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党认同
政治学术语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政党认同是指个人对于政党的认同与联系,通常由个人对于政党之经常性支持行为确定。[1][2] 对某一政党的认同可能意味着对另一政党的排斥。[3]
一些研究将政党认同视为“社会认同的一种形式”[4][5],就像一个人认同宗教或种族群体一样。这种身份主要通过家庭和社会影响在一个人的生命早期形成。[6] 这种描述将使政党认同成为一个稳定的视角,它是个人、家庭、社会和环境因素的结果。其他研究认为政党认同更灵活,更像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它们将其视为基于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持续评估的立场和选择。通过激发性的事件或条件,可以增加甚至改变政党认同。
政党认同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7] 强烈的政党认同者会为其支持的政党投票。微弱的政党认同者会摇摆不定,而有时转投另外一个政党。如果政党的意识形态、政党组织、政党领袖等被大众认同,其政党认同稳定性就越高。如果政党是依靠执政绩效、选举策略等吸引选民,其政党认同稳定性程度就低。[8]
政党认同在美国得到了最多的研究,它被认为是个人可能拥有的最稳定和最早期形成的认同之一。在其他国家,党派认同通常被认为是其他认同层次的一个子集,例如阶级、宗教或语言;或随时间迅速变化。[5]
许多研究发现,“党派镜头”(英语:partisan lens)会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9][10][11] 党派选民比自己的政党更严厉地判断竞争对手的性格缺陷,相信当自己的政党执政时经济表现更好,并且淡化自己政党的丑闻和失败。[12]
在英国政治中也可以发现政党认同。在英国,两个主要政党是工党和保守党,但也有其他较小的挑战者政党。研究表明,认同政党的英国人越来越少。 2012年,一项研究表明,接受调查的英国人中有72%确实认同某个政党。[13] 与年长选民和1980年代之相关数据比较,较年轻的人通常不太可能认同某个政党。
大众媒体是塑造政党形象、培养政党认同的重要媒介[14]。还有一些人的政党认同来自其父母[3]。(参看政治社会化)
政党认同这一概念由美国政治学家奥克斯都・坎贝尔(Augus Campbell)和乔治・贝尔纳普(George Belknap)于1951年首次提出。[15]
发展
在 1950 年代,《美国选民》(英语:The American Voter)中描述的投票行为模式开始崭露头角。它认为,党派认同形成于人生早期,很少改变,除了政党重组选举。投票行为和政治观点源于这种党派观点。该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政党结构在 20 世纪上半叶大多数民主国家保持稳定。[16]
1980 年代,随着两党体制的崩溃和几个主要工业化民主国家的日益脱节,修正主义学派发展起来。它认为,随着选民一生积累数据和意见,党派认同在贝叶斯过程中缓慢形成。到了晚年,一条新信息将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党派身份总是有机会改变,并且会根据许多选民的短期事件而波动。[17]
现在,党派认同是一个人的政治信仰和行为的主要决定因素的观点在美国政治学界中仍然占主导地位,而其他国家的政治学者则不太重视这一点。[18]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