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历史上的航空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德语:Interflug GmbH),简称“国际航空”(Interflug),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的一家国营航空公司[note 1]。该企业始创自1958年,于1963至1990年间转型成国家航空公司,总部设在东柏林,以柏林-舍讷费尔德机场为枢纽机场,设有欧洲洲际航班,主要航点集中于经济互助委员会各成员国境内。因其品牌标识一直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际航空”(Interflug D.D.R.)为名,故也被俗称作“东德国际航空”或“东德航空”。两德统一之后,公司主体由新政府成立的信托公司接管,直至1991年完全注销。
在二战结束前,原汉莎航空为纳粹德国的国家航空公司。由于战败并被占领的缘故,1940年代尾的东、西德并没有属于自己的航空公司。
在1953年西德成立新汉莎航空后,东德政府亦于两年后成立同名公司,作为载旗航空公司,亦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际航空的前身。后来,由于使用“汉莎航空”商标可能构成法律问题,东德政府于1958年9月18日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际航空”(下称“东德国际航空”)名义成立另一家航空公司,以便一旦遭兴讼时可以全身而退,同时亦经营东德汉莎所没有的包机服务。至1963年,东德汉莎航空因“连年亏损”(实际上是上述的商标问题),被政府并入东德国际航空[1][2]。
自“东德汉莎航空”业务并入东德国际航空后,其机队开始扩展,包括向苏联购买伊尔-18涡桨动力客机,并打算引进东德自行生产的首款喷射机-巴德152(但该项目因苏联的政治压力而告终)[3]。至1969年,东德国际航空首次从苏联引入喷射客机-图-134,主要执飞欧洲航点。两年后,再引进伊尔-62长程客机;而在同年,东德国际航空年均旅客人次首次超过100万[4]。
但好景不常,受制于1970年代的第一及第二次石油危机,导致油价急升,经营国内航线不再有利可图。因此,东德国际航空于1980年4月结束国内线服务,专注国际航线发展。而最后一班国内线航班,是由柏林飞往埃尔福特的航班[5]。
到了1980年代,由于原有的苏制客机燃油效益低下,加上噪音问题严重,导致落地费大增,甚至遭禁飞部分国家航点,必须更换机材才有望降低成本[6]。但受制于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禁运政策,包括东德在内的东方集团国家,被禁止购买西方国家制造的飞机,因此东德国际航空的经营曾陷入两难局面。
到了1988年,随着LOT波兰航空获准订购六架波音767,对亲苏阵营国家的飞机禁运正式解除。因此,东德国际航空立即订购三架空中客车A310,作价4亿2400万东德马克[7][8][9]。翌年,东德国际航空安排其机组人员前往西德受训,为接收首批西方国家制造的飞机作准备。至该年6月26日,正式接收其首架A310。该等飞机航程可达8,000公里,足以营运往返柏林至古巴夏湾拿的不经停航班[10]。
随着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东西德统一进入倒数阶段。而作为东德国家象征的东德国际航空,其经营亦迎来了最后的日子。憧憬于统一后开放的航空市场,不少外国航空公司打算在两德境内,并购一些长年亏损的航空公司,而位处柏林的东德国际航空亦成为收购对象。1990年,汉莎航空及英国航空分别提出收购东德国际航空26%及全部股权[11]。但是,汉莎的要求被东德竞争事务办公室拒绝[12],而英航的收购计划最后亦未能实现。
1990年7月1日,东德国际航空加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13]。
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后,东德国际航空连同其他东德人民企业,由新德国政府成立的信托公司接管,并准备出售予私人航空业者。但是,由于无人问津,东德国际航空于1991年2月7日宣布将会清盘[12],并于同年4月30日开出最后一班从奥地利维也纳返回柏林的航班(采用图-134客机)后,正式结束其33年(若计及其前身-东德汉莎,则一共经营了37年)的营运[14]。
在东德国际航空结业时,全体2,900名员工均被资遣,而部分员工则借此另起炉灶,以部分旧机材成立Berline通用航空公司。至于其他的剩余机材,则按下列方式处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