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澳城隍庙(台湾话:Bûn-ò Sîng-hông-biō),正式名称阁澎文澳城隍庙,为澎湖县定古迹,供奉城隍爷,是澎湖地区年代最早的城隍庙,历史更早于市区的妈宫城隍庙。康熙23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奏请之下,康熙皇帝决议将澎湖纳入帝国版图,始置台湾府巡检司于澎湖。[1] 澎湖的行政中心最初位于文澳(旧称暗澳),雍正五年(1727年),裁撤澎湖巡检司之后,翌年改制澎湖海防粮补厅,设通判,循例应于署衙门旁建造文澳城隍庙,惟确切设立时间不详。[2]
沿革
根据〈妈宫城隍庙残碑〉内容记述,在雍正八年(1730年)便有城隍爷祭祀活动的纪录,推定最晚设立时间不会晚于1730年,文澳城隍庙乃有澎湖厅首任海防粮补通判王仁倡建之说。[2]
乾隆30年(1765年),胡建伟出任澎湖通判,他任内编撰《澎湖纪略》曾云:“澎湖城隍庙在厅署之东,规模狭隘,不足以展敬,实限于地也。”这是文澳城隍庙首次出现在文献中的记载。[2]
祭祀
主祀城隍爷,副祀案档爷,东西侧依惯例各立文武判官塑像;配祀七爷(谢必安将军)与八爷(范无救将军);桌底供奉虎爷。
-
城隍爷与诸神像
-
文武判官
-
文武判官
-
虎爷
-
七爷(谢必安将军)
-
八爷(范无救将军)
城隍爷主神龛两侧刻有木制楹联,上联:“为善必昌,为善不昌,祖上必有余殃,殃尽必昌。” 下联:“为恶必灭,为恶不灭,祖上必有余德,德尽必灭。”
建筑
文澳城隍庙坐北朝南,昔时南面正临海滨,今日因应第三渔港兴建填海造陆工程,再也不复过往格局。立面是三开间二进单院落的建筑,屋顶采硬山式三川脊的设计。屋瓦水滴部分做有蝙蝠的雕纹,蕴含“福”的寓意。檐梁间的吊筒装饰多采用莲瓣垂花式样。庙门石鼓系以花岗石为石材,鼓面刻有鹿与鹤,线条简洁,也是属于文澳城隍庙内优秀的石雕作品。[2]
-
圣旨牌与吊筒彩绘(莲瓣垂花)
-
拜殿与回廊间的吊筒
山门立面东西侧凿有“正邪能立判、福祸总无私”或“革面应知早、临头悔已迟”等等警世对联,庙内正厅与抱厦厅以使用梭柱为特色,柱边亦刻有“澎境柒弍乡城镇村墟燮理阴阳斯是赖,湖民数万众隍池嶋屿鉴衡善恶总无差”等,由此得知文澳城隍庙固然偏狭,但型制依然十分符合城隍庙的规范。[2]
-
正殿、抱厦厅间与梭柱
-
抱厦厅梭柱(东侧)
-
抱厦厅梭柱(西侧)
文物[2]
文澳城隍庙为县定古迹。建筑物历经多次换修,古物所剩虽然无多,目前尚存澎湖地区唯一皇帝御赐匾额“功存捍卫”,及石雕香炉刻有“嘉庆二十四年荔月(1819年)辛怀潘敬献”字样。
1885年3月29日(光绪11年2月13日)法军攻打澎湖(清法战争中的澎湖之役),相传城隍爷显灵庇佑澎湖居民,未遭兵燹之灾。同年西历六月,法军与清廷达成〈中法新约〉,法舰撤军离开澎湖之后,巡抚刘铭传奏请城隍爷显灵之功,光绪皇帝分别御赐文澳城隍庙与妈宫城隍庙各一“功存捍卫”匾,匾额篆刻有“光绪御笔之宝”。
2016年10月,澎湖县政府委由逢甲大学及国立科学工艺博物馆文物鉴定及调查结果,文澳城隍庙之“功存捍卫”匾,符合清朝御匾形制及印文,为澎湖地区目前唯一的皇帝御赐匾额,而妈宫城隍庙“功存捍卫匾”则是后期复刻匾额。
光绪13年(1887年),澎湖前后任通判程邦基、李春荣亦有感神迹,敬赠“视观察”匾予文澳城隍庙。今日所见“视观察”匾,下款署名“镇台”李春荣及“厅长”程邦基之官衔,被推定为系于1967年重新修复之际的误笔。“镇台”与“厅长”并不符合李春荣与程邦基时任的官衔。
-
功存捍卫匾(光绪皇帝御赐)
-
视观察匾
-
前殿.大算盘
-
正殿檐梁彩绘
参见
参考书目
- 黄柏芸著,《台湾的城隍庙》,远足文化,ISBN 986-7630-7-1-8
- 高启进、林文镇、郭金龙著,《2010澎湖县文化资产手册》,澎湖县:澎湖县文化局,2010年。
- 107年澎湖县百年历史庙宇及教堂文物普查计划 澎湖县文化局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