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佬,是广东、广西、海南[来源请求]等以粤语为母语的广府人,对北方人的称谓[1]:55。有说法认为,“捞佬”为“捞松”的派生词,而“捞松”则又是北方话“老兄”之谐音。此外,有一系列派生词,如“捞头”、“捞仔”、“捞婆”、“捞妹”等[2]。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11月1日) 捞仔重向于此,本名吴立群的浙江籍音乐家,参见:捞仔 (音乐家)。 来源 捞松来自北方人所使用的“老兄”。即“捞松”是普通话“老兄”一词的近音读法[2]。当代粤语,又有指打工仔的捞仔一词[3]:78。 另见 捞女 [4]。 参考文献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aa1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2]阿六. “捞松”原先非贬义. 信息时报网站. 2018-06-29 [2022-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3) (简体中文). [3]谭功. 《“捞仔”·老板·企业家》. 中国民族 (北京市: 民族团结杂志社). 2015, (2015年第5期): 78. ISSN 1009-8887 (简体中文). [4]刘孔. 摘要. 《从评价理论视角看弹幕语言:电视剧“欢乐颂”个案研究》 (硕士论文).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 [2021-1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1) (简体中文). 网络语言中的词汇日新月异,例如“捞女”“迷妹”,这些词汇的确切含义、褒贬色彩、语法属性,还没有准确的定义,因此难以通过评价理论进行分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