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川 (關東)荒川原本最下游的河段為今之隅田川,由於此河段水路狹窄且彎曲,導致洪水頻發,在1910年更爆發了關東大水災(日语:明治43年の大水害)。為了徹底解決荒川對東京與關東地方造成的水患問題,日本政府在1913年針對下游河段動工興建分洪道(日语:放水路),即「荒川放水路」(日语:荒川放水路/あらかわほうすいろ Arakawa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首都圈外郭放水路(日语:首都圏外郭放水路/しゅとけんがいかくほうすいろ shutoken gaikakuhōsuiro ?),也称为G-Cans Project,是位于日本埼玉縣春日部市国道16号下的排水工程,主要由排水隧道、竖井、调压水槽等设施组成,是指定一级河川。 東京首都圈外郭放水路
江戶川江戶川原來是渡良瀨川的下流的一部分,經過1641年人工挖掘,連通利根川後直通東京灣。之後在1919年開鑿「江戶川放水路」新成了兩個入海口的局面。 座生川 利根運河 今上落 坂川 真間川 關宿水門 首都圈外郭放水路 北千葉導水路 三鄉放水路 江戶川水門 行德可動堰(江戶川河口堰) 市川大橋 新行德橋 行德橋 江戶川大橋 市川橋
尾水管tube)是一種安裝於像是反擊式、卡布蘭式或是衝擊式水輪機水流出口的一種擴壓管路,尾水管是寬度漸寬的管路,因此速度會變慢,但壓力會隨之提高。 在衝擊式的水輪機中,它的有效可用水頭高度可以相當高,如果水輪機安裝位置與尾水放水路高度之間僅有幾米的話,在運轉效率上的優化並不明顯。然而,在反擊式水輪機中,如
隅田川放水路後被取代。 隅田川最早為入間川(日语:入間川 (埼玉県))的下游河道,1629年因荒川改道而成為荒川之主流。在1683年(貞享三年)前為下總國與武藏國的分界,但另有一說是在寬永年間(1622年-1643年)以前。 為了防患洪水,日本從明治末期到昭和初期闢建「荒川放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