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摄影是一种拍摄彩色照片的摄影技术。在拍摄彩色照片时,电子传感器或感光化学物质会在曝光的一瞬间记录下色彩,其原理则是根据人眼的感光原理混合红、绿及蓝色(三原色)光形成所谓的“彩色”。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7/7f/Tartan_Ribbon.jpg/640px-Tartan_Ribbon.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8/86/Guetteur_au_poste_de_l%27%C3%A9cluse_26.jpg/320px-Guetteur_au_poste_de_l%27%C3%A9cluse_26.jpg)
![Thumb](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2/Woman_holding_a_bouquet_of_tulips_%28Rawpixel.com_2017-04-27_Unsplash_pgi0LPOM_FI%29.jpg/640px-Woman_holding_a_bouquet_of_tulips_%28Rawpixel.com_2017-04-27_Unsplash_pgi0LPOM_FI%29.jpg)
历史
最早的制作彩色照片的尝试出现在1840年代,其曝光时间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1855年苏格兰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首次依照彩色视觉原理提出了使用红绿蓝三色光成像的三色法,这也是现代所有彩照技术的起源[1][2]。
最早的彩色照片由英格兰摄影师托马斯·萨顿基于麦克斯韦的研究拍摄于1861年,照片上是一个绸缎领结。但麦克斯韦说这种方法拍摄出来的照片仍然不完美,需要对红蓝光更敏感的材料才能呈现出良好影像。实际上据后世研究显示,当时萨顿照片使用的材料几乎不感任何红光,感绿光的能力也相当有限,之所以看起来是彩色的多是紫外线、蓝绿光和蓝光作用的结果[3]。
早期的彩色照相材料相当昂贵[4],直到20世纪30、40年代才有所降低,1935年柯达使用柯达克罗姆胶卷拍摄出了最早的彩色电影,柯达后来也成为了彩色照片业的巨头。但其产业在20世纪后期数码相机发明之后就开始衰退,在2012年宣布破产重组,至美国时间2013年9月4日完成并退出破产保护。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