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麦地那龙线虫病,又名几内亚线虫病(GWD),是龙线虫感染所引发的疾病[1]。人类饮用不洁净的水后,如果水中含有感染了龙线虫幼虫的水蚤,就会受到感染[1]。患者起初没有症状[2]。大约一年后,母虫通常会在下肢的皮肤上形成水疱,患者因此感到痛苦和灼烧[1]。之后线虫会用数周时间从皮肤中逐渐脱出[3]。这段时间内,患者行动与工作可能会受到很大困扰[2]。该病极少导致患者死亡[1]。
人类是唯一已知能被龙线虫感染的动物[2]。龙线虫粗约1到2毫米,雌性成虫体长60到100厘米之间(雄性则要短得多)[1][2]。在人体体外,龙线虫卵最长可存活三个星期[4]。在此期间,虫卵需被水蚤吞食[1]。虫卵可在水蚤内继续存活长达四个月的时间[4]。因此,该疾病若要保持存在,则必须每年都在人体中进行致病[5]。对该疾病的诊断,通常可根据其症状和体征进行判断[6]。
对该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并防止患者伤口接触饮用水可起到预防作用[1]。其他预防措施包括:改善洁净水供应,对非洁净水进行过滤[1]。使用布料进行过滤通常就可起到效果[3]。受污染的饮用水可用化学品双硫磷进行处理,以消灭幼虫[1]。龙线虫病没有药物或疫苗可用[1]。线虫可用小棍花数周时间缓慢卷出[2]。线虫脱出形成的溃疡可能会遭受细菌感染[2]。龙线虫脱出数月后,患者可能依然感到疼痛[2]。
龙线虫病2013年共报告148起病例[1],较1986年350万起病例大幅减少[2]。该病80年代在20多个国家中存在,现仅存在于3个非洲国家[1]。其中,南苏丹病况最为严重[1]。龙线虫病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个被消灭的寄生虫病[7]。龙线虫病在古代就已为人知晓[2]。公元前1550年的埃及医书埃伯斯纸草卷就提到了该病[8]。龙线虫病的名称源自拉丁语 “小龙带来的苦恼”[9],而“几内亚虫”这个名称,出现在欧洲人17世纪于西非沿岸的几内亚目睹该疾病之后[8]。一种类似于龙线虫的物种会在其他动物中致病[10]。该物种没有感染人类的迹象[10]。龙线虫病被列入被忽视热带病中[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