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哥巨嘴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托哥巨嘴鸟(学名:Ramphastos toco),又名鞭苔巨嘴鸟,是最大的巨嘴鸟。它们分布在南美洲中部及东部半开放的环境。
特征

托哥巨嘴鸟的羽毛主要是黑色,喉咙、胸部及上尾底白色,下尾底呈红色。它们的眼睛周围呈浅蓝色,外围呈橙色。它们的喙巨大,呈黄橙色,下部及嘴峰呈红橙色,尖端底部黑色。喙是空心的,故其实是很轻的。舌头差不多与喙一样长,形状扁平。它们总长55-65厘米,当中喙长20厘米,重500-860克,是最大的巨嘴鸟。[2]雄鸟较雌鸟大,但两者相似。雏鸟较沉色,喙也较短。
分布
托哥巨嘴鸟 分布在玻利维亚北部及东部、秘鲁东南部、阿根廷北部、巴拉圭东部及中部、及巴西东部及南部。另外亦有一些群落分布在亚马逊河下游、巴西极北的罗赖马州及圭亚那的沿岸地区。它们是留鸟,但也有地区性的迁移。
栖息地及保育
托哥巨嘴鸟并非如其他鵎鵼属般栖于森林内。它们栖息在半开放的环境,如林地、大草原等。它们的栖息地主要是在低地,最高至海拔1750米,位于玻利维亚近安地斯山脉的地区。它们稍为普遍,故被列为无危。[1]
行为

托哥巨嘴鸟主要吃果实、昆虫、雏鸟及鸟蛋。它们也会吃细小的鸟类。它们的长喙可以帮助捕捉猎物及采集果实,并可以剥皮,也可以吓走掠食者[3]。它们大多是一对或小群一同生活的,透过拍打双翼或滑翔来飞行。鸟巢一般都筑在高树上、或在树上挖穴、有时也会将巢筑在地穴或白蚁丘中。它们繁殖是有季节性的,但不同地区会落在不同月份,每年只会繁殖一次。雌鸟交配后几日内就会生蛋,每次生约2-4只蛋。双亲会一同孵蛋,孵化期为17-18日。它们特别会保护自己与雏鸟。
饲养
保育状况
它们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物种,被限制出口及贸易。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