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农溪(台湾话:An-lông-khe),原称为电火溪[2](台湾话:Tiān-hué-khe),是台湾的一条河川,位于宜兰县三星乡,距离罗东镇市区约3公里左右,为兰阳溪水系罗东溪支流之一,也是兰阳发电厂尾水之排水道[3],长度约17.2公里,流域面积约55.9平方公里[1][4],流经三星乡精华区域,提供三星乡及下游乡镇农业灌溉所需之水源[2],被视为三星乡的“生命之河”[5],其充沛的水源亦适合举办泛舟活动[3]。目前安农溪由经济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管辖[1],乃三星乡最主要且水源最丰沛的溪流[6],是一条兼具水力发电、灌溉与观光游憩功能之河川。

事实速览 安农溪 电火溪, 流域 ...
安农溪
电火溪
Thumb
Thumb
流域
流向罗东溪
源头 
 • 位置兰阳发电厂
 • 海拔723米(2,372英尺) [1]
河口大洲
 • 海拔10米(33英尺) [1]
流域面积55.9平方千米(22平方英里)
位置宜兰县三星乡
本貌
长度17.2千米(11英里)
流量20 m³/s
关闭

名称由来

台湾日治时期,日本在天送埤设立水力发电厂,在兰阳溪上游截流引水入圆山发电厂,利用落差带动水轮发电机,作为水力发电的水源。兰阳发电厂圆山机组发电后的尾水,以及清水溪与兰阳溪合流处的清水溪溪水,分别透过引水隧道引至九穹湖沉沙后,再将沉沙后之净水输往标高较低、位于安农溪旁天山村境内的天送埤发电厂发电[7]。发电后之尾水道,就是“电火溪”之由来。由于电火溪不仅提供兰阳平原电力,也提供农作灌溉之水源[8]。1982年(民国71年)当时的台湾省政府主席林洋港视察时,有鉴于溪水提供丰富的水资源灌溉农田,安定农民生活,故将其改称为“安农溪”[1]

水文

安农溪流域内最高点为标高723米之大湖桶山,最低为与罗东溪会流处标高10米之大洲地区[1],全长约16公里,河床坡度陡[1],年平均出水量为每秒20立方米左右[6]。由于安农溪常因暴雨、台风淹没两侧农田,危害农民生命财产,1978年(民国67年)进行河川整治工程。

水资源利用

Thumb
安农溪的源头,兰阳发电厂天埤机组尾水出口。

水力发电

台湾电力公司兰阳发电厂大同乡英士村附近筑坝、拦截兰阳溪的溪水以发出电力,发电后的尾水则继续流往安农溪下游的河道。上游兰阳发电厂发电后的尾水流进河域后,水流量大且平稳。流域内计有8座拦河堰和分洪堰[1]

灌溉

安农溪流域面积虽然只有56平方公里,但是灌溉圳路多达15条,整个水系从上游叭哩沙圳到下游的万长春圳,灌溉了三星、冬山罗东五结等溪南五千多公顷阡陌良田土地,灌溉面积达58平方公里,灌溉面积比流域面积还要大[1]

观光游憩

Thumb
安农溪分洪堰风景区

由于安农溪的水流主要是从兰阳溪截流引水到兰阳电厂发电后源源不绝的发电剩余尾水,整条溪的水流量很稳定,水量丰沛,溪水终年不枯,即便是夏季枯水期,溪水亦几乎不曾枯竭[5],造就了安农溪为全宜兰县仅有的泛舟河段,也是台湾三大泛舟地点之一(另两处为秀姑峦溪荖浓溪)。此外随着安农溪的整治及分洪堰的建成,溪流中下游两侧并辟筑重划道路,堤防沿线的狭长地带铺建自行车道与水域绿带公园[6],为宜兰县自行车道路网其中一条。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