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法埃拉·雷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拉法埃拉·雷吉(Raffaella Reggi,1965年11月27日—),是意大利电视评论员和前职业网球运动员。[1][2]
![]() 雷吉在1981年意大利公开赛 | |
原文名称 | Raffaella Reggi |
---|---|
国家/地区 | ![]() |
居住地 | ![]() |
出生 | ![]() | 1965年11月27日
身高 | 1.70米(5英尺7英寸) |
转职业年 | 1983年 |
持拍 | 右手 (双手反拍) |
职业奖金 | 834893美元 |
单打成绩 | |
职业战绩 | 296–189 |
冠军头衔 | 5 |
最高排名 | 13 (1988年4月25日) |
大满贯单打成绩 | |
澳网 | 第四轮(1989,1990) |
法网 | 八强(1987) |
温网 | 第四轮(1986,1987) |
美网 | 第四轮(1986) |
双打成绩 | |
职业战绩 | 126–122 |
冠军头衔 | 4 |
最高排名 | 25 (1991年6月24日) |
混双成绩 | |
大满贯混双成绩 | |
澳网 | 八强(1990) |
法网 | 半决赛(1986) |
温网 | 八强(1986) |
美网 | 冠军(1986) |
职业生涯
作为青少年,雷吉在1981年赢得了橘子碗16岁及以下组的冠军,[3]并于1982年成为大陆杯球队(Continental Players Cup Team)的成员[来源请求]。
雷吉在1986年与塞尔希奥·卡萨尔搭档赢得了美国网球公开赛混合双打冠军。[4]她在1987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打进单打八强,并在1988年达到了职业生涯最高的单打世界排名第13位。
她职业生涯的亮点之一是在1985年赢得意大利公开赛冠军,成为自1950年安内丽丝·乌尔斯坦-博西(Annelies Ullstein-Bossi)以来首位赢得意大利网球公开赛的本土女子球员。乌尔斯坦-博西、雷吉和2014年决赛选手萨拉·埃拉尼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唯一三位打进意大利本土顶级网球赛事单打决赛的女子球员。[5][6]
雷吉职业生涯共赢得5个单打冠军和4个双打冠军。她于1982年至1991年期间是意大利联合会杯代表队的成员,并代表意大利队参加了1988年和1992年奥运会。她曾战胜施特菲·格拉夫、克里斯·埃弗特、伊文·古拉贡、雅娜·诺沃特娜、哈娜·曼德利科娃、曼努埃拉·马莱耶娃、纳塔莉·托齐亚、海伦娜·苏科娃、克劳迪娅·科德-基尔施、齐娜·加里森和乔·迪里等名将。
大满贯决赛
结果 | 年份 | 锦标赛 | 场地类型 | 搭档 | 对手 | 比分 |
---|---|---|---|---|---|---|
胜 | 1986年 | 美国网球公开赛 | 硬地 | ![]() |
![]() ![]() |
6–4, 6–4 |
WTA巡回赛决赛
|
|
结果 | 胜/负 | 日期 | 赛事 | 场地类型 | 对手 | 比分 |
---|---|---|---|---|---|---|
胜 | 1–0 | 1985年4月 | 塔兰托, 意大利 | 红土 | ![]() |
6–4, 6–4 |
负 | 1–1 | 1985年5月 | 巴塞罗那, 西班牙 | 红土 | ![]() |
3–6, 4–6 |
胜 | 2–1 | 1986年5月 | 卢加诺, 瑞士 | 红土 | ![]() |
5–7, 6–3, 7–6(8–6) |
胜 | 3–1 | 1986年11月 | 圣胡安, 美国 | 硬地 | ![]() |
7–6(7–4), 4–6, 6–3 |
负 | 3–2 | 1987年3月 | 棕榈岛, 美国 | 红土 | ![]() |
7–5, 2–6, 3–6 |
胜 | 4–2 | 1987年8月 | 圣地亚哥, 美国 | 硬地 | ![]() |
6–0, 6–4 |
负 | 4–3 | 1988年7月 | 布鲁塞尔, 比利时 | 红土 | ![]() |
0–6, 5–7 |
负 | 4–4 | 1989年6月 | 伊斯特本, 英国 | 草地 | ![]() |
6–7(2–7), 2–6 |
负 | 4–5 | 1989年10月 | 印第安纳波利斯, 美国 | 室内硬地 | ![]() |
4–6, 4–6 |
胜 | 5–5 | 1990年4月 | 塔兰托, 意大利 | 红土 | ![]() |
3–6, 6–0, 6–2 |
负 | 5–6 | 1991年2月 | 奥斯陆, 挪威 | 室内地毯 | ![]() |
3–6, 0–6 |
|
|
结果 | 胜/负 | 日期 | 赛事 | 场地类型 | 搭档 | 对手 | 比分 |
---|---|---|---|---|---|---|---|
胜 | 1. | 1985年4月 | 塔兰托 | 红土 | ![]() |
![]() ![]() |
1–6, 6–4, 6–3 |
胜 | 2. | 1988年3月 | 坦帕 | 红土 | ![]() |
![]() ![]() |
6–2, 6–4 |
负 | 1. | 1988年7月 | 布鲁塞尔 | 红土 | ![]() |
![]() ![]() |
6–7(3–7), 1–6 |
负 | 2. | 1988年10月 | 菲尔德斯塔特 | 室内地毯 | ![]() |
![]() ![]() |
1–6, 1–6 |
负 | 3. | 1989年8月 | 阿尔伯克基 | 硬地 | ![]() |
![]() ![]() |
6–4, 4–6, 2–6 |
负 | 4. | 1989年10月 | 菲尔德斯塔特 | 室内地毯 | ![]() |
![]() ![]() |
4–6, 6–7(2–7) |
负 | 5. | 1989年10月 | 巴约讷 | 室内硬地 | ![]() |
![]() ![]() |
6–7(3–7), 5–7 |
负 | 6. | 1990年7月 | 蒙特利尔 | 硬地 | ![]() |
![]() ![]() |
6–3, 2–6, 2–6 |
负 | 7. | 1991年2月 | 奥斯陆 | 室内地毯 | ![]() |
![]() ![]() |
6–3, 3–6, 4–6 |
胜 | 3. | 1991年2月 | 林茨 | 室内地毯 | ![]() |
![]() ![]() |
6–4, 1–6, 6–3 |
负 | 8. | 1991年9月 | 米兰 | 室内地毯 | ![]() |
![]() ![]() |
6–7(0–7), 3–6 |
胜 | 4. | 1992年1月 | 奥克兰 | 硬地 | ![]() |
![]() ![]() |
1–6, 6–1, 7–5 |
负 | 9. | 1992年2月 | 林茨 | 室内硬地 | ![]() |
![]() ![]() |
4–6, 2–6 |
负 | 10. | 1992年2月 | 切塞纳 | 室内地毯 | ![]() |
![]() ![]() |
w/o |
大满贯单打表现时间线
- 指引:
W | F | SF | QF | #R | RR | LQ (Q#) | A | P | Z# | PO | SF-B | F-S | G | NMS | NH | NQ |
W:冠军;F:亚军;SF:四强;QF:八强;#R:前四轮;RR:小组赛;LQ:止步资格赛;A:缺席;P:比赛延期;Z#:戴维斯杯/联合会杯组别赛(#表示级别);PO:参与戴维斯杯/联合会杯附加赛;SF-B:奥运会铜牌;F-S:奥运会银牌;G:奥运会金牌;NMS:非ATP1000大师赛系列;NH:该赛事本年度未举行;NQ:未入围。
赛事 | 1982 | 1983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职业生涯胜负记录 |
---|---|---|---|---|---|---|---|---|---|---|---|---|
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 | A | R1 | A | A | NH | A | A | R4 | R4 | R1 | A | 0 / 4 |
法国网球公开赛 | A | R1 | R3 | R4 | R2 | QF | R2 | R2 | R2 | A | R1 | 0 / 9 |
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 | A | R2 | R1 | A | R4 | R4 | A | R3 | R1 | A | A | 0 / 6 |
美国网球公开赛 | A | R2 | R2 | R2 | R4 | R3 | R2 | R1 | R3 | A | A | 0 / 8 |
胜负记录 | 0 / 0 | 0 / 4 | 0 / 3 | 0 / 2 | 0 / 3 | 0 / 3 | 0 / 2 | 0 / 4 | 0 / 4 | 0 / 1 | 0 / 1 | 0 / 27 |
年终排名 | 127 | 45 | 62 | 42 | 22 | 17 | 23 | 21 | 23 | 75 | 56 |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