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宿场(日语:宿場/しゅくば Shukuba),也称宿驿,是旧时日本为了传驿系统所需而于五街道及胁往还上设立的町场,相当于古代的驿站或现代的公路休息站、服务区。随着铁公路的发达,失去功能的宿场多已不复存在,只有少数仍保存旧貌而转型为观光区。以宿场为中心形成的街町称作宿场町。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4年7月29日) |
宿场的建设远从奈良时代之前即已开始,近代的宿场则为关原之战后的江户时代,在德川家康的指示下进行系统性的规划整建。首先由最主要的干道东海道展开,之后扩及中山道、甲州街道等。1601年东海道上由品川到大津定出了53个宿场,即所谓的东海道五十三次。53个宿场中最后完成的是庄野宿,落成时已是1624年了。宿场的机能一直持续到明治时代,由于路上交通已转为铁路运输,宿场才因而没落或转型。
宿场是为了完善传驿系统而建造的,因此和一般村落不同,有一些特殊的设施。
助乡、本阵、胁本阵等因为具有提供公家劳役的义务性,而且很难从中牟利,所以幕府也会给予这些地方一些特别的恩典以为奉公的回馈,例如地租减免、食米支给、优惠借贷等,这也是幕府为了确保传驿系统稳定持续的配套措施。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