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生物在形态、行为等特征上模拟另一种生物,从而使自身受益的现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演化生物学中,拟态(英语:mimicry)是一个有机体与另一个物体(通常属另一物种)之间演化的相似性。拟态可能在不同物种之间,或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发生。经常,拟态的作用是保护物种免受捕食,成为一种反捕食者适应。[1] 如果感官刺激之接收者(例如捕食者)感知到模仿者(具有相似性的生物体)和模仿对象(与模仿者相似的生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并因此改变其行为,从而提供自然选择之优势,拟态就会在演化中产生。[2] 拟态演化的相似之处,可以是在视觉、听觉、生物化学、触觉等方面,或这些感知方式之组合。[2][3] 拟态可能对两种具有相似性的生物体都有利;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一种互利共生的表现形式。拟态可能会对某方造成损害,使其被寄生或承受生存竞争压力等。群体之间的演化趋同,是由感官刺激之接收者等之自然选择现象所驱动[4];例如,鸟类以视觉辨识可食用之昆虫[5],同时避免接触对其有害者,随着时间推移,可食用之昆虫可能会演化出近似有害昆虫之特征。在互利共生之情况下,有时两个群体都被称为“co-mimics”。被模仿者的数量经常被认定比模仿者更多,但并不尽然。[6] 拟态可能涉及许多物种;许多无害的物种(例如食蚜蝇)是黄蜂等防御严密的物种的贝氏拟态,而许多防御严密的物种则形成穆氏拟态环(英语:Müllerian mimicry rings),彼此在特征上相似。猎物物种与其捕食者之间的拟态,通常涉及三个以上之物种。[7]
从最广泛的定义来看,拟态可以包括非生命之模仿[8][3][9];例如花螳螂、蜡蝉总科、突尾钩蛱蝶和尺蛾科等动物案例所示。[3][6][10][11] 许多动物都有眼状斑点,这些斑点被推测类似于大型动物之眼睛;但是,它们可能不像任何特定动物之眼睛,动物是否对它们做出有关反应也不确定。[12] 被模仿者通常属于另一物种,在自拟态现象中,生物体模仿其他与自身属同物种之生物体,或自身之部分。在有关性别的拟态中,生物体模仿其他属同物种但不同性别之生物体。[6]
如果拟态对被模仿者产生负面影响,则拟态可能会导致“演化军备竞赛”之现象,并且被模仿者可能演化出与拟态不同的特征。[6] 模仿者在不同的生物生命周期阶段,可能有不同的模仿对象,或可能是多态的,不同的个体模仿不同的对象,如袖蝶属物种。被模仿者本身可能有不只一种模仿者,尽管频率依存选择(英语:Frequency-dependent selection)有利于被模仿者之数量超过模仿者。被模仿者往往是与模仿者相关性相对密切之生物体[13],但也有截然不同的物种之间的拟态。被研究最多的拟态现象,大多属于昆虫。[3] 植物和真菌也可能发生拟态之现象,但有关研究较少。[14][15][16][17]
拟态种类族繁不及备载,以下列举三种拟态:
贝氏拟态是好吃的蝴蝶模拟难吃的蝴蝶,而穆氏拟态则是难吃的蝴蝶相互模拟,两种拟态常会连结,形成“拟态环”,以致好吃与难吃的蝴蝶都有类似的图案。[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