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大赛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为后世所命名的1972年巅峰大赛(英文:Summit Series;法文:La Série du Siècle;俄文:Суперсерия СССР — Канада (1972))是苏联与加拿大首次以最高水准的球员阵容对垒的冰上曲棍球赛事。在当时冷战的环境底下,这不只是一场比赛,也是两个制度的较量。后来这场系列赛成为加拿大历史重要的一页,国际冰球也在这一役之后有长足的发展。
![]() |
来由
加拿大的冰球在二十世纪的上半世纪一直处于领导的地位,垄断几乎所有国际赛事。而在二次大战之后,苏联冰球迅速崛起,取代了加拿大的垄断地位。那时候的奥运会等国际赛事只准许业余选手参赛,但因为对“业余”的定义不同,所以苏联国家队的代表在西方眼中都是全职球员;相对地加拿大最顶尖的球员都因为不是业余而不能参赛,导致加拿大在国际赛事上多番输给苏联。加拿大希望以最强阵容与苏联一较高下,而苏联也想吸收与加拿大最顶尖球员比赛的经验,所以在1972年国际冰球联合会(IIHF)批准了加拿大冰球总会(Hockey Canada)的申请,在允许使用职业球员的情况下与苏联进行合共八场的系列赛。附带一提的是当时正是冷战最激烈的时期,故此这场大赛无可避免地挑起了双方强烈的爱国情绪。
这场系列赛的形式为加苏双方各举行四场比赛。首四场是在蒙特利尔(蒙特利尔广场)、多伦多(枫叶园)、温尼伯(温尼伯竞技场)和温哥华(太平洋体育馆)举行,而后四场则在莫斯科(列宁中央运动场)进行。
然而双方都有球员不能参赛。加拿大的波比·奥尔(Bobby Orr)是当时的NHL中最为举足轻重的球员,他入选了加拿大国家队的名单之内,可是却因膝盖受伤而不能参赛;另外一名举足轻重的球员波比·荷尔(Bobby Hull)也被教练哈里·辛登(Harry Sinden)传召入国家队,但最终却因为他脱离NHL(转属世界冰球协会)而丧失比赛资格。至于苏联的名将费尔索夫(Anatoli Firsov)和达维多夫(Vitaly Davydov)却因为不满教练塔拉索夫(Anatoli Tarasov)突然被撤换而拒绝参赛[1]。
虽然加拿大未能以最强阵容出赛,但由于加拿大辉煌的历史,加上不熟识苏联队,再加上错误评估苏联队实力[2],令绝大部分加拿大人都过度自信,以为由多名球星坐镇的国家队绝对可以轻而易举地打败苏联。
比赛过程
苏联队于8月30日到达加拿大蒙特利尔。比赛还没有开始就已经有事故发生。一名魁北克青年向法院提出控诉,说他于1968年在布拉格旅游的时候他的车子被苏军毁坏,并要求苏联赔偿。出乎意料地,法院批准了他的控诉,并要求没收苏联队的用具。到最后加拿大冰球总会愿意代苏联赔偿才平息了事件。[3]
第一场比赛于9月2日在蒙特利尔举行。比赛开始后30秒菲尔·埃斯波西托(Phil Esposito)便替加拿大先开纪录,六分钟后加拿大已经领先2-0,在场的观众和评论家都觉得赛前的预测都已应验。可是苏联队从此时开始反击,在第一节完结之前追成2-2平手。在第二节瓦列里·卡拉莫夫(Valery Kharlamov)射进两球,令苏联以4-2反超前。在第三节波比·克拉克(Bobby Clarke)把比数拉近至4-3,但其后苏联队再添三球以7-3大胜。
加拿大球员领略到苏联队有规律和锲而不舍的打法,和比加拿大球员优越的体能状态。这是因为苏联队几乎终年无休地进行训练,务求令自己维持体能的巅峰;相对地加拿大球员自NHL赛季结束后休息了整个夏季,在最后关头才依靠训练营回复体能状态,故此加拿大队的表现往往因体力不继而每况愈下,这就成为了系列赛中的普遍现象。
1972年9月2日于魁北克省蒙特利尔蒙特利尔广场
1 | 2 | 3 | 总 | |
---|---|---|---|---|
苏联 | 2 | 2 | 3 | 7 |
加拿大 | 2 | 0 | 1 | 3 |
胜: Tretiak (1-0-0) 负: Dryden (0-1-0) | ||||
苏联: Zimin (1, 2), Petrov (1), Kharlamov (1, 2), Mikhailov (1), Yakushev (1) 加拿大: P. Esposito (1), Henderson (1), Clarke (1) |
加拿大在第二场转换了阵容、由东尼·埃斯波西托(Tony Esposito)代替肯恩·德莱登(Ken Dryden)把守球门、更改了战术后卷土重来,结果以4-1赢回了第二场。苏联方面却对执法的美国球证感到不满而提出控诉,声称“他们(球证)姑息加拿大球员让他们粗暴地对待我们的球员。”[4]
1972年9月4日于安大略省多伦多枫叶园
1 | 2 | 3 | 总 | |
---|---|---|---|---|
苏联 | 0 | 0 | 1 | 1 |
加拿大 | 0 | 1 | 3 | 4 |
胜: T. Esposito (1-0-0) 负: Tretiak (1-1-0) | ||||
苏联: Yakushev (2) 加拿大: P. Esposito (2), Cournoyer (1), P. Mahovlich (1), F. Mahovlich (1) |
苏联于第二场受到挫折后,这次换他们重整阵容改变战术了。加拿大在第三场继续挟上一场的余威,分别于第二节领先3-1和4-2,此时苏联派出他们的新阵容,仅仅用了五分钟便追成平手,令加拿大队措手不及。然而苏联没有乘胜追击,赛事最终维持4-4平手收场。
1972年9月6日于马尼托巴省温尼伯温尼伯竞技场
1 | 2 | 3 | 总 | |
---|---|---|---|---|
苏联 | 1 | 3 | 0 | 4 |
加拿大 | 2 | 2 | 0 | 4 |
和: Tretiak (1-1-1), T. Esposito (1-0-1) | ||||
苏联: Petrov (2), Kharlamov (3), Lebedev (1), Bodunov (1) 加拿大: Parise (1), Ratelle (1), P. Esposito (3), Henderson (2) |
第四场一开始苏联便控制着整场赛事,第一节还没到八分钟便已领先2-0。加拿大队的表现打不出应有的水准,令在场的15,570名观众失望,观众嘘自己国家队成员的声音此起彼落。而当比赛结束,加拿大以5-3落败时,观众更报以嘘声赶加拿大队离场。菲尔·埃斯波西托忍耐不住,在接受国家电视的赛后访问时激动地说:
“ | 全加拿大的人民,我们努力过,我们已经尽了全力,至于那些向我们喝倒彩的人,哎,我真的...我们所有人都真的很沮丧和失去信心,我们对某些人更感到很失望。我们不能相信我们所受的负面媒体评论,还有在我们自己球场内的嘘声。还有如果,如果俄罗斯人向他们的球员喝倒彩,那些球迷...俄罗斯人向他们的球员喝倒彩...有些加拿大球迷—我不是说所有人,他们当中有些人向我们喝倒彩,那我会回来向每一个加拿大人道歉,但我觉得他们不会。我真的,真的...我真的很失望。我彻底地感到失望。我不能够相信。我们当中有些人真的真的很难过,我们都理解,我们都在努力尝试,就像,该死的,我的意思是,接受现实吧,我们都尽了我们的最大努力,而且对方也有一队好的队伍,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会付出150%,因为我们必定会。[5] | ” |
1972年9月8日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太平洋体育馆
1 | 2 | 3 | 总 | |
---|---|---|---|---|
苏联 | 2 | 2 | 1 | 5 |
加拿大 | 0 | 1 | 2 | 3 |
胜: Tretiak (2-1-1) 负: Dryden (0-2-0) | ||||
苏联: Mikhailov (2, 3), Blinov (1), Vikulov (1), Shadrin (1) 加拿大: Perrault (1), Goldsworthy (1), Hull (1) |
在比赛从加拿大移师苏联之间有两个礼拜的空档。苏联队利用这两个礼拜在本土进行操练;加拿大队趁这个机会到瑞典打了两场热身赛熟习环境,然后全队带着3,000名加国球迷到苏联打剩余的四场比赛。在苏联举行的四场比赛中可更清楚地看出东西两大阵营的强烈对比—一边是沉着的苏联观众,另一边则是挥动国旗、大声欢呼的加拿大观众。不过这一表述并无当事第三方材料佐证,且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描述,所以基本可认为是西方国家的误导性宣传。看守场馆的警卫往往要示意加拿大观众安静,但这也导致一系列的冲突。
第五场在9月22日于莫斯科举行,苏联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也在观众席上。加拿大队在比赛初段完全地控制着比赛的节奏,第二节结束后加拿大以3-0领先,但苏联却未曾泄气,在最后一节射进五球反胜加拿大5-4。苏联在系列赛打了五场之后取得3胜1和1负的成绩,只要在剩下的三场中赢一场就能赢得整个系列赛;相反加拿大要取得胜利就要在剩余的三场赛事中全胜。
1972年9月22日于莫斯科列宁中央运动场
1 | 2 | 3 | 总 | |
---|---|---|---|---|
加拿大 | 1 | 2 | 1 | 4 |
苏联 | 0 | 0 | 5 | 5 |
胜: Tretiak (3-1-1) 负: T. Esposito (1-1-1) | ||||
加拿大: Parise (2), Clarke (2), Henderson (3, 4) 苏联: Blinov (2), Anisin (1), Shadrin (2), Gusev (1), Vikulov (2) |
第六场加拿大以3-2胜出。加拿大队投诉两名西德裁判偏袒苏联,原因在于两名裁判不断吹罚加拿大队,一共判罚加拿大队31分钟,而苏联队却只被罚4分钟[6]。整个系列赛最具争议性的事件也在这场比赛发生:在第二节的时候,波比·克拉克蓄意地用曲棍劈卡拉莫夫的足踝,令他骨折。多年之后,加拿大队的助理教练John Ferguson, Sr.说:“我把克拉克叫到我身旁,望着卡拉莫夫说:‘我觉得他需要人敲敲他的足踝。’”——卡拉莫夫是苏联队的最佳球员。受伤之后卡拉莫夫虽然坚持打完全场,可是他没有在第七场上阵,而在第八场上场却也发挥不出以往的水准。
1972年9月24日于莫斯科列宁中央运动场
1 | 2 | 3 | 总 | |
---|---|---|---|---|
加拿大 | 0 | 3 | 0 | 3 |
苏联 | 0 | 2 | 0 | 2 |
胜: Dryden (1-2-0) 负: Tretiak (3-2-1) | ||||
加拿大: Hull (2), Cournoyer (2), Henderson (5) 苏联: Liapkin (1), Yakushev (3) |
第七场上演了一场精采的拉锯战,每当一队领先另一队便会迅速将比数追平。比赛最终由加拿大的保羅·亨德森在第三节末段以漂亮的个人技术射入致胜的一球,以4-3再一次打败苏联。
1972年9月26日于莫斯科列宁中央运动场
1 | 2 | 3 | 总 | |
---|---|---|---|---|
加拿大 | 2 | 0 | 2 | 4 |
苏联 | 2 | 0 | 1 | 3 |
胜: T. Esposito (2-1-1) 负: Tretiak (3-3-1) | ||||
加拿大: P. Esposito (4, 5), Gilbert (1), Henderson (6) 苏联: Yakushev (4, 5), Petrov (3) |
七场比赛之后,加苏两队各有3胜3负1和的纪录,系列赛要有结果就必须在第八场最后一场定胜负。比赛在9月28日举行,当天全加拿大全国几乎停顿,皆因超过一半人(1千2百万人[7])都在中午都收看电视现场直播或收听广播(当中有很多人在公司或学校收看或收听)。
比赛开始不久加拿大就再一次被多个有问题的判罚拖累。第一节4分钟时,加拿大再一次在问题球上被吹罚——这次是让-保罗·帕里瑟(Jean Paul Parise)。在这一刻他积压的不满瞬间爆发了出来,他愤怒地冲到球证面前,把球棍高举头上,作势要打球证,到最后一刻他才打消这个念头。尽管如此,球证还是把他赶了出场。其间主教练辛登也扔了一张椅子到冰面上发泄他的不满。球赛停顿了好一阵子才能继续下去。虽然加拿大被吹罚了多次,但仍以2-2平手完成第一节,可是苏联在随后的20分钟内射进3球以5-3结束第二节。在第二次中场休息时,加拿大队的守门员德莱登据报曾有过这样的念头:“如果我们在这场输掉的话,我将会是全加拿大最受人憎恨的人了。”[8]
加拿大队在最后一节大举反扑,菲尔·埃斯波西托和伊凡·康诺耶尔(Yvan Cournoyer)分别进球替加拿大追成5-5平手。然而当康诺耶尔进球之后,显示进球的红灯并没有亮起来。坐在加拿大队对面的艾伦·伊格森 以为苏方有阴谋而引起了骚动。正当他被警察制服时加拿大球员赶往营救伊格森,其中更有球员用自己的球棍与警察对抗,到最后伊格森被加拿大球员救出,并护送到球员区里去。
在那个阶段,加苏两队各有3胜3负1和,第八场比赛又僵持在5-5,如果到比赛结束时仍未能分出胜负,苏联就将会以得失球总差赢得胜利。
后来,当比赛只剩34秒的时候,保羅·亨德森接应队友的射门,接到苏联守门员维拉德斯拉夫·特里华克救出的球,再把球塞进球门,令加拿大以6-5反超前。加拿大队的队员全部在这时候都涌到球场上庆祝,就像已经赢得了比赛一样。最后加拿大在最后的时刻守住了胜果,赢得最后一场,并以4胜3负1和打败苏联。
几乎全加拿大的人都热烈地为胜利庆祝,康诺耶尔更觉得这经历“比赢得十次史丹利杯更好[8]”;相对地,在苏联有很多人认为如果加国球员没有蓄意伤害他们的最佳球员的话,赢得系列赛的就将会是苏联而不是加拿大了。尽管如此,苏联(甚至现在的俄罗斯)人并没有感到失望,相反他们觉得这场大赛已经证明了苏联球员最起码不比加拿大球员逊色,甚至已经超越了他们。[9] [10]
1972年9月28日于莫斯科列宁中央运动场
1 | 2 | 3 | 总 | |
---|---|---|---|---|
加拿大 | 2 | 1 | 3 | 6 |
苏联 | 2 | 3 | 0 | 5 |
胜: Dryden (2-2-0) 负: Tretiak (3-4-1) | ||||
加拿大: P. Esposito (6, 7), Park (1), White (1), Cournoyer (3), Henderson (7) 苏联: Yakushev (6, 7), Lutchenko (1), Shadrin (3), Vasiliev (1) |
加拿大总计以4胜3负1和赢得系列。
除了与苏联对战了八场以外,加拿大国家队在其间在9月16日和17日跟瑞典打了两场热身赛,在他们身上取得一胜一和;另外也于9月29日在捷克斯拉夫与捷克斯拉夫国家队打了一场,最后以平手收场。
影响
这次大赛的成功使冰球得以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使NHL于1976年创立加拿大杯冰球锦标赛。[11]另外NHL在同年也开始举行“苏联球会对战国家冰联”的系列赛,称为超级系列赛。苏联球员在此后开始被西方赏识。经过十多年后苏联球员最终能够加入NHL比赛。可是在巅峰大赛曾参赛的苏联球员现在大部分却只能依靠微薄的养老金过活。[12]
随着时间过去,这场系列赛在两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日渐提高,“巅峰大赛”逐渐成为这场大赛的非正式的公认名称。现时的加拿大仍然以此感到自豪,更有很多人将它视为加拿大文化史中的重大里程碑。在2005年,加拿大队全体队员被列入加拿大体育名人堂。加拿大广播公司更于2006年播映一出分成两集的电影,名为Canada Russia '7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重述当年冰球场上和冰球场下所发生的事件。
一场新的巅峰大赛
2007年初报章报导俄罗斯总理弗拉德科夫有意组织第三次巅峰大赛以纪念1972年巅峰大赛35周年纪念。弗拉德科夫呼吁加拿大总理哈珀支持考虑举行另一个巅峰大赛的可能性。新闻工作者Vsevolod Kukushkin指出首先提出这个建议的人是加拿大冰球总会的总裁鲍勃·尼科尔森(Bob Nicholson)。Kukushkin在他的专栏写道:
“ | 尼科尔森的看法是现在的环境正适合举办一个类似的系列赛。自举办这个上世纪最重要体育盛事之一的大赛以来,出现了新一代的球员和球迷...而在两国的新一代球员和球迷应有权观看如此美妙的产物。[13] | ” |
Vsevolod Kukushkin曾于1972年的巅峰大赛中替在加拿大的苏联队充当翻译。
加拿大冰球总会确认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于2007年的八月底/九月初抽选加俄两国最佳的20岁以下球员进行一个主客各四场的系列赛。
有趣资料
- 大赛开始之前,曾有一名加拿大报纸编辑宣称若苏联能赢任何一场比赛他就把自己当天写的专栏吃进肚子里。后来当苏联在第一场打败加拿大后,该名记者在一名摄影师和一名苏联记者的陪同下在多伦多的苏联大使馆前吃掉自己的专栏。[3]
- 保羅·亨德森最为人所知的是在巅峰大赛里分别于第六、七、八场比赛都射入致胜的一球。
- 只有七名加拿大球员于每一场都有上场;至于守门员的位置,东尼·埃斯波西托和德莱登各打了四场。
- 加拿大队的后卫沙维特(Serge Savard)一共打了五场—于他上阵的比赛中加拿大队都获得胜利或平手;但在他缺阵的三场里加拿大全输三场。
参考文献
参阅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