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夷大將軍將軍、公方、大樹、大樹公、御所等稱呼。與此相似的職位有征夷副將軍、征狄大将軍、征西大將軍、征東大將軍(日语:征東大将軍)。 所謂「征夷」,就是「征討夷族」的意思。征夷大將軍就是獲命去征討夷族的军事指挥官,自平安时代起率領軍隊出征。主要帶兵對付抵抗位於京都的大和政權的蝦夷人。有史記錄以來第一任征
將軍 (東亞古代)鷹揚將軍、折衝將軍、虎烈將軍、宣威將軍、威遠將軍、寧遠將軍、伏波將軍、虎威將軍、凌江將軍、蕩寇將軍、昭武將軍、昭烈將軍、昭德將軍、討逆將軍、破虜將軍、討寇將軍、宣德將軍、威虜將軍、捕虜將軍、殄吳將軍、殄夷將軍、揚烈將軍、建忠將軍、立義將軍、懷集將軍、橫野將軍、樓船將軍、復土將軍、忠義將軍、建節將軍
源義仲將軍(或朝日將軍)」。他試圖恢復在1181年養和飢荒(日语:養和の飢饉)後荒廢的京都的繁榮,但失敗了。同時由於軍隊缺乏食糧,發生了搶劫民宅的暴動,使其民心大為下降。此外又因皇位繼承問題與法皇發生衝突,最終在法住寺合戰中囚禁後白河法皇和後鳥羽天皇,罷免反對自己的公卿並自封征東大將軍(日语:征東大将軍)。
曹魏将军列表《晋书·晉書·文帝紀》:統征東將軍胡遵、鎮東將軍諸葛誕伐吳 《三國志·魏書·王基傳》:以淮南初定,轉基爲征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 《晋书·晉書·石苞傳》:後進位征東大將軍 《晋书·晉書·衛瓘傳》:泰始初,轉征東將軍,進爵為公,都督青州諸軍事 《三國志·魏書·溫恢傳》:汝南孟建爲凉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東將軍
源赖朝將軍”;朝廷提出惣官(日语:惣管)、征东大将军(日语:征東大将軍)、征夷大將軍、上將軍四個方案,朝廷考察了历史,发现平宗盛所任的“惣官(日语:惣管)”和源义仲所任的“征东大将军(日语:征東大将軍)”等职务历史上有凶例,而“上将军”也被认为在日本没有先例,只有坂上田村麻吕所任的征夷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