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昂民族解放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德昂民族解放军或称德昂军,是缅甸民族地方武装之一,简称TNLA。1963年1月德昂族为维护民族独立自决建立了第一支武装崩龙民族军,为崩龙解放组织所领导,1976年将名称改为崩龙邦解放军。德昂族旧名崩龙族,缅甸称巴朗族,故缅甸常使用巴朗族作为称呼。主要活动于掸邦北部第七特区,即德昂族的一个自治区域。2013年7月和缅甸军政府进行和平会谈,结果并未达成一致,后导致双方多次军事冲突。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7月26日) |
历史沿革
1963年1月12日,崩龙民族军(PNF)建立。1976年,达孔当(Tar Khon Thaung)将崩龙民族军改编为崩龙邦解放军(PSLA)。1991年4月21日,崩龙邦解放军与缅甸政府签署停火协议。2005年4月29日,崩龙邦解放军被解除武装。崩龙邦解放军与缅甸政府签署停火协议之后,部分常驻泰缅边境的崩龙邦解放军领导人(达艾鹏等人)拒绝承认此协议,他们于1992年1月12日在克伦武装控制区马那普洛(Manerplaw)成立了崩龙邦解放阵线,并加入民族武装联盟民族民主阵线(NDF)。2009年10月,崩龙邦解放阵线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决定并组建了德昂民族解放军。2011年,德昂民族解放军进入德昂族聚居区开展军事行动。
兵力
有正规军七个团,士兵约2000人。
活动区域
1旅:贵概镇区西部、南坎镇区、木姐镇区东南部
2旅:抹谷镇区(属于曼德勒省)东部、皎梅镇区西部和北部、南山镇区
3旅:曼同镇区、孟密镇区东南部
5旅:贵概镇区
参考资料
外部连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