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必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張必果

张必果(1891年—1936年4月10日),名鸿策,字梓芳[1],又名尧森[2]四川省邻水县龙安乡人,曾任重庆市市长。

事实速览 张必果, 个人资料 ...
张必果
Thumb
个人资料
字梓芳
名鸿策
别名名尧森
出生1891年?月?日
逝世1936年4月10日(1936岁—04—10)(44—45岁)
关闭

生平

  • 顺庆中学堂肄业
  • 四川陆军速成学校毕业[3]
  • 邻水县教育会会长[4]
  • 1913年赴日本留学,山口高等商业学堂肄业,后于明治大学毕业〔另书作法政大学[5]
  • 内务部编译处编译员[6]
  • 民国四年(1915年),国民大会筹备员[7]
  • 民国五年(1916年)2月2日,中华民国留日学生总会正式成立评议、执行两部,被推选为文事委员会编辑委员(编辑主任为李大钊[8]
  • 北京《晨报》编辑[9]
  • 川军第二十一军派驻北平代表。
  • 1921年12月,川军援鄂战争失败之后,受命到宜昌与北洋军长江上游总司令孙传芳签订川鄂联防协定,其内容为各守边界,共同剿匪,川盐销鄂,“援鄂之战”始告结束。[10]
  • 刘湘委任其为财会委员[11]
  • 1928年,任二十一军参议,为四川军阀刘湘的重要幕僚。
  • 民国十八年(1929年)5月,刘航琛约同何北衡、甘典夔、张必果、周季悔等人发起创办川康殖业银行,任董事[12][13]
  • 民国二十年(1931年)4月23日,四川省选出国议代表张必果等三十人;5月8日,国民会议法制审查委员会委员[14],农界代表[15]
  • 民国廿一年(1932年)4月28日,任蒙藏委员会委员[16],民国廿五年〈1936年〉4月24日免[17]
  • 1934年,成都华西日报社长[18]
  • 重庆济川公报社长[19]
  • 华西兴业公司理事[20]
  • 1935年,红军长征入川时,任“剿匪军”前线指挥。
  • 1935年1月8日,委任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秘书长张必果为四川省会公安局长,并兼任四川省会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张必果以任务繁重为由辞任公安局长[21][22]
  • 四川善后督办公署秘书长[23]
  • 1935年6月24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为重庆市市长[24]
  • 1935年,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四川省代表傅常因职务关系未能出席,以张必果补充[25][26]
  • 1936年4月,因公飞成都、行前即患咳嗽、抵蓉后病势转剧、滞蓉调治、九日起突趋沉重、延至十日晨三时逝世[27][28][29],有说因为“大川饭店事件”被其主刘湘赐死[30]

轶事

张必果未纳小星之声明[31]

四川革命军驻京代表张必果,以革命人物,而不免于征歌买笑,致谣诼纷纭,传其已纳小星。张颇惧内,因登报声明如后。
张必果启事:国人喜谈男女问题,凡关两性之事,必张大其词以为快。予旅京一载而蜚语频来,不曰“别有恋爱”,即曰“新纳侧室”,捕风捉影之余,若真有其事者。于是良朋引为杞,忧,恐其死于安乐;爱妻闻而惶惑,囗囗发生误会;波诡云谲,得未曾有。夫予既号称代表而奔走于囗囗豪华之区,则征歌买笑之事,在所不免。然而逢场做戏,事过辄忘,初无所谓恋爱也。况予既有妻,相处甚洽,雅不欲别生枝节以自扰,匪特现在无纳妾之事,即尽此余年,亦绝无所图,此则差堪自信。用特声明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