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党
擁有政權的政黨・與在野黨相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执政党(英语:Ruling party),又称与党,指在政府中获得政权的政党,通常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地方行政长官所属的政党,或者是其他形式而掌握执政权的政党。标准的议会民主政体下,执政党是指实际控制立法行政权力的政党,政治下的执政权力一般限于治理,不是能真正掌握建制的权力,因为单一政党及其政治家无法代表绝对多数政治力量。民主政体的执政党政治人物在担任中央及地方政府重要职务时,拥有依法组织政府和制定政策的权力,同时执政党负起政治责任,以维护执政权,否则会在下次选举中成为在野党甚至丧失政治活动地位。在政党轮替中与执政党相反的是在野党(Opposition),即在立法行政机关中拥有席位,有政治地位的政党;或反对党,即广义上反对执政党的政党。
总统制
总统制下以总统所属的政党作为执政党,总统兼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如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哥伦比亚、菲律宾和韩国。执政党在议会未必是多数党,或拥有占多数的执政联盟,拥有行政权力,属行政主导。政治较为稳定,总统受到任期保障,除非犯下严重罪行,否则难以被赶下台,而民主政体下议会拥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半总统制
总统拥有最高的行政权力,可以不经国会同意,径行任免总理(多为同一政党),再由总理组成内阁,所以总理又称阁揆。阁揆必须受总统领导。阁揆由总统任命、免除、替换,也不须征询国会的意见,阁揆及部会首长惟有代表总统,接受国会的质询。国会可以行使倒阁权,但总统通常也有权解散国会。实行国家如下:
总统提名总理和内阁须咨询国会、得到国会的同意或依惯例任命议会最大党主席为总理,内阁与总统互不隶属,当两者分属不同政党时总统将丧失部分或全部权力。只有国会有权撤换总理和内阁,但总统有权解散国会。当两者属同个政党,就会像总统优势制一样,总统拥有最高的行政权力,总理将失去部分或全部权力。实行政府如下:
内阁制
内阁制或君主立宪制下政府需要经公民直接选举国会议员,再由国会多数党作为执政党。现时行两院制的政府多数会以下议院多数,作为执政基础,政府亦需要获下议院的多数才能继续执政。若有一党赢得国会下议院过半数席次并自行组阁,该党即为执政党,如英国和日本;若无任一政党席次过半,则各参与联合政府的政党皆为执政党,如德国和意大利;若数个政党组成联盟,赢得最多议席的政党占据主导优势,如马来西亚。
混合制
君主独裁
共和独裁
在一党独大或一党执政下,只有一个具支配地位的合法执政党,反对党长期处于在野地位且无机会执政,有的不允许具竞争性的政党存在,如俄罗斯、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土耳其、叙利亚、也门、埃及、阿尔及利亚、安哥拉、新加坡、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津巴布韦、苏丹、厄立特里亚、赤道几内亚、查德、喀麦隆、吉布提、乌干达、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共和国、加蓬、多哥、布隆迪、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卢旺达等。
欧洲 | 亚洲 | 非洲 | 拉丁美洲 |
---|---|---|---|
一党专政
在共产党执政下,共产党常常是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只不过有时也允许存在一些其他卫星党参政议政。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巴、越南、老挝。
参见
备注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