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清末中国北方的反清起义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捻军(1853年-1868年),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或捻贼,也称捻乱,是活跃在长江以北安徽北部及江苏、山东、河南三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军,兴起后一度响应同时期的太平军。捻军的主要领导人为沃王张乐行、奏王苗沛霖、梁王张宗禹、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等。捻军持续活动16年,全盛时曾于同治4年斩杀清军名将、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最后分为东西两支,由清朝将领李鸿章和左宗棠平定。
捻军一名起源于“捻子”,“捻”本是淮北地区方言用字。最初皖豫一带有游民捏纸燃烧[1],“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庆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是称“捻子”。早期捻子是向乡民募捐香油钱,购买油捻纸,后来也有恐吓、勒索,实与盗贼无异[2]。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数越多,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3]
1853年太平军北伐时,淮河两岸的捻党纷起响应,[4]但太平军并没有重视这股势力。捻军骑兵纵横驰骋于皖、豫、鲁、苏、鄂、陕、晋、直(冀)八省十余年,行踪飘忽不定,难以捉摸,很少和清军打硬仗。极盛时期总兵力约十万,有万余骑兵。清廷常把捻军和发贼(太平军)并列,称之为“发捻”。捻军一直缺乏明确的战斗目标,曾国藩称:“捻匪之人多志大远不如粤匪”;1865年爆发高楼寨之战,清朝大将僧格林沁亲王中伏被全歼。慈禧太后命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统率湘军、淮军及其他部队镇压新捻军,曾国藩提出重点设防、设立马队、修筑圩寨等一套“以静制动”的攻捻方略,[5]以及“聚兵防河”的计策,[6]企图缩小区域,包围捻军。接下来的几年慈禧动用数省兵力,放弃早期尾随追打的方法,改利用地形,“画河圈地”,将捻军堵在狭窄区域内。1866年秋,捻军在河南许州(许昌)分为东、西二捻,东捻军由赖文光、任化邦领导;西捻军由张宗禹领导,进军陕西,二者随时相呼应。该年11月东捻军在湖北安陆府(今钟祥市)臼口镇,曾擒清提督郭松林,击毙总兵张树珊,消灭曾国荃的湘勇六千人。此时曾国藩因指挥不灵,沙河、贾鲁河、运河防线相继冲破,数次战败,被慈禧撤去钦差大臣职务。
慈禧太后改以李鸿章和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分别攻打东捻军和西捻军。1867年2月19日,捻军在安陆府的尹隆河战役将淮军刘铭传部围住,击毙其总兵唐殿魁等,湘军鲍超部即时出现,猛攻东捻军之背,使捻军大胜变为大败。此役东捻军折损两万余人,清军伤亡2,000人。该年年底,东捻军被围困于黄河南岸、六塘河北岸、胶莱河西岸、运河东岸地区,最后为李鸿章、刘铭传所灭,首领任化邦战死,12月24日山东寿光海滨与南北洋河、弥河间之战,范汝增等阵亡,主力丧失殆尽。不久赖文光被俘后处死。
西捻军得到东捻军告急求援信,突破左宗棠的包围,星夜驰援东捻军,张宗禹计划引兵直捣京畿,迫清军回防,以救东捻军之急。于是西捻军绥德南下清军兵力最薄弱的宜州,越黄河入山西、河南,一度兵临北京近郊的芦沟桥,慈禧急调直隶各军防堵,紫禁城为此史上罕见紧急戒严一周。由于大雾弥漫,行军不便,张宗禹临时取消围攻。但至此西捻很明显误失军机,数天后各路清军云集京师内外,西捻军已陷入围困之中,只得突围南下。大军回到豫北,4月间从山东东昌李海务渡口抢渡运河而东,在进攻天津时,为崇厚的洋枪队击退。7月,适逢大雨连绵,黄河、运河水位上升,1868年7月26日商河大战,31日济阳玉林镇大战,西捻皆败。1868年8月,西捻军被围困在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全军覆没,张宗禹不知所终[7]。捻军至此彻底覆灭。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