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武王(626年—681年);姓金名法敏,是新罗第三十代君主(公元661年至681年在位),在位期间达成了朝鲜半岛的三国统一。
武烈王长子,生母文明王后为名将金庾信之妹,正室慈仪王后,波珍飡善品之女。650年曾远赴唐朝,获得“大府卿”之官位。654年成为新罗兵部令。655年立为太子,武烈王七年(660年)领兵船一百艘与唐朝大将苏定方一起围攻百济都城,攻灭百济。661年六月武烈王薨逝,法敏即位。此后金法敏联合唐军多次攻取百济诸城,攻破百济残众。六年(666年)文武王欲灭高句丽,向唐请兵,唐派李𪟝伐高句丽,668年九月唐兵联合新罗攻克平壤城,高句丽王高臧投降,高句丽亡。
灭亡高句丽后,唐朝在朝鲜半岛设置安东都护府作为统治机构。但遭到了新罗的反击,并最终导致新罗与唐朝的战争。在与唐朝的战争中,文武王联合并扶植了朝鲜半岛上的原高句丽和百济的反唐势力,包括剑牟岑扶植安舜建立的高句丽复兴政权。为对付文武王,唐高宗扶植文武王的弟弟金仁问为新罗君主,并派刘仁轨领兵攻打文武王。676年,由于新罗的攻势,唐朝在与吐蕃战争的失败和高句丽与百济遗民从未间断的反唐运动,唐朝退出大同江以南土地。
文武王统治新罗20余载,直至681年病故。文武王在病故前将王位传让给了其子神文王。按照文武王的遗愿,神文王将文武王的遗体在东海火化,以使文武王的灵魂变成海上蛟龙保护新罗免受外敌的入侵。
在韩国庆州,全称《大唐乐浪郡王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新罗文武王陵之碑》,永淳元年(682年)世次壬午七月壬辰朔廿五日景辰建碑,碑文载新罗金氏王族是“秺侯(金日䃅)祭天之胤”,十五代祖星汉王[1][2][3][4][5][6][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