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奈·库穗(阿美语:Panai Kusui,1969年7月23日—)是台湾台南出生的台湾原住民独立音乐女歌手,出生时取汉名“柯美黛”,父亲来自台东都兰。从小因家庭因素而流连漂泊回到故乡台东,2000年将生命前段的悲伤全放入2000年的首张专辑《泥娃娃》里,由于过去不断迁徙、独立的成长背景,她的音乐反映了她对生活的漂泊感与渴望[1]。
2010年代离开台北回到台东后,开始关注社会运动,特别是台湾原住民族运动与环境议题,强调“没有人是局外人”。2017年2月,为争取台湾原住民族传统领域而在中华民国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发起“凯道部落”扎营抗议,同年6月改驻扎在台北捷运台大医院站1号出口;2024年5月,宣布于新政府上任后拔营。
出生于台南,父亲是卑南族,母亲是阿美族。恢复原住民姓名前的汉名为柯美黛[2];父亲认为学台语才能有竞争力,因此巴奈·库穗的母语是台语而非族语。成长期间时常迁居,念过四间不同的小学,国小四年级时父母分开,自小跟着哥哥在亲戚家生活。就读台东女中时,就已须四处唱歌养活自己。从小母亲不在,父亲又不擅照顾小孩,加上哥哥讨厌自己哭闹,于是巴奈·库穗照顾自己的方式就是唱歌。高中没念完,巴奈·库穗就在民歌餐厅唱歌,赚取些许生活费用。[3]
1990年,21岁的巴奈·库穗被李宗盛签进滚石唱片。由于李宗盛过于忙碌,其他制作人不懂该如何行销操作,巴奈·库穗第一次的三年合约并没出版任何唱片。当时巴奈·库穗住在台北市民生社区,有天游泳时忽然自问:“我在这里做什么?为何要一直抱着‘出唱片’的梦想?”巴奈·库穗与滚石唱片签了六年合约。2000年在角头音乐下的巴奈·库穗发行首张个人专辑《泥娃娃》,〈流浪记〉一曲即是其中的代表作。
对巴奈·库穗来说,自身身份、恢复族名是个漫长的过程。[4]
离开滚石唱片后,26岁的巴奈·库穗进入第一个台湾原住民族职业舞团“原舞者”。当艺术总监在面试询问名字时,巴奈·库穗答“柯美黛”;艺术总监问了族名,她当下愣住——在过去的生命中从未想过“原来名字”这件事。[4]在原舞者舞团里,巴奈·库穗学习原住民各族群仪式性乐舞,每年夏天随团到国外巡演,这段时期也是她大量学习、阅读、写歌及认识原住民族群不同文化的时候。后来,她回到台东从事都兰山音乐创作营,找有兴趣的人写歌,希望将写歌经验方法传承。2008年,出版《停在那片兰》。
2011年,巴奈·库穗未婚生女[5],在女儿出生登记户口时,巴奈·库穗才将姓名从原本的外语名变回本名。2014年,和布农族歌手与文化工作者依斯坦达霍松安·那布结婚。依斯坦达霍松安·那布自1990年代开始参与原住民运动。[6]
2011年,由于日本发生311大地震,进一步引发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福岛核灾的事件也让台湾社会对核能议题提升关注,反核声浪再起。[7] 在2013年,台湾反核运动的声浪来到近年的高峰,全台北中南东于当年3月9日各地发起反核大游行。
长期关注社会运动的巴奈·库穗于2013年9月发起50场反核巡回开唱,写下〈非核家园〉一曲,表达“给孩子们,非核家园”的心愿,提升众人反核意识。巴奈·库穗表示原曲其实来自另外一首歌〈这两个字〉,也就是“尊严”。在歌曲的背后,巴奈表达回到古部落寻根后的感叹,更加意识到土地正义与安全的重要性。[8]
2017年,巴奈与其他原住民运动人士反对原民会在《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范围土地划设办法》中,排除私有土地划入原住民族传统领域,认为“是把汉人的私有财产制入法,掠夺原住民族传统领域”因而集结凯道抗议,称凯道部落,但未申请路权。
凯道事件后,原住民团体改在捷运台大医院1号出口,进行300多天抗议。仍因未申请路权,后遭台北市长柯文哲拆除。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