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太尔-戴姆勒-普赫股份公司(德语:Steyr-Daimler-Puch AG)是奥地利一间从事武器和车辆制造业的综合企业,曾是奥地利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1],1987年分拆为多个独立公司。
斯太尔起源于1830年由利奥波德·沃恩德尔在施泰尔附近开设的步枪工厂。
利奥波德·沃恩德尔之子约瑟夫·沃恩德尔于1864年4月16日开设约瑟夫和弗朗茨·沃恩德尔联合-武器生产和奥地利锯木厂(德语:Josef und Franz Werndl & Comp., Waffenfabrik und Sägemühle),斯太尔官方后来将该日期认定为公司成立日。1869年,该厂演化为奥地利轻武器制造公司(德语:Österreichische Waffenfabriks-Gesellschaft,简称ÖWG)。1894年,该厂开始生产自行车,1918年开始生产汽车。
1926年,ÖWG更名为斯太尔股份有限公司(德语:Steyr-Werke AG)。
斯太尔于1934年与奥地利戴姆勒-普赫公司合并,后者于1928年由奥地利戴姆勒、奥地利飞机制造厂和普赫合并而来。斯太尔-戴姆勒-普赫公司由此成立。
斯太尔早期的汽车型号包括1920年起ÖWG制造的斯太尔2型、斯太尔5型、斯太尔7型以及1925年起生产的中型车斯太尔12型。另一款早期中型车斯太尔4型销量较少。
斯太尔乘用车的生产于1929年至1930年暂停,直至由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的斯太尔30投产,该型号1933年衍生出430、530、630型。斯太尔亦曾于1932年尝试与欧宝合作生产小型车,但销量甚微。
1934年起,使用四缸发动机的流线型中型车斯太尔100及200型成为畅销车种,同样畅销的还有1936年推出的小型车斯太尔50、55型。 同时,在200型基础上改用六缸发动机的斯太尔120、125、220型投产,220型也衍生出敞篷车型号。此外,斯太尔在二战前也制造了少量货车、皮卡车、出租车、救援车和消防车。
此外,斯太尔-戴姆勒-普赫也制作过标有“STYRIA OLYMPIC”的装在冰鞋底部的冰刀。
奥地利并入德意志帝国之后,斯太尔-戴姆勒-普赫新任董事长格奥尔格·迈因德尔将公司迅速转变为军备制造公司。
在纳粹统治下的奥地利,斯太尔成为赫尔曼·戈林国家工厂的一部分,以军备生产为主导。在这一段时间,斯太尔在格拉茨-图恩多夫和圣瓦伦丁建立了新工厂。
毛特豪森集中营下属集中营的囚犯被迫为二战时期的斯太尔工作,而被占领的波兰也有部分囚犯被迫进行生产工作。[2] 格拉茨-图恩多夫工厂被轰炸之后,部分生产工作易址进行。
二战期间,斯太尔开始生产卡宾枪、98K等德国标准步枪,此后也开始生产MG 42机枪和STG 44突击步枪。
斯太尔为奥地利军队开发的250型和640型汽车也稍有发展。1940年,斯太尔生产了200型和220型敞篷车、轿车和政府用车,但当时的乘用车生产并无记录。 1941年,斯太尔开始生产1500A型军用车,该车型使用风冷V8发动机,并经过了全面重新设计。基于这一车型,斯太尔于1942年开发了东部用履带式牵引车,并特许多个公司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地利对商用车和拖拉机的需求很大。1946年,采用V8汽油发动机的370型卡车投产。1948年,第一辆斯太尔380型柴油卡车面世。随着对乘用车需求的增加,斯太尔与菲亚特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奥地利销售的菲亚特车型被标作“斯太尔-菲亚特”。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斯太尔的生产范围包括乘用车、卡车、越野车 、拖拉机、农业机械、滚动轴承、狩猎武器、坦克、摩托车、自行车和工具。斯太尔约三分之一的产品为出口产品,如奥地利军队及部分外国军队使用的Haflinger和Pinzgauer军车。与梅赛德斯 - 奔驰G相似的普赫G型均在格拉茨生产,但只有少数以梅赛德斯-奔驰的品牌销售。
截至1980年,斯太尔-戴姆勒-普赫是奥地利第三大工业企业,拥有约17000名员工。 1991年该公司分拆后,员工数目减至8900人。
1987年,斯太尔-戴姆勒-普赫股份公司开始分拆,多个生产线相继独立或被裁撤:
留在格拉茨的斯太尔-戴姆勒-普赫汽车技术于2001年与麦格纳欧洲公司合并为麦格纳斯太尔,并成为麦格纳的子公司。
型号 | 生产时间 | 汽缸数量 | 汽缸工作容积 | 功率 | 最高车速 |
---|---|---|---|---|---|
II (12/40 PS) | 1920–1924 | 直列6缸 | 3325 cm³ | 40 PS (29 kW) | 100 km/h |
IV (7/23 PS) | 1922–1924 | 直列4缸 | 1814 cm³ | 23 PS (17 kW) | 80 km/h |
VI Klausen Sport (19/145 PS) | 1922–1924 | 直列6缸 | 4900 cm³ | 145 PS (107 kW) | über 150 km/h |
60 / VI (12/60 PS) | 1922–1926 | 直列6缸 | 3325 cm³ | 60 PS (44 kW) | 120 km/h |
V (12/40 PS) | 1924–1925 | 直列6缸 | 3325 cm³ | 40 PS (29 kW) | 110 km/h |
VII (12/50 PS) | 1925–1929 | 直列6缸 | 3325 cm³ | 50 PS (37 kW) | 100 km/h |
XII (6/30 PS) | 1926–1929 | 直列6缸 | 1568 cm³ | 30 PS (22 kW) | 85 km/h |
VI Sport (15/80 PS) | 1928 | 直列6缸 | 4014 cm³ | 80 PS (59 kW) | 130 km/h |
VI Sport (17/100 PS) | 1928 | 直列6缸 | 4400 cm³ | 100 PS (74 kW) | 135 km/h |
XVI (15/70 PS) | 1928–1929 | 直列6缸 | 4014 cm³ | 70 PS (51 kW) | 110 km/h |
Austria (21/100 PS) | 1929 | 直列8缸 | 5295 cm³ | 100 PS (74 kW) | 120 km/h |
XX (8/40 PS) | 1929 | 直列6缸 | 2070 cm³ | 40 PS (29 kW) | 90 km/h |
30 / XXX / 130 (8/40 PS) | 1930–1932 | 直列6缸 | 2078 cm³ | 40 PS (29 kW) | 90 km/h |
30 Typ 45 Taxameter (8/40 PS) | 1930–1933 | 直列6缸 | 2078 cm³ | 40 PS (29 kW) | 90 km/h |
30 S / 230 (8/45 PS) | 1932 | 直列6缸 | 2078 cm³ | 45 PS (33 kW) | 110 km/h |
斯太尔-欧宝 (4,5/22 PS) |
1932 | 直列4缸 | 1169 cm³ | 22 PS (16,2 kW) | |
30 SL / 330 (8/45 PS) | 1932–1933 | 直列6缸 | 2078 cm³ | 45 PS (33 kW) | 95 km/h |
430 | 1933–1935 | 直列6缸 | 2078 cm³ | 45 PS (33 kW) | 110 km/h |
100 | 1934–1936 | 直列4缸 | 1385 cm³ | 32 PS (23,5 kW) | 100 km/h |
120 Super | 1935–1936 | 直列6缸 | 1990 cm³ | 50 PS (37 kW) | 120 km/h |
530 | 1935–1936 | 直列6缸 | 2260 cm³ | 55 PS (40 kW) | 105 km/h |
125 Super | 1936–1937 | 直列6缸 | 2078 cm³ | 50 PS (37 kW) | 120 km/h |
50 | 1936–1938 | 水平对置4缸 | 984 cm³ | 22 PS (16,2 kW) | 90 km/h |
200 | 1936–1940 | 直列4缸 | 1498 cm³ | 35 PS (25,7 kW) | 100 km/h |
630 | 1937–1939 | 直列6缸 | 2260 cm³ | 55 PS (40 kW) | 100 km/h |
220 | 1937–1941 | 直列6缸 | 2260 cm³ | 55 PS (40 kW) | 120 km/h |
55 | 1938–1940 | 水平对置4缸 | 1158 cm³ | 25,5 PS (18,8 kW) | 95 km/h |
2000 | 1953–1959 | 直列4缸 | 1997 cm³ | 65–86 PS (48–63 kW) | 135 km/h |
2300 Sport | 1956–1959 | 直列4缸 | 2260 cm³ | 95 PS (70 kW) | 160 km/h |
Steyr-Puch 500 | 1957–1973 | 水平对置2缸 | 493 cm³ | 16 PS (11,8 kW) | 100 km/h |
* 1920年生产的III型卡车底盘
1949年,斯太尔基于380系列货车制造前置引擎客车380a和380b型[5],1953年推出优化型号380b和380q。 [6]
1956年,斯太尔推出480a型城市客车和488b型长途客车,这些车型仍然是前置发动机,但采用平头车身。
1962年起,斯太尔与Saurer共同制造780a型客车。[7]
从1968年到1978年,斯太尔SL 12H 210型城际客车已生产超过1600辆。
随后,斯太尔开始与其他公司合作生产客车。与伊卡路斯一起开发的两种型号分别为斯太尔-伊卡路斯SIR 11(12)H210(1968-1972年生产)和斯太尔-伊卡路斯SIR / SIL 7H 132(1971-1976年生产)。 [8]
20世纪70年代,斯太尔获授权制造梅赛德斯 - 奔驰巴士,包括VÖV标准城市客车和O 303型郊区用客车。1976年到1986年,斯太尔生产了近1000辆Steyr-Mercedes SML 14H 256型城际客车。
从1986年到1992年,斯太尔生产了超过500辆SL 11 HUA 280型,随后开始进一步开发自己的Transitbus系列客车。 这些城际巴士主要用户为奥地利联邦铁路和奥地利邮政,该车型也存在铰接版本。
20世纪90年代开始,斯太尔客车开始使用沃尔沃底盘结构,客车生产线后来售予沃尔沃。
斯太尔-戴姆勒-普赫生产的摩托车中,较为知名的型号包括普赫500和普赫80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