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教育社会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的知识体系有赖两个不同的派别。一方是教育学家对赫尔巴特教育体系作出批判时建立,强调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另一方是社会学家把教育当作社会制度纳入到社会学研究领域。
R. Dreeben把教育社会学研究主旨分为三个部分:
- 教育的社会流动性理论(social mobility of education)
- 社区对教育的影响(community influences on education)
- 作为社会组织的学校(social organization of schools)
这三大主题贯穿了教育社会学从20世纪初诞生,发展至1950年代的全过程。在1970年代以后,这些核心概念有了新的拓展,最主要的研究议题包括:
演进
规范性研究 | 证验性研究 | 批判性研究 | |
---|---|---|---|
原文 | Educational Sociology |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 |
年代 | ~1950 | 1950~1970 | 1970~ |
名称 | 传统教育社会学 | 新兴的教育社会学 | “新的”/“解释的”教育社会学 |
主要特征 | 哲理+应用,社会学知识原理的教育应用,教育学者为主,其特色为:
认为教育有“社会化”和“选择”两种功能 |
认为教育社会学为社会学的分支,教育组织是其良好的研究领域,采验证取向,强调社会学理科学验证、分析,以建立理论目的,研究者以社会学者为主 | 解释的、批判性的、质的研究取向,微观的研究内容,代表理论如现象学、符号互动论、俗民方法论、知识社会学、批判理论等 |
代表人物 |
重要内容
- 钜观分析:教育目的与功能、分类与成就、选择、改革。
- 微观分析:班级、师生关系、学校、校园伦理与校园民主。
重要人物与影响
人物 | 影响 |
---|---|
孔德(A. Comte)─社会学之父 |
|
史密斯(Smith) | 出版《教育社会学概论》,第一本标题为教育社会学的教科书 |
史宾赛(H. Spencer)─有机比拟论 | 人类社会与生物有机体极为类似 |
涂尔干(E. Durkheim)─社会连带论 |
|
华德(L.F. Ward)─社会导进论 | 透过有计划的社会行动改进社会,又被称为心理学派的社会学者 |
华勒(W. Waller)─教育社会学 | 认为学校为社会有机体,强调学校师生之间的冲突。 |
马克思(K. Marx) | 阶级冲突才是进步的动力 |
帕森士(T. Parsons) | |
韦伯(M. Weber)—科层体制理论 | 研究社会学要中立,不可将个人信念或偏见渗入研究中。 |
墨顿(R.K. Merton) | 提出社会的抽象模式 |
杜威(J. Dewey) | 著有《学校与社会》(School and Society)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将学校当作一种社会制度。 |
主要理论
又称结构功能论(structural-functionism),主要特征包含:
- 结构与功能
- 整合
- 稳定
- 共识 - 学校是价值观达成共论的场所。
涂尔干
- 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
- 提出社会连带(social solidarity)。
帕森士(T. Parsons)
- 将社会行为(social action)作为社会学的分析单位,并将互相作用的网络称为社会体系(social system)。个人被社会制度赋予行为的期望,也就是“角色”,当个人发挥角色的功能,社会就能够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帕氏透过对社会体系的分析来阐述角色代表的意义。
- 认为社会体系有四种作用:模式的维持(pattern-maintenance),体系的统整(integration),目标的达成(goal-attainment),适应的作用(adaptation)。
- 在研究美国中小学班级体系时,分析其两项主要功能:“社会化”与“选择”
墨顿
- 功能主义的集大成者,将原有的理论加以修正,使其更为完备。
- 对立与冲突
- 变迁
- 强制
- 马克思
- 柯林思
- 包尔思与金提思
- “社会再制论”- 教育的功能在于透过“符应原理”,使社会阶级不平等的现象重现,并以符应原理为合理的借口。
- “文化再制”-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
- 劳动的儿童常不具“内化的文化资本”,所以导致学习失败。
华勒 艾波 威里思
- 提出“文化创生”(cultural production)的观点(别于文化再制)。
- 重视劳工学生的“反学校文化”(anti-school cultures)研究。
伯恩斯坦
- 提出“霸权再制”。
- “文化霸权”(culture hegemony)-统治阶级所建立的生活文化,经由教育与大众传播媒体的机制力量,影响社会成员的认知。
- 认为儿童社会背景影响语言,语言影响认知表现,认知表现影响教育成就。
- 现象学:胡赛尔(E. Husserl)所创。
- 符号互动论
- 源始于米得(G. H. Mead)的自我中心学、柯来(Cooley)的“镜中我”,以及汤姆士(Thomas)的“情境定义”。
- 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性质与过程。
- 俗民方法论
- 创始者-葛分科(Garfinkel)
- 主要概念有两者:
- 反省性:所有行动者都具有反省意识。
- 指标性:语言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意义,需要互动才能沟通。
- 知识社会学
- 杨格(Young)-关注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的选择、确定与组织,乃是教育知识的阶层化过程,学校教育过程则是教育知识的分配过程。
- 博恩斯坦(Bernstein)不同阶级的子女语言有异质性,影响教育可能性。
和谐 | 冲突 | |
---|---|---|
主要特征 | 结构与功能 整合 |
对立与冲突 变迁 |
代表人物 | 涂尔干(E. Durkheim)==>社会分工论 帕森斯(T.Parsons)==> |
Marx的阶级斗争论 Gumplowicz的种族斗争论 |
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与经济
1960年代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的观念兴起,萧资(Schultz,1963)最先提出人力资本论。
其他名词
- 涵化(acculturation)
- 社会连带(social solidarity)-途尔干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接触,自然而然形成一种协和、平衡和规律。
- 社会阶层 - 一个社会体系中,各种不同角色与地位,因其不同的特权、声望、影响力、及权利等所形成的教持久的等级状态。
- 社会组织 - 组织即指具有共同目标的人群的集合,其特点是在特定区域内具有唯一性。
- 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 社会变迁影响教育,教育形成社会变迁,教育常是社会变迁的条件。
- 同朔性文化-米得(Mead)认为人们向同年纪、同辈分者学习。
- 文化贫穷-认为学生学习成就不佳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家庭文化不佳。
-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
- 文化再生(Cultural reproduction)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