓬纳巴拉声称自己是“骄傲的达罗毗荼人”并宣布泰米尔人具有独立的身份。他攻击僧伽罗人并抨击他们的史书《大史》。一场位于纳沃勒皮蒂耶(Nawalapitiya)的这种冲突引发了1939年第一次僧伽罗人-泰米尔人暴动。[34][37]蓬纳巴拉反对普选,支持种姓制度,并声称要保护少数民族的权利,要求少数民族(1931年占人口的35%)在议会中享有与僧伽罗人(占人口的65%)相同的席位数目。这种“50-50”或“平衡代表制”政策成为当时泰米尔政治的标志。蓬纳巴拉还指责英国人在“传统泰米尔人地区”建立了殖民地,并通过《佛教临时法》向佛教徒倾斜。索尔伯里委员会拒绝了蓬纳巴拉的意见,甚至批评他所谓不可接受的公共品格。僧伽罗人作家指出,泰米尔人大量移民到南部城市中心,特别是在贾夫纳-科伦坡铁路通车后。同时,森纳那亚克、Baron Jayatilleke、奥利弗·冈纳提莱克(Oliver Gunatilleke)等人游说索尔伯里委员会,但没有正式与他们对抗。这些非官方的意见包含了后来成为1944年宪法草案的内容。[34]
森纳那亚克政府与战时英国政府的紧密合作促成了路易斯·蒙巴顿勋爵的支持。历史学家认为,他向殖民局发送的支持锡兰独立的电报帮助了森纳那亚克政府确保斯里兰卡的独立。与英国人的精明合作以及将战争市场的需求转移到锡兰市场作为奥利弗·冈纳提莱克管理的补给点,也为新独立的政府带来了非常有利的财政状况。
斯里兰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抵抗日本的前线基地。提出反战的左翼份子和亲独立的兰卡平等社会党首领遭到殖民当局逮捕。1942年4月5日,印度洋空袭,日本海军轰炸了科伦坡。日本的袭击把一直主宰著当地商业的印度商人吓走,为森纳那亚克政府消除了主要的政治危机。[34]左翼领袖亦逃往了印度,他们会在当地参与独立斗争。锡兰的独立运动微不足道,仅限于受英语教育的知识分子和工会,主要是在市中心。这些团体由菲利普的兄弟罗伯特·古纳瓦德纳(Robert Gunawardena)领导。与这种“英雄主义”但无效的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面对战争,森纳那亚克政府利用这一优势与统治精英进一步融洽。锡兰在战争中对大英帝国至关重要,路易斯·蒙巴顿勋爵将科伦坡用作东部战区的总部。奥利弗·冈纳提莱克成功开发了该国橡胶和其他农产品的市场,以补充国库。尽管如此,僧伽罗人继续争取独立和主权,利用战争提供的机会推动与英国建立特殊关系。
同时,左翼份子把这场战争视为帝国主义者的边秀,并希望进行无产阶级革命,选择一条与他们微不足道的战斗力量不成比例的煽动之路,并坚决反对森纳那亚克和其他僧伽罗人领袖的“宪政派”态度。科科斯群岛上有一个锡兰人小驻军,他们哗变反对英国统治。据称,兰卡平等社会党在事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尽管这还不清楚。其中有三名参与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因叛变而被枪杀的英国殖民地属员。
执政党有两名成员,朱尼厄斯·理查德·贾亚瓦尔德纳和达德利·森纳那亚克与日本交好,以共同对抗英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斯里兰卡人组成了反英印度国民军的“兰卡团”。
在斯蒂芬·森纳那亚克领导下的宪政派成功赢得独立。索尔伯里宪法本质上是森纳那亚克的部长理事会在1944年起草的宪法。殖民局已经赋予了自治领地位和独立本身的希望。
僧伽罗人领袖唐·斯蒂芬·森纳那亚克因为独立这项争议而离开了锡兰国民议会,虽然真实原因更为含蓄。[38]最终他于1946年创立了统一国民党(UNP),[39]当时在索尔伯里委员会幕后游说的基础上,商定了新宪法。在1947年的选举中,统一国民党赢得了议会的少数席位,然而他成功与僧伽罗大委员会(Sinhala Maha Sabha Party)和泰米尔议会(Tamil Congress)凑出一个联盟。泰米尔共产主义领导人蓬纳巴拉及其僧伽罗人同伴班达拉奈克的成功入选,是森纳那亚克的一项杰出的政治平衡举动。蓬纳巴拉转为温和派之后,衍生出泰米尔民族主义的权力真空,为泰米尔联邦党(Tamil Arasu Kachchi)打开了大门,它是泰米尔主权组织,由基督教牧师的儿子S. J. V. Chelvanaykam领导。
斯里兰卡于1948年2月4日成为英国的自治领,在与英国签订了军事条约之后。因为武装部队的高层最初是英国人,而英国的空军和海军基地仍然完好无损。后来提高为独立,森纳那亚克成为斯里兰卡第一位总理。1949年,在锡兰泰米尔人领袖的同意下,统一国民党政府解除了印度泰米尔人种植园工人的契约。[34][40]这就是森纳那亚克必须付出的代价才能获得康提僧伽罗人的支持,他们感到受到茶园人口的威胁,“印度泰米尔人”的加入将意味着康提领导人的选举失败。森纳那亚克于1952年坠马身亡,他的儿子,时任农业部长达德利·森纳那亚克接替了他。1953年,他在左翼政党发动的,针对统一国民党的大罢工(“Hartal”)之后退任。接任的是约翰·科特拉瓦拉,老政治家和达德利·森纳那亚克的叔叔。科特拉瓦拉没有唐·斯蒂芬·森纳那亚克的巨大个人声望和敏锐的政治敏锐度。[41]他把森纳那亚克巧妙地保留在后面的国语问题放在首位,通过就僧伽罗语和泰米尔语的官方语言地位规定了相互矛盾的政策,引起了泰米尔人和僧伽罗人的不满。他还因为攻击活跃在政治上,支持班达拉奈克的佛教僧侣,而激怒了佛教游说者。
1956年,参议院被废除,僧伽罗语被确立为官方语言,泰米尔语为第二语言。伦敦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的上诉被取消,种植园被国有化,以履行马克思主义计划的选举承诺,并“防止民企的持续投资减少”。
1956年,《僧迦罗唯一法案》生效。这使到僧伽罗语成为商业及教育的优先和喜好语言。该法案很快就实施了。结果大量的人,主要是保加人,因为觉得受到歧视而离开了斯里兰卡,移居外国。
由于政府的语言政策直接导致了1958年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之间的首次重大骚乱在科伦坡爆发。
1972年5月22日,斯里兰卡社会主义共和国建立。到了1977年,市民已经厌倦了班达拉奈克的社会主义政策,在选举中让承诺要实行市场经济并“免费配给8 Seer(千克)谷物”的朱尼厄斯·理查德·贾亚瓦尔德纳领导下的统一国民党重新执政。斯里兰卡自由党(SLFP)及其他左翼政党基本上在国会被铲除,尽管拿下40%的投票。这使泰米尔联合解放阵线成为在野反对党。这在斯里兰卡政治中造成了危险的种族分裂。
上台后,贾亚瓦尔德纳指示修改宪法。其结果是1978年的新宪法,极大地改变了斯里兰卡的政府性质。它取代了以前的威斯敏斯特修道院风格的议会政府,换成以法国为榜样的新总统制,扩大首席执行官的权力。总统将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六年,并有权在议会批准下任命总理,并主持内阁会议。贾亚瓦尔德纳成为新宪法下的第一位总统,并直接控制了政府机构和政党。
新政权迎来了一个对斯里兰卡自由党不利的时代。贾亚瓦尔德纳的统一国民党政府指控前总理班达拉奈克在1970年至1977年任职期间滥用职权。1980年10月,班达拉奈克参政的特权被取消了七年,斯里兰卡自由党被迫寻找新领导人。经过长期而分裂的争斗,该党选择了她的儿子阿努拉。阿努拉·班达拉奈克(Anura Bandaranaike)很快被任命为父亲政治遗产的守护者,但他继承了一个受派系斗争分裂的政党,在议会中的角色降至最低。
1978年的宪法对泰米尔人的敏感性做出了实质性让步。虽然泰米尔联合解放阵线并没有参与这次修宪,它继续坐在议会中,希望就泰米尔问题达成解决方案。泰米尔联合解放阵线还同意贾亚瓦尔德纳的党际会议提案,以解决该岛的种族问题。为了确保和平,贾亚瓦尔德纳的统一国民党提供了其他让步。僧伽罗语仍是全斯里兰卡的官方语言和行政语言,但泰米尔语则赋予了新的“国语”地位。泰米尔语可以用于许多行政和教育场合。贾亚瓦尔德纳还取消了使泰米尔人的大学录取标准更加困难的统一战线政府“标准化”政策,从而消除了泰米尔人的主要不满。此外,他还为泰米尔族的公务员提供了许多高级职位,包括司法部长。
在联合解放阵线与统一国民党一起敦促举行党际会议时,泰米尔猛虎组织升级了他们的恐怖袭击,这激起了僧伽罗人对泰米尔人的强烈反对,并普遍排除了任何成功的定案。因应贾夫纳警察检查员被暗杀,贾亚瓦尔德纳政府颁布了紧急状态,并动用了军队,他们被给予了使人难以置信的六个月来解除恐怖主义威胁的机会。
政府于1979年通过了《恐怖主义防治条款(临时)》。该法案原先是一项临时措施,但后来成为永久性法例。国际法学家委员会、国际特赦组织和其他人权组织都谴责该行为不符合民主传统。尽管有这个法案,恐怖行为的数量仍在增加。游击队开始袭击具有象征意义的目标,例如邮局和警察哨所,激起了政府的反击。随着越来越多的平民被卷入战斗,泰米尔人随着游击队的号召,对“我们的孩子”的支持扩大了。其他大型,装备精良的团体开始加入泰米尔猛虎解放组织的战争。知名度较高的包括泰米尔伊拉姆人民解放组织,泰米尔伊拉姆解放军和泰米尔伊拉姆解放组织。这些组织都有数百甚至数以千计的军力。政府声称多数的恐怖分子是在印度泰米尔人的纳德邦的训练营中行动。印度政府一再否认这一说法。随着暴力的升级,谈判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
1983年7月,由于泰米尔猛虎组织利用载有泰米尔人确切地址的选民名单伏击并杀害了13名斯里兰卡军人,引发了社区暴动。泰米尔人社区遭到僧伽罗示威者的强烈反击,包括商店、房屋的破坏、野蛮的殴打以及贾夫纳图书馆的焚毁。[42]有少数僧伽罗人将泰米尔人的邻居放在家中暂避,保护他们免遭暴乱。在这些骚乱中,政府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控制暴徒。保守的政府估计死亡人数为400,[43]而实际死亡人数约为3000。[44]另外,约有18,000所泰米尔人房屋和另外5,000所房屋被摧毁,有15万人离开了国家,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其他西方国家形成了泰米尔人散居群。
在2005年11月17日举行的选举中,马欣达·拉贾帕克萨仅以180,000票击败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当选总统。他任命维克勒马辛哈为总理,曼加拉·萨马拉维拉为外交部长。与猛虎组织的谈判陷入僵局,低强度冲突开始了。暴力事件在2月的会谈后减少,但在4月又再升级,冲突一直持续到2009年5月猛虎组织被军事击败为止。
2009年5月18日,斯里兰卡政府宣布击败泰米尔猛虎组织。2009年5月19日,以萨拉特·丰塞卡(Sarah Fonseka)将军为首的斯里兰卡军队有效地结束了对猛虎组织的长达26年的行动,其军队重新夺回了北方省所有由猛虎组织控制的领土,包括基利诺奇(1月2日)、大象走廊(1月9日),最终是整个穆莱蒂武区。
2009年5月22日,斯里兰卡国防部长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确认,自2006年7月以来的第四次伊拉姆战争期间,斯里兰卡武装部队有6,261人丧生,29,551人受伤。Udaya Nanayakkara准将补充说,在此期间,约有22,000名猛虎组织战斗人员丧生。战争造成80000-100000平民死亡。[45]据称在斯里兰卡内战期间,特别是在2009年第四次伊拉姆战争阶段的最后几个月里,斯里兰卡军方和反叛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泰米尔之虎)都犯下了战争罪行。所谓的战争罪包括双方袭击平民和民用建筑;双方处决战斗人员和囚犯;由他们支持的斯里兰卡军事和准军事团体强迫失踪;困在战区的平民严重缺乏食物,药品和清洁水;以及泰米尔猛虎组织招募童军。[46][47]
包括UNROW人权影响诉讼诊所(UNROW Human Rights Impact Litigation Clinic)、人权观察和常设人民法庭在内的几个国际机构对斯里兰卡政府提出了对泰米尔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指控。 2013年12月10日,常设人民法庭一致裁定斯里兰卡犯有针对泰米尔人的种族灭绝罪。[48][49][50][51][52][53][54]
2010年1月,总统选举结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获得59%的选票,击败反对派候选人萨拉特·丰塞卡将军。丰塞卡随后被军事法庭逮捕并定罪。
在2015年1月的总统选举中,马欣达·拉贾帕克萨被共同候选人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击败,而拉贾帕克萨的重返意图在同年的国会选举中遭到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的挫败。[55][56]这导致了统一国民党和斯里兰卡自由党之间的联合政府。[57]
2022年4月1日,鉴于该国发生了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包括境内食物、燃料等必需品严重短缺、物价飙涨、断电等问题,而引发该国各地示威抗议和暴力冲突,总统戈塔巴亚·拉贾帕克萨宣布全国进入公共紧急状态。[58]
2022年4月4日,政府宣布除了总统戈塔巴亚·拉贾帕克萨与其胞兄、现任总理马欣达(Mahinda Rajapaksa)之外,内阁所有26名部长均宣布请辞。[59] 为确保国会及其他工作可以合法进行,总统先委任四名内阁成员,其中司法部长阿里萨布里取代忙于处理经济危机巴西尔·拉贾帕克萨(Basil Rajapaksa)(即总统戈塔巴亚·拉贾帕克萨胞弟)担任财政部长,外交和教育等三个部门就继续由原来的部长掌管。[60]总统戈塔巴亚·拉贾帕克萨邀请国内所有政党合组联合政府。[61][62]然而此举依旧未能解决斯国的经济危机,最终于同年7月7日宣布国家破产。[63]7月9日,示威群众占领斯里兰卡总统府,总统拉贾帕克萨逃离首都科伦坡。[64][65]当天晚些时候,总理拉尼尔·维克勒马辛哈宣布就事件辞职,为党派政府让路。[6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