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子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屯子围(英语:Tuen Tsz Wai,旧称“田子围”)是香港一条位于屯门区北部蓝地的乡村。该村部分地方为传统围头围村[3]。
屯子围由萧姓宗族兴建。后因萧族迁至新庆村,陶氏族人便于该处定居。[6]原籍江西鄱阳[6](或指广西郁林[7])的陶氏族人迁至牛潭尾,其后于屯门建立屯门村(该村于明朝期间建成)。[6]随着族群人数增长,陶氏族人在清朝期间于蓝地一带建立五条乡村:泥围、青砖围、屯子围、蓝地村及屯门新村,皆为围村,并分散到上述乡村居住。[6][7]
屯子围的围墙于1978年重建。原设于全村中轴的南端的围门于该时被拆卸,并于东面前岗楼处重建;而原址则兴建一个全新围门,以作纪念之用,唯该门永久被封。围门的迁置与妙法寺建成有关:寺庙正对村口被视为破坏该村的风水。[3][8]该村的旧名“田子围”仍刻于旧围门上。在中轴北端亦设有一座神坛,于1983年重建。[8]
屯子围内共有三座陶氏宗祠,全数皆位于村外。当中最旧的一座于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建成,为一座“三进两院”结构的建筑,1971年因风水原因而遭废弃。后来该址曾被用作生产藤及纤维的厂房至1998年,现已荒废。[7][8]该建筑于2009年12月获确认为一级历史建筑。[9]
第二座宗祠名为定山祖祠,以纪念第六代祖先陶定山,于康熙帝在位期间兴建。这座“三进两院”式建筑于1972年重建,现已荒废。[8]
第三座宗祠于1971年兴建,用以取代因风水问题而遭废弃的旧祠。这座两进式建筑蕴含不少装饰,当中主进部分包含拜祭陶氏祖先的牌位。该祠亦称作“五柳堂”,以纪念东晋(公元317-420年)及刘宋(公元420-479年)时代的中国诗人陶渊明(又称“五柳先生”)。该祠邻近的道路亦获命名为五柳路。[8]
村内的三圣宫是用以拜奉玄坛虎元帅、洪圣及侯王,由该处的陶氏族人兴建,于雍正、乾隆二帝在位期间兴建。该宫于1993年重建,过程中除维持原建筑的外观外,亦采用了混凝土及钢箸等现代工程物料。[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