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代尼察修道院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Манастир Студеница,拉丁字母:Manastir Studenica)为一座位于塞尔维亚拉什卡州[3]的塞尔维亚正教会修道院,其位于拉什卡州首府克拉列沃西南方39公里处,由中世纪时尼曼雅王朝的创建者斯特凡·尼曼雅一世在1190年创建。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以其13世纪至14世纪期间的拜占庭艺术和湿壁画群而闻名。1986年11月,斯图代尼察修道院经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登录为世界遗产,为塞尔维亚第2个世界文化遗产。
尼曼雅王朝的创始者斯特凡·尼曼雅一世在1190年创建了斯图代尼察修道院,以敬献予天主之母。随后,在尼曼雅一世的小儿子圣萨瓦的支持下,规模逐渐扩大,斯图代尼察修道院成为塞尔维亚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圣萨瓦并在此建立了塞尔维亚第一所医学院。在圣萨瓦的著作《斯图代尼察礼仪典章》(塞尔维亚语西里尔字母:Студенички типик,拉丁字母:Studenički tipik)中描述了修道院中的生活[4]。
17世纪土耳其人统治期间,拆毁了部分的铅制屋顶以制作弹药。大土耳其战争(1683-1699)后,斯图代尼察修道院遭受洗劫,遗失许多珍贵文物。19世纪初第一次塞尔维亚起义时修道院遭受严重破坏,部分建筑损毁[5]。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在1846年时进行了非专业的修建,当时修复者使用新的灰泥覆盖了原有的湿壁画,修道院的圣幛被更改为巴洛克风格,其与修道院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不符,这样的情况在约100年后获得改善。1951年进行专业的修复,将之前在1846年时覆盖的灰泥移除,显露出原本的湿壁画。同时,也发现了圣萨瓦当年在教堂的题词[5]。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在1979年4月被列为塞尔维亚极为重要文化遗产[6],1986年经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登录为世界遗产,成为塞尔维亚第2个世界文化遗产[1]。
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建筑群混合了拉什卡式、拜占庭式,以及罗曼式建筑风格。斯图代尼察修道院在尼曼雅一世时期,于1183至1196年间建造,后世又再陆续增建。过去曾有14间教堂与数间小圣堂,但仅有有3间教堂保存至今。斯图代尼察修道院现存建筑中,最重要的两栋为圣母教堂,以及圣若亚敬和圣亚纳教堂,两座教堂内有13至14世纪珍贵的湿壁画。其他的建筑包括圣尼古拉教堂、钟塔、食堂、修道院宿舍、博物馆等[5]。
圣母教堂建于1186年,建筑结构为圆顶单殿巴西利卡、东面有半圆形后殿、西面有教堂前厅,外墙以白色大理石砌成,立面有罗曼式的装饰[5],内有尼曼雅一世、他的妻子安娜,以及他的儿子,也是第一位加冕为塞尔维亚国王的斯特凡·尼曼雅二世之墓室[1]。
圣母教堂内著名的湿壁画“耶稣受难图”[注 1]创作于1208年,画中有很大一部分的颜色为“拜占庭蓝”(Byzantine Blue),在13世纪初这种颜色的颜料非常珍贵,其价格甚至高于同等重量的黄金[7]。
圣若亚敬和圣亚纳教堂建于1314年,位于圣母教堂南侧,后世更常以其创立者塞尔维亚国王斯特凡·乌罗什二世而称为国王教堂。国王教堂墙面亦以白色大理石砌成,上方有八角形的屋顶,内有描绘圣母生平事迹的湿壁画[8]。
1986年11月,第1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于法国首都巴黎召开,塞尔维亚提报项目“斯图代尼察修道院”项目经大会通过登录为世界遗产,成为塞尔维亚第2个世界文化遗产[1]。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